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0月24日 星期五

    方向对了,前路就会更加光明

    ——访网络作家花千芳

    本报记者 鲁博林 《 光明日报 》( 2014年10月24日   02 版)

        在10月15日由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文艺座谈会上,有两位网络作家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花千芳就是其中之一。这位在座谈会现场得到总书记热情鼓励的作家,此前就以“正能量”文章知名于网络,如今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巨大反响。记者随后采访了这位草根作家。

     

        记者:能否简要地谈一下您早年的生活经历,您是怎样一步一步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

     

        花千芳:初中的时候我就喜欢读小说,可以说我的文学理想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萌芽的。初中毕业后外出打工,大概有十年的时间辗转于底层各种行业之间。

     

        我做过操作工,去过酒店给别人刷碗烧饭,但每一份工作都干不长。因为忙于生计,很少有闲暇看书写作。后来在家务农,开始养小鸡,没想到一养养成了村里的致富能手。生活宽裕了,我便想到要拾起自己多年的文学梦。

     

        2006年,村里通网络了。利用养鸡的余闲,我开始出没于各大文学网站和论坛,一边吸收新知识,一边磨炼文笔。我的小说开始在各大文学网站上发表转载,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尽管中途也因辛苦而一度搁笔,所幸后来得以坚持下来,走到这一步实属不易。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世界不是平的,而是圆的;每件事的发生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一系列综合因素的结果。因此,对当下社会的认识离不开历史的向度和国际的视野。我的代表作《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就是在这种认识之下诞生的。

     

        记者:您如何评价自己的创作?

     

        花千芳:我的文学创作现在得到了许多的认可,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但总的来说,要走的路还很长。我认为自己的文章以感情真挚见长,在知识密度上还比较短缺。往往以诙谐风格来表达积极向上的态度,而文笔还有待润色。这些都是以后我应当努力的方面。然而我想,只要方向走对了,前路自然会更加光明。我有这个信心。

     

        记者:很多人评价您的文章在网络上传递了一种时代的正能量,在您的理解中,何为时代正能量?

     

        花千芳:新中国经历了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当下的物质水平相比过去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认为当下的中华民族正处在一个即将迈入辉煌的临界点,需要我们用强大的精神力量去推动,去促成它的实现。这股力量,我想就是时代的正能量。

     

        打个比方来说,我们的前辈们,已经呕心沥血将祖国这棵大树培养得高大茁壮,硕果累累。现在到我们这一代,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摘下果子。能否将祖辈遗留的财富保存下来,弘扬开去,将决定时代的走向。这呵护与采集果实的力量,也是时代的正能量。

     

        记者:作为一名青年作家,您如何看待今天中国青年人的状况?您认为他们应该承担哪些责任和义务?

     

        花千芳:我对于当下的年轻人是特别看好的。尽管在网络上有一些悲观消极的言论,但我发现,其实大多数人在网络上并不发声,一些铺天盖地的所谓舆情并不能代表真实的大众。其实我们70后一代当初也和80后、90后一样,被称作“垮掉的一代”,但这些当年的愣小子已经在各行各业成了领导和精英,撑起了一片天。在汶川地震之后,80后的拳拳爱国之心,也让所有人耳目一新。我有什么理由不去相信,未来会更好呢?

     

        我想对于青年一代来说,最重要的任务,应该就是去采摘我们六十多年奋斗的“果实”。如习总书记所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应拿出切实的行动为祖国创造出更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记者:您如何看待网络上一些人对你的批评意见?

     

        花千芳:这要分情况对待。网上对我的攻击和批驳大概有三种:一类是攻击我的农民身份的,这纯属人身攻击和无理取闹,可以不予回应;一类是质疑我的学历的,我通常用“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作答,因行走与读书本无高下;还有一类是实实在在有理有据的批评,这样的言论我通常比较重视。因为我自己是重实干的人,所以也会看重切实的依据。倘若批评在理,尤其是给我指出知识性的错误,我甚至要发帖表示感激。我以为意见之间的争论,靠谩骂是解决不了的,真凭实据远胜于雄辩。

     

        记者:这次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有什么感想?

     

        花千芳:老实说,从一开始我就是抱着好好学习的想法去的,没想到会引来这么多的关注,这让我受宠若惊。现场聆听习总书记的讲话,能感觉到他的举重若轻,语言虽朴实无华,道理却发人深省,就像与邻家大叔聊天,非常接地气。我希望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把讲话的精神传播开去,也希望中国的网络氛围和文艺环境能够借这个东风,发展得越来越好。(本报记者 鲁博林)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