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0月14日 星期二

    “烤地瓜”农民大哥黄文峰走访千人,笔耕三年,捧出一本家乡战争史书——

    “地瓜哥”的“梨树沟门大捷”

    本报记者 毕玉才 本报通讯员 李万东 《 光明日报 》( 2014年10月14日   04 版)

        在辽宁省兴城市古城南门,每天停着一辆装着烤炉的电动三轮车,烤炉上面挂着一条窄幅,写着“地瓜、苞米、鸡蛋、土豆”,下面挂着一条宽幅,写着“兴城历史文化丛书之《青山烽火》”。

        有好奇的人买下一本书,打开扉页,一看作者简介上的照片,再看看烤地瓜的人,禁不住用手揉了揉眼睛:“这人是你吗?”

        对,这本书的作者就是眼前这位农民,他叫黄文峰,兴城市三道沟乡人。

        “小时候,我就经常听俺们那儿的老人讲,67年前,三道沟乡的梨树沟门曾发生一场仅次于塔山阻击战的围歼战,可是我想详细了解一下情况,才发现有关这次战役的资料少得可怜。”黄文峰说,“我就冒出一个想法,趁着经历过战役的人还健在,我去寻访,然后写本书把它记录下来。”

        听了他的想法,有村民开玩笑:“老黄,您确认自己没发烧?”儿子也问他:“整这些玩意儿有啥用?你能鼓捣出来钱吗?”黄文峰不为所动,说干就干。他白天走村串屯,晚上整理草稿。家里没有电脑,他就用儿子的作业本记录。文化水平不高,多年没摸纸笔,字典就成了他的老师。为了弄清一些细节,他多次到外地寻找知情人,连同路费、吃住、资料复印等费用,花费近万元。

        “我觉得自己行动晚了,如果提前些,能有更多收获。”黄文峰说,“2010年,走访老党员李素琴时她已经86岁,有些事记不太清楚了,交流也费劲。但她可不是个简单的人物,当年因为形势严峻,她入党是在高粱地里秘密进行的。”

        “这些年来,我做小买卖挣的钱大都花在路费和资料费上了。”从2010年以来,无论在家务农,还是做生意,黄文峰都不忘收集和研究家乡历史。他拜访过亲身经历战争的知情者有上千人次,67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战役逐渐清晰起来。

        1947年9月,国民党东北行营主任陈诚兵分两路对热河省东部和辽西进行扫荡,进至梨树沟门。东北民主联军第八纵队和冀热辽独立第一师在兄弟部队的配合下,合力将国民党军大部压缩在梨树沟门至白石咀门之间的山谷中,迫使敌军不得不向建昌县大屯方向撤逃,我军乘胜追击,共毙敌400余人,俘敌628人,缴获一批武器弹药。这次战斗是1947年秋季攻势中我军在辽西取得的第一次胜利,被称为“梨树沟门大捷”。

        30万字的历史从他笔下流出,结集成《青山烽火》一书,去年由中国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如今,黄文峰把摊摆到哪里,就把书带到哪里,边卖烤地瓜边卖书。他说:“赚不赚钱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要让人们更多地了解家乡历史,知道新中国来之不易。”(本报记者 毕玉才 本报通讯员 李万东)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