作为文化部2014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的展演项目,由北京市总工会和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联合出品的交响合唱套曲《劳动创造幸福》以声乐交响乐的方式呈现,以“劳动者的一天”为主线,将整部套曲分为序曲《北京晨曲》、第一乐章《劳动》、第二乐章《创造》、第三乐章《幸福》、尾声《圆梦北京》五个部分,共14首作品,由词作家曲波,作曲家伍嘉冀、尹铁良、张大力、薛瑞光等共同完成。作品热情讴歌了中国劳动者的时代精神,从不同角度展示了新时期劳动者的气质和神韵,让艺术回归大众,让音乐走进生活。
首先,从艺术性和传播角度来看。交响合唱对主创团队的创作标准与创作技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自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专业媒体和传播方式的飞速发展令观众群体出现了分离。很多歌曲,被“唱”的能力在减退,听众与音乐之间变成了一种单向的欣赏关系。更多的时候,一场合唱音乐会是“你唱我听”的形式,大而难的作品令普通听众有欣赏之心无传唱之力。曾经那种“一人唱万人和”的情景,是对当今歌曲创作者最严苛的考量。《劳动创造幸福》用大合唱、小合唱、独唱、重唱、领唱、伴唱等多种音乐形式,以美声、民族、通俗、原生态等多种演唱方法,在讲所有劳动着的中国人的故事。它从序曲到尾声讲述劳动之乐,创造之美,展现善良、团结、勤奋的中国劳动者的生活。每个乐章中都有精彩之作,男声独唱《京城望月》、合唱《劳动者之歌》、男声独唱《师傅老大哥》、男声三重唱《工间操》、合唱《中国造》等歌曲,语言生动简洁,旋律优美上口。不少作品在创作手法上运用民族音乐元素,如信天游、秦腔等令“中国耳朵”倍感亲切的素材,令旋律犹如乡音般形成一股暖流,沁入人心。质朴而传神的唱词让人几乎可以想象,它们就是来源于工友间某次聊天的“神侃”之句。这种接地气的写法,让作品有着较好的传唱基础。就是这样有着强烈时代感的作品,才能成为历史的标识,见证时代的步伐,才能给人以无比的亲和之感和精神之力。新世纪以来,传唱度高的群众歌曲屈指可数,很多人反映社会大众群体难有好歌唱,难有新歌唱。除了说明群众歌曲少,真正适合大众群体“喜闻乐唱”的好歌少之外,也说明那些过度娱乐化的歌曲只能如过眼云烟,优秀的作品从来都是能够培养听众、调动听众、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作品。
从作品的时代性和表现力来说,《劳动创造幸福》中的几首作品,在拥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同时,又令人满怀激情地追忆起上世纪50年代以来那个“群众歌曲”深入人心的时代。时间考验记忆,岁月沉淀回忆。曾经那些口号似的歌词和铿锵有力的音调并没有完全被岁月遗忘,反而成为几代人的集体记忆。应该承认,这种记忆,除“怀旧”之外,是作品本身高超的艺术质量与带有时代烙印的社会生活相映衬所激起的审美感应。这种感应历尽时光流逝,点滴不散。时代在变,大众音乐生活在变,当今社会劳动者的群体涵盖教师、工人、白领、外地务工人员等诸多职业的从业者,要写出一部讴歌他们的时代歌曲并将这种饱含社会正能量的题材以声乐交响乐的方式呈现出来绝非易事。《劳动创造幸福》就是这样一部新时期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它是一部好听的、接地气的、弘扬主旋律的作品,它歌颂新时期劳动者的时代精神,用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弘扬“依靠劳动、尊重劳动、倡导劳动,劳动光荣,劳动创造幸福”的真理。作品弘扬主旋律的同时根植于老百姓,让主旋律不仅仅只是“被听”的,它也是劳动者们心中的歌,朗朗上口的歌。交响合唱套曲《劳动创造幸福》就是这样立于时代之中,感染和鼓舞台下每一位因为这台演出而激情洋溢的劳动者,令人感受到国家级院团——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对传播社会正能量和丰富大众音乐生活,当仁不让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整部作品巧妙地将音乐、社会和生活连接,并使它们的界限愈发的模糊。整场演出,指挥、演员状态俱佳,台上台下互动热烈。这场用音乐创作歌颂时代主旋律的音乐会,展示了它特殊的感染力:它是音乐艺术,它更是生活本身。这是一场令人满怀激情的、愉快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