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的“港”字,左边是三点水。无论是照字面理解,还是依以往经验,港口都要有水,也离不开水。但在今天,这已变成“老皇历”了,我国在内陆地区已建设了不少“无水港”。位于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的陆路口岸,就是直通天津港的一个“无水港”。
“我们这里可以办理所有通关手续,在这里通过检验的产品都无须再检了。”石嘴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办公室主任董万兵向记者介绍了相关情况。
在宁夏的工业重镇石嘴山创建陆路口岸,对宁夏及周边经济的发展都是一个福音。当地生产的铁合金等工业产品和脱水蔬菜在这里直接起运出口,可以大大提高通关效率,不仅可以节省时间、避免延误,而且可以节省许多项开支,免除诸如堆场费之类的许多费用。
现在,惠农陆路口岸已经实现“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的内陆通关模式,成为天津在西北地区重点扶持的规模最大、功能最全、建设标准最高的内陆无水港,其集装箱发运量也在与天津港联动的内陆无水港中位居首位。
惠农陆路口岸的辐射力正在增强,最远已经辐射到青海省的西宁市,与之毗邻的内蒙古、陕西、甘肃的货物都在这里实现了“陆海联运”。从这里出口的货物中,宁夏本地的占60%,其余都是毗邻地区的。
不要小看这个不太起眼的口岸,石嘴山以它为核心,将原来的工业园区整合为陆港经济区并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现在入驻企业已经超过300家,总资产也超过了300亿元。
记者看到,这里已经建起多个标准实验室,对从这里出口的所有产品都可以进行规范的检验。“我们的检验准确率很高,无须二次检验,也没有出现索赔之类的问题。”说这些话时,惠农陆路口岸负责人曹凯的脸上充满自信。
惠农陆路口岸自2010年封关运行以来,已发运货物10万标准箱,出口货值达80亿元,实现关税近两亿元,但这个业务量与设计能力还有很大距离。不过,有关人员对未来充满信心:随着丝路经济带的形成和壮大,惠农口岸一定会大有作为。(本报记者 庄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