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生命绿荫,挺进科研蓝海,挥洒效国效民的红色情怀——绿、蓝、红,这是光的三原色,也是第四军医大学校徽正中最醒目的三色。它透射出这所大学的精神与追求,交织成一幅为国奉献、服务军民的宏阔画卷。
这所军中名校,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显露雏形,在1954年与第五军医大学正式合并办学。此后,爱国为民的传统始终延续,在三秦大地上谱出一曲又一曲慷慨壮歌。
筑就辐射西北的医疗高地,成功救治“坑面女”“无肠人”等近百位少有前例的患者;先后获国家、军队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200余项,多种发明成果广为应用,造福军民;开展支援西部、公益救助等爱心行动,“两华精神”“赴川医疗队精神”等构成支撑发展的“精神方阵”……走进四医大,展现眼前的是累累硕果,是对“至精至爱,效国效民”价值追求的生动诠释。
白大褂和绿军装,同时穿在他们身上。每个四医大人都时刻提醒自己:肩上有军人的使命,也有医者的职责,报国为民,须臾不忘。
守生命防线筑“绿色长城”
8月中旬,吕梁山区。走访着临县固贤村一孔孔破旧的窑洞,四医大政委戴旭光思绪万千。
“这就是当年医生们的住处和‘诊室’。我们有头疼脑热的都来看,管用,还不收一分钱。”上了年纪的村民回忆。
1940年初,前第四军医大学的首批120多名学员曾冒着战火到此暂住。他们一边学习,一边为战士们和当地百姓积极诊疗,“妙手仁心”的美誉在村民中口口相传。
半个多世纪倏忽而过。今天,一座现代化校园挺立在西安市区,三所附属医院设施先进、人流如织。虽已旧貌换新颜,但起步之初的奉献精神不曾改变,在民众中口碑依旧。
6月26日,伴着鲜花、歌声,32岁的杨锋在四医大西京医院度过了他的第15个“生日”。
“是西京医院给了我第二次生命!”1米83的小伙子感恩不已。1999年,他因肠坏死切除了大部分小肠,引发严重营养不良,四处求医无果来到西京医院时,体重只剩35公斤。西京医院精心诊疗,最终取其父亲180厘米小肠植入他体内。国内首例活体小肠移植术宣告成功。
今天,杨锋成家、工作,成为世界上存活时间最长的“换肠人”。
“小肠是成功率最低的器官移植之一,目前世界上仅有少数国家开展。近30年来,我国共完成小肠移植27例,我们就占7例,存活率超过66%。”西京医院消化病院副院长赵青川介绍。
更多捍卫生命的奇迹,在四医大人手中不断变为现实——
面部正中塌陷、自幼靠进流食维持生命的“坑面女”王娜,经四医大口腔医院专家团队历时四年的精心治疗,面容恢复正常,过上了结婚生子的幸福生活。
来自陕西和甘肃的两位24岁小伙子肝病严重,由于肝源紧缺,西京医院施行了高难度“劈肝术”,一个肝脏被精准地一分为二植入二人体内,两份青春同时得以延续。
为减轻重症肌无力患者王某的痛苦,四医大唐都医院为他实施了独创的“三孔式”剑突肋缘下前纵隔肿瘤切除术,90分钟手术完毕,两天后完全康复。
十指断离再植术、心肝肾联合移植术、骨癌微波治疗术……几十年来,四医大成功实施了100多项全国首创、世界领先的手术与诊疗,为军民健康筑起了坚实的绿色长城。
“没把老人送到西京,就不算尽到孝心。”“还是解放军的医院能打‘胜仗’。”老百姓感激四医大,生死关头,他们以命相托。
是什么让百姓如此信赖?四医大人有着深刻体会。
“做一名合格的医生,能看别人看得了的病就行。做一名四医大的合格医生,必须能看别人看不了、没看过、不敢看的病。”西京医院整形外科主任郭树忠说。他曾主持过国内首例“换脸术”“碎脸娃娃”拼骨术、一岁幼儿下颌再造术等高难度手术,深知一个军医肩上的责任。
西京医院院长熊利泽十分珍视军医大学“团队作战”的精神传统。“医学发展到今天,靠单打独斗来救治一个病情复杂的病人几乎不可能。我们曾成功拔出扎进一位农民工体内的13根致命钢筋,就是凝聚了9个学科13位专家教授的力量。”
“我们时刻都不能忘记,自己白大褂下穿着的是绿军装。”戴旭光话语凝重:“平时造血、战时输血。只有平时做好百姓生命的守护者,才能不断磨炼能打仗、打胜仗的救治本领,保证战时‘拉得出、救得下、治得好’。”
扬进取之帆向“科研蓝海”
“谢谢,谢谢!”9月15日,面对西京医院专家团队,46岁的西安农民老胡缓慢地吐出了几个字眼。这让大家十分欣喜——一周前刚整形成功出院的“半头人”,不但外表接近正常,而且已逐步恢复语言能力。
近一年前,老胡因摔伤导致左脑盖严重凹陷,健康与生活受到很大影响。他慕名找到西京医院,专家们会诊决定:为他植入3D打印的缺损颅骨外形钛网,达到修补目的。
由于术前便用3D技术打印出模型,标定了植入钛网的精确位点,并进行了计算机模拟,手术难度大大降低,操作时间由原来的十小时左右缩短到三个半小时。
在四医大西京医院、口腔医院,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与3D打印进行颌面修复的探索已持续多年。在“坑面女”王娜和中国首位“换脸人”李国兴的诊疗中,都应用了此项技术。2011年,包含此探索在内的“严重颜面战创伤缺损与畸形的形态修复和功能重建”技术体系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高明的治疗背后,少不了科研支撑。医生一定要追求创新,追求更高的起点。不但能看病,更要看好病。”四医大校长、该项目负责人赵铱民表示。
勇于创新的精神,使四医大人创造了“四年五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佳话——2008年至2011年间,从“胃癌恶性表型相关分子群的发现及其序贯预防策略的建立和应用”到“神经病理性痛模型的创建及其在镇痛机制和治疗研究中的应用”,从“中国军人医学与心理选拔研究”到“心脑保护的关键分子机制及围术期心脑保护新策略”“严重颜面战创伤缺损与畸形的形态修复和功能重建”,每个项目,都是专家团队精益求精、不懈钻研的结果。
面对未知的科研蓝海,四医大人历来有扬帆奋进的勇气,更有“十年磨一剑”的执着。
为了更好地揭示心脑保护的关键之处,项目负责人熊利泽时刻质疑、深入思考,带领团队潜心研究23年,收获5项国际首次创新发现。
为研究神经病理性痛的镇痛机制,唐都医院陈军教授一钻研就是十几年,不但创建出蜜蜂毒致痛模型,还研制出新的口服制剂,实现了成果转化。
在“中国军人医学与心理选拔系统及标准”研制期间,苗丹民、徐勇勇等专家历经19年,累计检测2486.9万人次,最终确定标准,使飞行学员训练成才率提高12.4%。
以此为基础,近年来,四医大吹响“追求卓越,打造精品”的进军号,采取一系列措施激励创新——瞄准现实,着眼应用;集智攻关,强强联合;平等奖励,淡化排名……蓄积已久的斗志顿时迸发,很多“十年磨一剑”的项目跃上新台阶,四医大科研园地中万紫千红,一派春光。
展为民之志显火红情怀
每当看到在诊室门口徘徊的患者,四医大博士生孙思斯耳边总会响起一个声音:“知道老人口袋里装的什么吗?是馍。不少老百姓家里穷,是揣着馍来看病的,不对他们好点、再好点,良心过不去啊!”
留下这句话的是她的导师、西京医院麻醉科副主任陈绍洋。2013年8月4日,这位年仅50岁的优秀医生患肝癌去世,但他待患者如亲人、忘我奉献的故事,却始终流传——把抢救病人看作第一要务,休假日期一推再推;只要便宜药能解决问题,绝不用贵重药;自己住院治疗期间,还抢着上手术台救治危重病人。
在产生过勇救老农的大学生张华、华山抢险战斗集体等先进英模的四医大,陈绍洋这样的爱民医生绝非个例。
“都说看病要给医生送‘红包’,您却给我送来了‘红包’,暖心啊!”患者家属拉着口腔医院医生陈富林的手,热泪满面。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陈富林悄悄垫付了3000元住院费。
“患者生命大于天,必须努力到底,怎能怕冒风险、惹麻烦?”遇到危重病例,有同行劝唐都医院医生高国栋“别沾手”,他断然拒绝,靠艰苦努力从鬼门关上拉回了一条生命。
让大爱与仁心蔚然成风的,是四医大以“两华精神”为出发点构筑的核心价值观,是“至精至爱,效国效民”的光荣传统。这种无处不在的精神感召,升华了每个四医大人的职业道德与人生追求。
民有危难可用谁?他们用行动做最响亮的回答。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26支医疗分队、631人从这里火速出发,在7个重灾县市、12处艰险地带执行任务近三个月,救治伤员7364名。抗击非典、抗洪抢险、特大空难救援,历次突发灾害面前,都少不了四医大人奔走施救的身影。
帮扶贫弱依靠谁?他们事不避难挺身而出。援建帮带西部地区贫困医院建设,与陕西省8个国家级贫困县医院,甘、青、新等6省区28家县镇医院建立对口帮带关系,投入830万元改善医院基础设施,捐助价值1300余万元的医疗器材设备,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医院自身“造血”水平……爱和希望,被源源不断地送到广袤乡野、偏远山区,送到基层官兵们身边。
承担“健康列车”“明天计划”“重生行动”等大批公益医疗项目,长期开展“口腔健康戈壁行”“为民服务周”等自主公益行动,设立爱心救助基金免费救助贫困患者,无私扶助与火热情怀温暖人心。
每一位专家教授的率先垂范,每一个“信守生命,承载所托”的感人故事,都为青年学员树立了榜样。今天,在学校精心构筑的育人环境中,越来越多的“两华精神”传人挺身站起。
7月,又一届“张华班”学员顺利毕业,即将走进人生新阶段。12名学员中,两人保送研究生、1人荣立三等功、10人被评为优秀学员、1人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发表论文12篇。“军校5年,我们身上已经烙印了英雄的名字。这是我们最宝贵的收获,也是母校对我们的嘱托。”“张华班”班长姜涪宝说。
一所学校的光荣传统,就这样代代延续,伴时代同行;人民军医的为民情怀,就这样时时激荡,与日月同光!(本报记者 王斯敏 温庆生 本报通讯员 张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