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保定10月31日电(记者柳霞 通讯员韩晓军、田艳军)31日,来自河北省各地市的教育专家、校长齐聚保定市南市区,观摩学习当地“家乡文化进校园”的经验。
南市区地处历史文化名城保定的中心区,共有40所中小学、2.6万余名在校生。2012年9月开始,南市区开展“家乡文化进校园”工作,并逐步发展成南市区强化德育教育的特色载体和固定形式,取得了良好成效。
南市区三类文化覆盖,其核心内容就是要用本土丰厚的优秀历史人文积淀、光辉的红色革命传统以及令人赞誉的现代发展成就三类主题文化引领学校德育工作,并且做到覆盖所有在校学生。该区把“家乡文化进校园”正式纳入日常教学课程,保证每月两课时,一节在课堂,一节在校外。
三支专业队伍,确保了“家乡文化进校园”可靠的师资力量。专业管理队伍,实现规范化,该区成立了“南市区‘家乡文化进校园’教育指导中心”,配备了专门的事业编制人员,对全区40所学校建立了《教学工作台账》,具体负责该项工作的组织协调、督导考评等。专职教师队伍,实现专业化,要求各学校明确不少于两名的专职教师,并定期组织专业培训,目前,全区专职教师队伍达到89名。专家学者队伍,实现常态化,南市区与13名在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专家签订聘书,成立一支常态化的文化讲师团,轮流为学生宣讲授课。
一部适用性教材,提炼了“家乡文化进校园”的教育精华。南市区在制定《南城文化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对初始阶段编写的多本教材进行重新修订,形成了《可爱的家乡》统一教材,分小学6册、初中2册。南市区突出“近”的优势,在区内和周边遴选了48个现场教育基地,丰富了“家乡文化进校园”的体验式魅力。保定市委副书记、南市区委书记王晓栋说:“我们着力‘打造有灵魂的教育,塑造有情怀的学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合正能量,将家乡情、中国梦、民族魂、报国志,深植于少年,传承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