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0月13日 星期一

    有感而发

    文学品质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桫椤 《 光明日报 》( 2014年10月13日   13 版)

        人类的精神生活与物质条件紧密相关。商业消费和新媒体时代,消遣、娱乐型作品渐成当下大众阅读的热门选择。受此影响,迎合读者阅读趣味的写作十分流行,网络作家在这方面表现最为突出,同时也连带着影响到传统文学的创作。传统观念认为,作家应该自觉肩负心灵构建和道德教化的责任,让读者通过阅读作品受到熏陶和教育,从而引导社会风气。但是,这种取悦市场的写作倾向令一些作家降低了文学的理想追求,放弃了独立品格,在创作内容和主题、表现形式和叙事方式等方面俯就读者的兴趣,导致作品的文学品质下降。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

        能够写出什么样的作品,是由作家关注生活的视野和文学理想决定的。河北评论家封秋昌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题为《文学作品的四个层级和作家的生活》。他总结道:“文学作品可以分为四个层级,一是生活直观型的作品;二是生活体验型的作品;三是人生与人性体验型的作品;四是达到形象化哲学高度的作品。”这四个层级是逐级递进的,层级越高,作品的文学价值越大,“具有形象化哲学高度的作品,是文学作品的最高境界”。作家的关注点在哪里,视野有多宽,对生活、生命和世界的思考有多深,就能够创作出——而且只能创作出——哪一个层级的作品来。或者说,作家人生理想、心灵追求的不同,形成了作品的层级差别,不存在作家会写出超越个人视域范围、精神宽度和脱离作者个人价值观念、理想追求作品的例外。

        文艺的产生,源于人类表达的需要,设若对世界的感受只囿于心理活动,则文学艺术不会出现。谈到人对文学的需求,我联想起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层次归纳为五个层级,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被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因为这五个层级是人个体成长和发展的基础需求,因此该理论被称为“基本需求理论”,并广为流传。在后来的研究中,马斯洛重新修订了自己的理论,在第四需求层次之后,又加入了认知需求和审美需求,但仍然将自我实现的需求作为最高层次需要。这样这一理论就被完善为“七层次需求理论”。马斯洛还进一步指出,前四层次为基础需求层次,后三层次为成长需求层次,人的动机和欲望是由低层向高层递进的,越高越接近自我实现的精神境界。

        封秋昌先生关于文学作品的层级分类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可以对应的关系?根据马斯洛的理论,从功能上说,文学不能解决人的基本需求层面的问题,文学创作和文学作品并不能满足作家生理、安全、归属与爱,以及被尊重的需求。或许有很多作家依靠文学消解精神上的孤独感和漂泊感,并得到社会的尊敬,但这只应该是作家创作获得的客观效果,而不应该是主观追求。一个作家假如将自己的创作目标设定在获得自我的慰藉和外在虚荣的尊敬,就显得不够纯粹。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应当产生于第五和第六需求层次,即人的需求达到认知和审美层次,只有此时的创作动机才是文学意义上的,而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求”正是作家要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来抵达的个人目标。

        这样一来,就可以看出上述二者的对应关系:低层级的文学作品,反映的正是写作者低层次的基础需求;高层级的文学作品,反映的恰是作者高层次的成长需求。作家如果只追求衣食住行、喜怒哀乐、身外名利这些生理、心理层面上的需求,则只能创作出低层级的生活直观型和生活体验型作品;那些能够自觉关注个体命运,体察人性善恶,或者通达感性与理性界限,善于用哲学思维观照世界,审视生命、时空和宇宙万物关系,将认知和审美当作自己的文学追求,并在创作中努力实践的作家,就能够创作出体现人生与人性体验特质,或者具有形象化哲学高度的作品。

        固然通俗文学和“纯文学”在文学本质上没有截然不同的差异,但二者的社会功能显然不同。网络文学一类的通俗文学创作,着眼于读者阅读市场,突出娱乐性、趣味性以博得大众的喜爱,无可厚非。但传统型的“纯文学”写作要追求文学性,作家应当关注人的高层次需求,注重文学的审美和教化功能,着眼于人的灵魂净化和社会道德水准的提升,以创作出第三、第四层级的作品为目标。鲁迅说:“若文艺设法俯就,就很容易流为迎合大众,媚悦大众。迎合和媚悦,是不会于大众有益的。”那种过多关注人的自然属性,忽视社会属性,缺乏责任担当,降低理想追求,通过植入较多的感官刺激等庸俗低下的情节和话语来取悦读者的行为,既影响到作家本人创作水平的提高,更有害于文学的道德坚守。

        当然,无论是网络作家还是通常意义上的“纯文学”作家,个人视野和文学视野都应当定位在马斯洛所说的成长需求上,而不应该只满足于获得基础需求。因为无论是网络文学还是“纯文学”,都应当传达正确的思想和道德立场,呈现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传播当下时代的核心价值观念,这样才不辜负“作家”的称号。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