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着石头过河”,这曾经是对中国从1978年启动全面改革以来最好的诠释。然而,进入新时期之后,尤其是当中国经济与世界关系变得密不可分的时候,再次将这样的诠释提及就有很多值得商榷之处。因为中国经济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改革,其获得的成绩、吸取的教训,都可以成为鲜活材料,为中国未来的改革奠定基础。而一个疑问也摆在人们面前,未来中国到底在世界上扮演着哪种角色?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经济学家的阐释,李稻葵的《重启:新改革时代的中国和世界》正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球化的视角。
按照作者的论述,重启改革就必须重启思路,而重启思路就必须着眼于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在这些“重启”中,必须进一步加深对发达国家的认识。要做到这一点,研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理论或许能够获得一些启发。发达国家的经济学家获得该奖的比例甚高,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现实与经济学前沿思维的密切结合。研究其理论是认识最新经济思维的机会,也可以借此厘清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位置。
在探寻未来中国在世界的坐标问题上,一个绕不过去的关系就是政府与市场,而这似乎也是贯穿中国改革全部过程的逻辑关系。对于中国改革来说,“试错”是一个必须经历的环节,而在“试错”的过程中,正确与错误的标准往往是一个核心问题。按照作者的经验积累,哪些领域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的,哪些领域是政府执行力最有效的,这就成为“试错”的分水岭。对于未来中国的道路,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上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拿来为我们所用,但又必须警惕“水土不服”的局面。
作为一名知名经济学家,李稻葵的论述充满了全球经济的视角,而对于中国未来的世界坐标又总是在不断的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中完成。他不断将中国经济放在世界的范畴内思考,又从全球经济的视角来审视中国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这样就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不断呈现在比较中,随时观测其中的变化,寻找其中的缺陷,从而准确获知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处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