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0月22日 星期三

    川藏公路开通60周年·川藏线纪行

    消失的兵站

    本报记者 王子墨 光明网记者 丁玉冰 本报通讯员 向东 《 光明日报 》( 2014年10月22日   03 版)

        14日下午,二郎山下的烂池子兵站旧址,一位大妈为记者和官兵们送来了一大袋猕猴桃。当记者要支付钱款时,她摆了摆手:“不要钱,都送给你们。我丈夫以前也是当兵的。”如今,大妈在废弃的营房里开了一家饭店,成为烂池子兵站旧址里少有的灯光。

     

        1953年,在川藏线即将全线通车之际,川藏兵站部汽车20团班长王忠和带领5名战士,背着锅,带着干粮,在二郎山下搭起了一个简易兵站,为过往车队烧水煮粥,一把菜刀、一把砍刀、一口铁锅、一副挑桶就是当时烂池子兵站的全部家当。

     

        二郎山是川藏线上第一道大山隘口,暴雨、泥石流、滑坡不断,交通运输极为艰难,在当地百姓口中流传着“车上二郎山,如闯鬼门关。万幸不翻车,也得冻三天”的谚语。因此以往运输车辆都要在烂池子兵站休整,等第二天再翻越二郎山。烂池子兵站也因为保障有力,多次获得上级嘉奖。

     

        然而,随着1999年二郎山隧道的正式通车,通车里程缩短了25公里,路况也大为改善,烂池子兵站的重要性也日趋降低。2004年烂池子兵站正式撤销,记录着川藏线艰难历程的烂池子兵站成为历史。

     

        烂池子兵站的撤销是川藏线运输环境改善的一个缩影。60年来川藏线发生了巨大变化。川藏兵站部某团战士李小刚在川藏线上已跑了17年,他对川藏线感触最深的就是“路变好了、车变好了”。“过去川藏线大概只有20%是柏油路,现在都超过80%了。车也更新换代好几代了。以前川藏线跑一趟要一个多月,现在只要二十多天。”川藏线如今建成了“信息高速公路”,实现了川藏线运输信息化管理。

     

        随着道路的改善,运输安全也有了极大保障。川藏兵站部政委翟凤竹介绍,过去川藏线修筑和运输中有660位战士牺牲,“而自2003年起,连续10年没有出过一起战士死亡的事故。这既有运输条件改善的原因,也是我们狠抓安全的结果”。

     

        川藏线全长3176公里,通车60年来,川藏兵站部累计出动车辆100多万台次,行驶33亿公里,运送各类物资500余万吨、人员100多万人次。2013年,中央军委为川藏兵站部记一等功。随着川藏线道路的改善,越来越多的物资将被运到需要的地方去,内地和西藏也会联系得愈加紧密。(本报记者 王子墨 光明网记者 丁玉冰 本报通讯员 向东)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