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1月01日 星期六

    输入性通货膨胀的形成、影响及其治理

    作者:花秋玲 《光明日报》( 2014年11月01日 07版)

        通货膨胀是纸币制条件下普遍的经济现象。适度的、温和的通货膨胀有利于刺激经济增长,如果通货膨胀过高,就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可能是致命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各国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通货膨胀在国际间的传导渠道越来越多,输入性通货膨胀的发生概率也越来越大。近年来,通货膨胀一直是我国经济领域关注的焦点,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我国的通货膨胀,很大程度上属于输入性通货膨胀。与一般性通货膨胀相比,输入性通货膨胀有其独特的形成机理,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更为复杂,治理难度也更大。

     

    输入性通货膨胀的形成

     

        经常账户下的输入性通货膨胀。外贸依存度提高的影响: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进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外贸依存度处于持续高位运行态势。一旦出现进出口商品结构失衡,就会增加经济运行的不稳定性,增加输入型通货膨胀风险。特别是出现巨额顺差时,就会挤占大量外汇占款、增加基础货币投放,导致国内商品价格因流动性过剩,造成物价的普遍性上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尽管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有限,加上资源浪费、破坏严重、利用效率低下,资源和能源供需之间存在缺口,并且这种缺口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扩大,不得不依靠进口填补。而全球投资加剧、资源和能源需求持续增加,导致价格持续上涨,进口成本不断攀升,直接增加国内商品生产成本,诱发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资本账户下的输入性通货膨胀。我国已实现经常项目的完全开放,资本项目的开放正在有序推进。尽管我国仍然保持着对资本项目的管制,但并不能完全阻止热钱的流入,特别是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整体呈升值趋势,这种对人民币的升值预期,直接导致了资本项目下的外汇流入,造成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加剧。

     

    输入性通货膨胀的影响

     

        使我国承担较多的世界性通货膨胀成本。随着我国外贸依存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尤其是沿海加工制造业)对外依赖严重,国际市场的资源、能源价格上涨通过外贸渠道影响国内价格。在国内企业整体技术竞争尚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只能通过压缩利润换取市场,而利润压缩又会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影响产业升级,使国内企业长期处于国际分工低端,企业国际竞争力长期处于劣势,国内企业也就更多地分担世界性通货膨胀的成本。

     

        强化国内投资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国际市场资源、能源价格的持续上涨,对国内资源、能源依赖型企业形成压力,但对资源、能源生产型企业而言却是利好消息:资源、能源生产型企业可以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来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即使是资源、能源依赖型企业,随着利润率的下降,可能选择扩大投资规模、提高产能等方式,保持利润总额的持续增长。因此,输入性通货膨胀会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国内投资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影响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影响财富在世界范围内的重新分配。国际市场资源、能源价格的持续上涨,一方面造成财富向资源、能源富足国家聚集,影响资源、能源稀缺国家的财富积累;另一方面,发达国家虽然资源进口、能源消耗巨大,但大多可以利用其成熟的金融市场,通过期货等对冲手段,降低资源、能源价格上涨的负面影响。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面临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时,只能凭借其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以低廉的价格出口制成品,发达国家则可以利用这些低价进口品来缓解输入性通货膨胀的压力。

     

        影响国民收入分配和国民消费增长。国际市场资源、能源价格的持续上涨,使得国内资源、能源生产型企业(上游企业)可以通过简单的涨价,挤占资源、能源依赖型企业(下游企业)的利润,获得超额利润。这客观上加剧了不同类型企业在营利能力、员工福利、工资收入等方面的差距,进而影响国民收入的分配,影响国民消费的增长。

     

    输入性通货膨胀的治理

     

        贸易账户下输入性通货膨胀的治理。应对国际市场商品价格对我国的影响,一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通过技术改造、产业升级来降低要素投入、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资源、能源的依赖;二是积极探索、开发新能源,在完善节能减排制度的基础上,通过财税支持等措施,鼓励企业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三是提高我国在国际市场定价中的发言权,一方面要积极培育期货市场,充分发挥其价格发现功能和风险规避功能,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海外投资,尤其是资源和能源开发投资,避免国外对资源、能源的垄断,保障我国资源、能源的稳定供给、优价供给。应对贸易收支顺差对货币投放的影响,一是构建多元化储备体系,如将更多的外汇储备用于购买石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适当增加黄金储备,等等;二是在外汇管理制度方面,主要是在巩固意愿结售汇制度、合理引导外汇资产流向,并继续推进人民币可自由兑换进程,不断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水平,帮助央行逐渐摆脱巨额外汇储备的负担;三是增加货币冲销干预渠道,主要是继续巩固外汇平准基金制度,通过市场募集本币购汇等方式,减缓基础货币发行压力。

     

        资本账户下输入性通货膨胀的治理。(1)调整外资优惠政策,引导外资流向。主要是根据我国产业发展战略,取消外商投资在财政、税收方面的“普惠制”优待措施,实施差别化的优惠政策。对高污染、高能耗的外商投资项目采取限制或禁止措施;对低污染、低能耗的高新技术项目,则继续保留甚至加大优惠力度,引导外资更多地流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流向现代服务型产业。(2)加强对国际游资的监管,增强自身金融免疫力。一方面,要在优化预警指标的基础上,强化对国际游资的实时监控,及时掌握外汇资金规模及流向,提高对异动资金的识别、监管能力;另一方面,要深化国内金融制度改革,尤其要加大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完善汇率形成机制,构建制度健全、市场健康的金融体系,加强自身应对国际金融冲击的免疫力。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