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引以为傲的高等学历,没有令人艳羡的名师传承,更没有声名显赫的家世背景,王西京,这个完全靠苦学与天赋而登上画坛尖端的艺术家,用真诚、求实和顽强,书写着属于他自己的美术人生——
初创画院
初秋的午后,古都西安沧桑肃穆。含光路南段14号——西安中国画院的所在地,经过了20多年的风雨洗礼,如今,这座7000多平方米的综合办公大楼已显得些许老旧,但正是这座建筑,亲眼见证了一位画家“充满着一次次艰辛、悲哀而又光辉复旦的”追求与担当。
时间回拨到1985年。这一年,王西京结束了18年的编辑生涯,开始着手创建西安中国画院。而此前的1983年,他已当选为西安美术家协会主席。
虽然,当时的“西安中国画院”还是一个没有一寸土地、没有一分钱的民间团体,但是,准备白手起家的王西京依然雄心勃勃。
王西京的这份执着缘于他对西安美术事业的关切——
“西安的画家太艰难了,有多少颇有名气的画家至今还身居斗室,作画时卷起床铺,趴在床板上挥毫。文化古都没有一个专业的书画机构,已落在许多城市后边。然而西安书画人才济济,不少人因条件太差而自生自灭,有些人则远离他乡。那些年,正值改革的春风复苏着中国的大地,百废待兴,这使画院的创立遇到了良好的机缘,抓住时机,做点实事,为我们这一代,也为后来者。这就是我创办画院的初衷。”
画院的建设迫在眉睫,却也是举步维艰。钱哪来?地哪找?王西京不管这些,“说干就干,先把画院架子搭起来再说。”
西安中国画院成立的时间定于1985年8月1日,意味着“万里长征第一步”。王西京在成立大会上号召大家:“今天是建军节,我们为什么要选今天作为建院日呢?因为我们面临的任务太艰巨、困难太大,我们要准备好长征,爬雪山、过草地,现在就是从‘南昌’出发!”
言必信,行必果。王西京没有空喊口号,纸上谈兵。没钱!他上日本,下南洋,往返北京40多趟,四处奔走,两年间,从社会各界筹款达800多万元;没地!他就写报告,批立项,跑计划,选院址,办征地,审图纸,事无巨细,亲力亲为。
那时,画院没有房,办公地点就设在王西京的家里,迎来送往,家人成了义务的“接待人员”。画院没有钱,他就自掏腰包,把数万元稿酬都贴补到了上面,这还不包括他无数次的自费出差。
只言片语,说不尽他当年初创画院时的艰辛。画院就像刚刚出世的孩子,嗷嗷待哺,虽然累,虽然苦,但他坚信自己的心血不会白费——
“要说牺牲,不是我一个人,而是创办画院的这一批画家和这一个群体。有人说我创办画院是自寻枷锁,我觉得,画家可以超脱,可以潇洒些,但不可不为社会做些事情,西安的现代文化繁荣应该是一代人的事,而不是几个人出名的事,我们做了一些奠基工作,牺牲是值得的。”
终于,五年之后,一座大楼矗立在西安南郊,它是西安历史上第一所专业美术创作机构,从此,古城的美术事业有了属于自己的“家”。
可是,刚刚开完画院竣工和聘任大会,王西京却因为太累病倒了。更万万没想到的是,有人竟然诬告他在基建中有经济问题。最终,调查组还了他一个清白,忍辱负重的王西京说他“早已习惯了这些……”
有家就有了根,有根就有了生机,吐故纳新,枝繁叶茂。
从此,王西京开始了他新的征程。20世纪90年代,他带领团队多次去青海、西藏、新疆地区采风,先后在西宁、西安、北京、杭州、南昌、香港、哈尔滨、大连、合肥等地举办全院画家巡回展,并率领西安中国画院代表团赴韩国、俄罗斯、印度、尼泊尔等国进行文化交流。
如今,西安中国画院已聚集了150多位有造诣的画家,固定资产达两亿多元,成为西安学术研究与艺术创作的基地及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同时也成就了一批中青年艺术家。
艺术之路
1946年8月,王西京出生在西安的一个贫苦家庭。“纯属天性,没有家传”的他,从临摹小人书、连环画中的人物开始。
初中时,王西京有幸遇到了启蒙他“真正进入艺术的导师”——画家于正常。
这段师生情缘始于一次偶遇。当时的于正常并非长安画坛很有名望的画家,但却是一位非常正直的知识分子。就在他的个人画展现场,他注意到了一个少年背着画夹每天都要来全神贯注地临摹其画作。
直到画展闭幕的那一天,于正常走近少年,看了他画夹里的画,只说了一句话:“你可以经常到我画室里来。”从此,他们成了忘年之交。恩师的精湛画技和嘉言懿行都成为王西京一生学习的标模。
1966年9月,王西京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西安美院附中并考入西安美术学院。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文化大革命”却彻底毁灭了这个年轻人的深造之路。
学校停招,大学梦碎。
随后,“噩梦”接二连三地袭来。先是父亲的历史冤案,自己也被牵连其中,接着是恩师因为言论攻击“文革”而惨遭冤杀。
“我死不足惜,但愿你成为一个正直的人,千万不要苟合世俗的东西,要有自己的思想,才有你的艺术价值。”每每回忆起于正常临终的嘱咐之言,王西京总是感慨万千。
在1966年至1967年,身为“黑五类”,连红卫兵都不能参加的王西京看着自己身边的老师一个一个被打成了“反革命”全城通缉。于老师的遭遇不能再重复,一种侠肝义胆让他不畏政治和生命的风险,历经艰辛,救助和保护了许多遇难的老师,有的老师被他藏在自己家里和亲戚家里长达一年之久。这些老师至今提起那段历史仍感动不已:“西京当年的做法真是太不容易了。”
一出历史的悲剧让年轻的王西京刻骨铭心,这也构成了他后来表现“英雄主义”的作品中带有强烈悲怆情怀的根本原因。
1984年,王西京创作了中国画《远去的足音》。戊戌变法“六君子”在维新变法失败后壮烈牺牲,百年前那惊心动魄的一幕,正是他心中盘桓已久的题材。
王西京忘不了恩师被押赴刑场的情景,历史的悲剧人物又何止一个于正常。
面对死亡,或怒目切齿,或扶额长叹,或痛心疾首,或万念俱灰,或壮志未酬,或无可奈何,一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愤怨与悲怆在这幅画中。人们看到了谭嗣同、林旭、杨深秀、康广仁、杨锐、刘光第诸君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共性下的复杂心理的个性塑造,体悟到了他们壮怀锐意改革、拯救国难的报国之志。
一种崇高的精神气节,一种悲壮的苍凉情绪,王西京在创作中对此境界的渲染,于严谨中显出厚重,在壮烈中透出哀伤。
《远去的足音》虽已远去,但创作于改革开放初期的这幅力作更在于警醒世人。诚如王西京在画的题跋所言:“诸君以身许国,血溅改革之业,激励天下,促民族之觉醒,气贯中华,英魂不逝,诚可歌可泣也。时值改革之年,调丹青,祀六君,与志同者共铭!”
《远去的足音》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画作在南京美术馆的展厅一亮相,旋即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后来,又入选中国美协举办的“百年中国画展”,无可置疑地载入当代中国绘画的史册,成为王西京20世纪80年代中期代表性作品,也是他现实主义题材走向成熟的标志性作品。
20世纪90年代,王西京陆续创作了一批表现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系列作品,生动再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精神风貌,也把他的现实主义绘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王西京善于捕捉伟人独特的气质与神情,把生活中的人物形象进行高度的概括,再以写意笔墨和写实造型深度融合,画面虽是人物的瞬间风采神韵,但留给观者确是“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想象空间。
如《人民领袖》一画,选取了毛泽东主席视察农村,与父老乡亲交谈的情景。空白背景上,王西京着重刻画了领袖侧身而坐时慈祥可亲的神态,生活化的吸烟动作,再加上放在一边的草帽和粗茶碗,虽不对人物和环境作更具体的交代,反而能让观者由此展开丰富的联想,嘘寒问暖的话语声犹在耳畔,领袖和人民间的鱼水情深跃然纸上,以少胜多,言简意赅。
2004年春,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王西京应毛主席纪念堂之邀,带着真情创作了高2.8米、宽6.5米的巨幅肖像画作品《春潮》。在这幅作品中,他以诗情烘托伟大,西方油画的写实语言融进了中国画的笔墨体系之中。雄才大略的邓小平同志迎风信步,背后的惊涛骇浪更是衬托出领袖的坚如磐石、从容不迫,一股改革的春潮在画面中涌动。人物与山水结合,写实与写意相融,中西合璧,《春潮》气壮山河,震撼人心。
2009年,王西京再次接受了重大历史题材的创作任务,他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为主题创作了《兵谏一九三六》。
这是王西京表现重大历史题材的又一次大胆尝试,他采用了西方写实技巧的明暗法,讲究透视,注重色调,以勾线和渲染相结合的笔墨表现了人物的体积感、质量感、层次感。巨作高3.3米、宽2.5米,画中定格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发出扣留蒋介石指令的历史时刻,两位将军以民族大义作出决断的胆识和气魄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是历史的缩影,时代的缩影。
大河意象
王西京的“大手笔”还在继续。
2013年10月19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人民大会堂事务管理局、陕西省委宣传部主办的“王西京为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创作巨幅画作《黄河,母亲河》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陕西厅揭幕。
此时,已升任陕西省美协主席的王西京,应邀为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创作了巨幅山水画《黄河,母亲河》。
悬挂在金色大厅的南墙面之上的《黄河,母亲河》长18米,高3.72米,前后历经9个月的构思创作,于2013年9月份完成,为新中国成立64周年献礼。这一巨幅山水画作品,热情讴歌了中华民族母亲河的磅礴气势和伟大胸怀,标志着王西京艺术的崭新风貌,开启了陕西美术发展史上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邵大箴评价道:“《黄河,母亲河》是王西京的扛鼎之作,这位有中西绘画全面技巧的艺术家,几十年来在中国画领域有卓越的奉献,但他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就,一直在思考如何运用自己综合的功力与修养,创造既为大众所喜闻乐见,又有高雅品质、正大气象和纯正品格的作品,在艺术创造上有新的突破。《黄河,母亲河》是他走向新艺术历程的标志。”
“我出生于陕西临潼,靠近渭河,又在灞河边长大,对于河有着与生俱来的亲近和眷恋。上小学的时候,每天从灞河的石桥上走过,要走很长时间。站在河堤上极目远眺,视野开阔。灞上的千年往事,李白诗里那夹杂着豪迈与忧伤的感觉。风起之时,飞絮如雪,伴随着我的少年时代,至今难以释怀。灞河在高陵县汇入渭河,渭河在潼关汇入黄河,我对黄河的感受和记忆,最初就是从黄河的这两条支流开始的。”王西京在《黄河,母亲河》的创作札记中这样谈自己的创作初衷。
随着阅历与认识的逐渐深入,大河意象开始成为王西京创作中不断感悟、探寻和发掘的一个重要主题。几十年来,他多次前往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河南、山东等地采风写生,用心触摸黄河的脉络,在大河的赐予中领受民族历史与文化的深厚、瑰丽和博大,体会着生生不息、百折不挠、一往无前的气魄和精神,同时也寻找着艺术表现的契机和可能。
“在我的旧作《魏武观海》《黄河之水天上来》《春潮》中,都出现过海与河的意象。黄河和大海作为背景,在与人物及其他元素的互文中获得描绘和表现,而这些作品本身也源于文学或更广义的叙事文本。从人物画的角度看,这种方式比较有包容性,能够承载多方面的内涵表现和艺术追求。但这些作品也让我意识到,如果有一天要表现黄河的话,也许需要一种更为直接、纯粹和自由的方式。”
这一次,王西京的艺术渴望终于在《黄河,母亲河》中实现了。
这是文化的缩影,思想的缩影。
在王西京的笔下,写尽千古风流人物是他另一项重要的“宏大叙事”,与其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可谓“双峰并峙”。从1981年创作的屈原《天问》开始,他让一组又一组历代俊杰在笔端“复活”,汇集成了一幅描述中国历史的波澜画卷。
1982年,王西京创作了《李逵探母》,可视为其以“中西融合”造型模式表现古人的代表之作,作品以情感人,在侧重写实的人物画中融合了写意笔墨的表现性元素。
可是,王西京并不满足于这种立足于写实主义基础之上的对传统人物画的改造,“应该看到,传统古典精神包含的人的完整、庄严是一种永恒的、不朽的东西。”他在《向古典致意》一文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对中国近代艺术而言,传统在‘五四’运动后已被逐渐瓦解。其实,真正的中国传统精神是在宋以前。我们一代人对于真正的中国古典传统并不曾真实地领略和掌握过,因此,我们距传统不是太近,而是太远。我们所反对的所谓传统只是近代混乱状态中形成的而又被后人模式化的文化。”
进入21世纪以来,王西京在古典人物题材的选择上可谓涉猎广泛。“对一个当代画家而言,向古典回归并不意味着‘出世’,要像古人般遁迹山林去远离现实生活,陶渊明讲‘心远地自偏’,禅学也讲‘灭掉心头火自凉’。今天的艺术家更应在远眺、俯视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之后,能认清本民族传统中属于人类整体的、精神性的东西……从而有效地继承、发展它,继而在真正的古典与真正的现代交叉点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不是太近,而是太远。在表现古典人物的写意作品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王西京“不断变化、更新的”嬗变。古代杰出名人如《蒲松龄小像》《李清照词意》,古典人物如《松凤清吟图》《竹苑雅集图》,古人诗意如《灞柳吟》《落花人独立》,佛教仙道人物如《钟馗》《南海观音图》等等。
笔无常法,别出新机。出奇制胜的构思、夸张有度的造型、大疏大密的对比、放逸鲜活的笔墨,王西京的“笔法”与“新机”,让观者在“致广大”与“尽精微”兼有的画风中品味写意人物的笔精墨妙。
长安精神
20世纪60年代初,以赵望云、石鲁为首的“长安画派”的6位代表人物在刚落成不久的中国美术馆举办了“西安美协中国画研究室习作展”。
“长安画派”由此声名鹊起,这群西北画坛锐意改革的艺术精英以其强烈的现实精神和浓郁的地域特色进入世人视野,书写了现代中国画史上光辉的一页。
2010年,王西京当选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结束了这个省25年没有美协主席的历史,也再一次把他推到了风口浪尖。
而半个世纪以后的今天,王西京接过老一辈艺术家的衣钵,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博大、雄强、开放、宽容的“长安精神”,并带领陕西美协的团队以此为方向,奋发向上、开明进取,大刀阔斧地改革求新。
2011年5月28日,“长安精神——陕西省当代中国画名家作品展”第一站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启幕。展览既是对“长安画派”之后五十年发展历程的回顾和总结,也是对当代陕西美术界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的一次集中交流和展示。
参展的画家有16位之多:刘文西、王子武、王有政、崔振宽、郭全忠、赵振川、江文湛、罗平安、王西京、王炎林、徐义生、王金岭、张之光、张振学、张杲、陈国勇,他们都是当代陕西中国画坛的翘楚,他们延续并深化着“长安画派”的艺术思想。
这次“长安精神”十六家展,仍然按照20世纪60年代“长安画派”的路线巡展,先在北京,再到上海、广州,所到之处盛况空前。
“新官”王西京这把“火”烧得很旺。
“作为生息于古都这块文化沃土上的长安画派后来者,在一个波澜壮阔、史无前例的改革开放年代,面对飞速激进、国运复兴的时代潮流,意欲巅峰图造,再振长安画坛雄风的锐志便成为一种必然。”
在王西京心中,“长安精神”不只于此,它将是一个系列展的主题,以后还有中青年国画家,还有油画、版画、雕塑,西安美术的发展之路还很宽,很远。
“与其聊个人的艺术成就,不如多谈谈陕西的美术事业。”初见王西京时他直白地说。
2010年,这位陕西美术界重量级人物继赵望云、石鲁、方鄂秦之后,当选第四任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而上任之初,他却没有一丝“春风得意”,而是用“遗憾”两字来形容当时心情,因为就在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上,陕西美术“颗粒无收”。
“如何三步并做两步,迎头赶上,重振陕西美术?”王西京一直在思索着他热爱的这片土地如何从一个美术的资源大省向美术强省跨越。
“按照旧有机制,我们无法完成省委交给美协的这个任务。只有创新,才能充分解放文化生产力。”王西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2010年12月,陕西美术事业发展基金会正式宣告成立,陕西美协负责组建并筹集400万元注册资金。“这是全国首家公益性美术基金会。”王西京率先为基金会捐资100万元,并出任名誉理事长。
“第一桶金”很快到位。王西京至今不忘基金会成立当天的筹募晚会上那感人一幕:“陕西各个企业、商会纷纷举牌出资捐助,你50万,我100万,最多的300万,最终,捐款额达2300万元。”
2011年的“长安精神——陕西省当代中国画名家作品展”巡展正是靠着这笔资金而得以成行,沉寂了许久的陕西美术再次向全国进发。
随后,陕西中青年优秀国画家全国巡回展、陕西全省12个地市备战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大型创作活动、陕西人文千年重大题材创作工程等陆续启动上马,陕西美术的发展驶进了“快车道”。
同样是在2011年,陕西美协骊山创作培训中心10月在西安市临潼区揭牌,王西京出任培训中心主任。“完善陕西美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人才队伍建设,强化集群意识,实施精品战略,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会员的创作与创新的活力和热情,以求整体推进陕西美术的全面复兴。”王西京在硬件上又为陕西美术事业的发展促成了一件好事。
截至目前,骊山创作培训中心三年间已完成30期的学员培训。“每期的开学和结业式我都会参加,我要看看这些陕西省美术骨干在这里学到了什么,看看有什么好苗子值得重点培养。”近几年,王西京几次率陕西省美术代表团参加马来西亚国际艺术博览会,而其中的一部分“佼佼者”就是从骊山走向世界的。
在王西京的桌上,放着一叠规划图和户型图。他向我们展示了陕西美术的又一次“大手笔”——西安国际美术城。
“它是陕西美协具有战略发展意义的一项重大文化建设工程,以国际美术博物馆群为核心,包括陕西画家村、国际画家公寓、文化一条街及相关商业配套,总占地1000多亩,总投资55亿元,是目前国内、国际最大的具有综合功能的现代化美术基础设施工程,也是一座世界级的美术家创作和生活的乐园。”王西京介绍道,“建成后,它将使陕西向美术强省的转变迈出强劲的一步。”
就在拜访的前一天,王西京刚从天津参加完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展区的复评工作回到西安。疲惫写在脸上,但当谈起陕西美术的这次收获时,他的喜悦之情还是溢于言表。
“陕西美术在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上可谓收获颇丰。”虽然还不便透露更多的细节,但在这位地道的西安汉子的脸上,我们看到了自信与自豪。
王西京的美术“长安梦”正在一个个成为现实。或许,他还有更大的手笔,等待着给我们惊喜与感动。
期待着。
(本文图片均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