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村或社区都有一个多功能文化室、一个室外体育活动场所、一个图书室、一个文化管理员、一万元以上的宣传思想文化活动经费、一支民间文化活动队伍、一套工作目标体系和考评机制,确保基层文化活动有阵地开展、有队伍组织、有资金保障、有机制监管。这就是新疆哈密地区近年来做的一项重要工作: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文化惠民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距离哈密市区150公里的沁城乡小堡村的村民没有想到,这几年,他们一个月就能在家门口看上一场电影。
人口集中的伊吾县淖毛湖镇的农民看上了数字电影,民光村活动室有一个可同时容纳近百人的数字影院,有专职放映员为村民播放影片。
和民光村一样,哈密地区30个人口较为集中的村都拥有了数字电影放映设备,农村电影放映由流动转为固定。
从胶片电影到纯数字电影,从站着看到坐着看,从室外到室内……群众看电影方式的转变,折射出的是文化惠民工程实施的效果。
随着乡村两级文化硬件设施的完善,哈密地区先后为新建的文化站(室)按标准配发了10万元的文化体育设备,每个文化室内设有图书室、阅览室和不小于200平方米能搞演出、放电影、技能培训、展览等的综合活动室,均配备有电脑、桌椅、音箱、台球桌等设备,室外建有标准篮球场,配备健身器材。
提升优秀文艺作品的供给能力
2013年,哈密胡杨艺术团编创的舞蹈《红枣熟了》荣获第五届全国中老年春节联欢晚会“金牡丹奖”等五项大奖;哈密老年大学艺术团作为唯一一支新疆代表队赴台湾参加“两岸同心、激情梦想”艺术大赛,荣获金奖、最佳舞台风采奖;伊吾县下马崖乡木卡姆艺人在“第六届全国原生民歌大赛”中获得多人组银奖。
在优秀文化艺术作品的供给能力提升的推动之下,反映道德模范刘玉莲先进事迹的音乐剧《好丫头刘玉莲》、反映拥军模范马秀英事迹的舞蹈《拥军情》、反映农牧民群众火热生活的歌舞《哈密瓜的故乡》《丰收农民喜洋洋》和小品《除夕之夜》、反映援疆工作的小品《豫哈情》,以及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歌舞《美好生活》《灯舞》等优秀节目相继推出。本土作家、文化人潜心创作、编撰的《东天山文化研究》《哈密木卡姆歌词》《伊吾文化》《巴里坤诗文集》《巴里坤小曲子》《我的故乡在哈密——东天山创作歌曲集》等50部力作也相继完成。
面对基层群众在开展文化活动中缺少题材、缺少编导、缺少脚本的困难,哈密地区组织区域内20多名乡土文化名家、文化骨干编纂了以三句半、快板、新疆曲子剧等多种形式的群众上手快、便于随时随地开展的《说唱咱哈密——基层群众文艺创作演出参考资料》手册,发放到各乡(镇)文化站、村(社区)文化室、乡村文化骨干、文艺爱好者手中。
群众成为文化活动主角
“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快乐到老,搞活动,我们不但锻炼了身体,还学到了很多舞蹈和模特方面的知识,经常到社区演出,很受欢迎,大家心情都特别好。”58岁的马继清是哈密胡杨艺术团模特队的队员,排练、演出已成她生活的主要内容。目前,哈密地区共有业余文艺团队300余支,而像马继清一样的各民族业余文艺演员近万人。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加快推进,大大调动了群众自发的文化创造热情,文化活动呈现出一乡一品牌,一村一特色,真正实现了“我的文化,我唱主角”。
哈密市五堡镇刺绣,回城乡农民画,伊吾县下马崖乡的哈密木卡姆表演,巴里坤大河镇、花园乡的新疆曲子演唱等已成为哈密群众文化的亮点。乡(镇、街道)村(社区)各自组建了一批文艺表演队,秧歌队、合唱团、锣鼓队、腰鼓队、舞龙舞狮队、书画社、戏迷票友社等群众文艺团队,并聘请了一批文化志愿者、文化能人和文化顾问,辅导、引导更多的群众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来。
良好的文化活动氛围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包容和理解,在哈密城乡,汉族群众跳麦西来甫、唱少数民族民歌,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群众演唱秦腔、京剧、豫剧、眉户戏、扭秧歌、打太极、抖空竹、耍社火,各民族群众互学文化成为一种风尚。(本报记者 王 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