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0月14日 星期二

    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中科院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控制与声学系统研究集体:

    自主创新成绩斐然

    本报记者 王海磬 《 光明日报 》( 2014年10月14日   04 版)

        2012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成功,创造了载人深潜新纪录,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2013年蛟龙号转入试验性应用,并首次搭载科学家进行下潜,取得了大量宝贵样品,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了进行深海实地科学考察和研究的能力。近年来,中科院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控制与声学系统研究集体勇攀高峰,成绩斐然,谱写了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包括结构、控制、声学等多个系统,其中结构系统相当于蛟龙号的躯干,控制系统相当于蛟龙号的大脑和神经,声学系统则相当于蛟龙号的眼睛、耳朵和嘴巴。控制与声学系统是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核心部分,在蛟龙号的下潜、考察与勘探作业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控制与声学系统研究集体成功研制了我国首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性能国际领先的深海载人潜水器控制与声学系统,研究集体所攻克的“高速水声通信”技术和“自动航行和悬停定位”技术占据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三大国际领先技术中的两项,为蛟龙号的成功研制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技术创新方面,研究集体实现了蛟龙号的近海底全自动驾驶以及精确悬停定位等同类潜水器不具备的先进功能;设计了独立的应急手操航行控制系统,在计算机的系统失效后仍能保证对蛟龙号三个自由度上的运动控制;研发的全数字水声通信机在通信过程中计算量小、误码率低、抗噪声能力强,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海底精细地形测绘能力方面领先于国际其他同类载人潜水器;提出了基于网络结构的载人潜水器控制系统集成体系。

        丰硕的技术成果,为研究集体赢得了诸多荣誉。2012年9月,研究集体3名成员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的“载人深潜英雄”荣誉称号。2012年12月,研究集体被评为“海试先进集体”,4名骨干成员被评为“海试先进个人”。2014年1月,研究集体荣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骨干成员荣获“突出贡献者”称号。2014年4月,研究集体所在单位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研究集体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骨干成员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本报记者 王海磬)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