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0月20日 星期一

    校训的故事

    勤读力耕 立己达人

    ——华中农业大学校训背后的学稼之梦

    本报记者 夏静 本报通讯员 邓宜 《 光明日报 》( 2014年10月20日   06 版)
    资料图片

        华中农业大学校园,湖光山色,鸟语花香,一边是波光潋滟的南湖,一边是积翠堆绿的狮子山。走进学校校史陈列馆,映入眼帘的是镌刻着“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校训墙。

        古人云:“耕可致富,读可养性。”当传统的耕读文化与近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相遇时,迸发出的是华农人“勤读力耕”的躬耕精神。“立己达人”语出自《论语·雍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诠释了华农人弘扬农学、贡献社会的精神。

        “凡民俊秀皆入学,天下大利必归农。”湖广总督张之洞为实现兴学富国利农的宏愿,于1898年创办了湖北农务学堂,这是华中农业大学最初的根脉。国学大师罗振玉受张之洞之邀出任湖北农务学堂监督,他创建的蚕桑实验室,是将中国延续数千年的耕读传统与近代高等教育办学理念紧密结合的一次重要探索,由此奠定了华中农业大学“勤读力耕,立己达人”办学传统的第一块基石。

        抗日战争时期,学校西迁湖北恩施坚持办学,改建为湖北省立农学院,留美博士管泽良任院长,以“耕读”“新农”为志。改革开放新时期,学校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沉寂了近60年的《湖北省立农学院院歌》拂去尘埃,被重新确立为学校校歌。摘自校歌的“勤读力耕,立己达人”8个字被确立为校训,成为华中农业大学这条航船的新航标。

        在华中农大,广为传颂的是农学家“学农、爱农、务农”的躬耕精神以及他们具有的科学家头脑和种田人身手。

        陈华癸教授,我国农业微生物学的主要奠基人。抗战时期他毅然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科研和生活条件,回国后致力于土壤和农业微生物研究,开辟了中国水稻田优势微生物类群和植物营养元素生物循环研究领域。

        华农油菜试验田里,总能看见一个忙碌的身影,他便是被誉为中国“杂交油菜之父”的“农民院士”傅廷栋。一顶黄草帽,一个黄挎包,一双深筒靴,一个绿水壶,一套工作服,再加一个笔记本,这就是傅廷栋在科研舞台上“唱大戏”的“傅氏六件套”。

        2008年,一场罕见的特大冰雪灾害袭击南方。作为国家柑橘产业创新体系首席科学家,邓秀新跋涉数千公里,一脚湿泥一脚雪,在农田里做学问,奔赴湖北、湖南、广西等地的柑橘主产区一线指导农民抗灾救灾,恢复生产。

        半个世纪以来,从华中农大先后走出来了10多位两院院士,陈华癸、陈文新、赵其国、刘更另、王明庥、范云六、邓秀新、邓子新、张启发、陈焕春、熊远著、傅廷栋等享誉中国农业科技界和教育界。“菇神”杨新美、“橘翁”章文才、“红河人民的教授”倪德江等闻名遐迩。

        华中农大党委书记李忠云说:“作为农业大学,我们担负着服务‘三农’的社会责任,强调把‘顶天’与‘立地’统一起来,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服务‘三农’结合起来,致力于把学校办成‘新人成长的世界’‘学术勃发的世界’。”

        半个世纪以来,华农人仰望星空,扎根大地,一代一代,一步一步走在服务“三农”的道路上。每年暑期,院士、教授、学生齐下乡,开赴全国各地。从荆楚大地到黄土高原,从云贵山寨到江南水乡,他们把科技、文化、教育送到农家,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已经坚持了整整23年。截至目前,学校累计培养农业技术人员6万人次以上,培训农民超过100万人次。

        华中农业大学历经百年沧桑,尽管校名几经变更,校址也再三搬迁,但始终步伐如一。一百多年的栉风沐雨、薪火相传,使得它因山而厚重,因水而灵动,因树而茂盛,因花而妩媚,因人而刚健。

        华中农业大学校长邓秀新院士说:“华农历经百年沧桑,数代学人薪火相传,呕心沥血,积淀形成‘勤读立耕,立己达人’为核心的华农精神,是华农之本。经过多年的耳濡目染,华农精神已经融入我们的灵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本报记者 夏静 本报通讯员 邓宜)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