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州城东,有一片278平方公里的热土。20年前,中国和新加坡政府合作建设苏州工业园区,在这片低洼地打下第一桩。20年后,这里成为中国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典范,拥有全国首个综合保税区、全国首个服务贸易创新示范基地、全国首个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等,连续多年名列“中国城市最具竞争力开发区”榜首。
是改革开放“试验田”,更是科学发展样本
两年前,世界级蛋白质研究领域泰斗、时任英国蛋白质研究协会主席的大卫·欧康纳,带着妻子搬到苏州,出任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的西交利物浦大学生物科学系主任、研究生院院长。在欧康纳看来,这里有太多“无法抗拒的诱惑”。政府牵头,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三者之间互相支撑,创新的种子落地开花。
江苏省苏州市委常委、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王翔说,作为中新两国政府间最大的合作项目,从1994年中新两国正式签署合作共建协议开始,苏州工业园区就被委以“改革开放试验田”的重任,坚持科学发展是其使命。
“人才是第一资源。”苏州工业园区打造了“1+1”人才政策体系,即出台1个“金鸡湖双百人才计划”和1个“人才优惠政策意见”,推出一系列针对创新人才和企业的“一站式”服务。通过政策的实施,累计投入各类人才资金近10亿元。目前,园区已吸引1.5万名外籍人才落户,其中外国专家1000多名、海外归国人才5000余名。
政府在引才、集才的同时,更为人才提供充分发挥才智的空间和舞台。20年间,园区累计建成各类科技载体超380万平方米、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0多个、国家级创新基地20多个,苏州纳米城、生物医药产业园、创意产业园等创新创业载体在国内首屈一指。园内的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吸引了一批国际一流科学家加盟,由此使园区一跃成为全国纳米产业发展风向标。
既是先进产业集聚区,又是现代化新城区
“难道要把书店建在烟囱堆里?”面对苏州工业园区招商部门的邀请,带着疑问,2009年台湾诚品书店创办人吴清友来到苏州。在美丽的金鸡湖畔,“国字号”商业街李公堤上,车水马龙。被誉为“苏州鸟巢”的文化艺术中心,世界级演出精彩不断。“这完全颠覆了人们对开发区的一贯印象。”吴清友说。
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杨知评说,苏州工业园区在开发建设伊始,就确立了用世界眼光、参照国际坐标来布局:既是先进产业集聚区,又是现代化新城区。
借鉴新加坡公共管理模式,苏州工业园区将“邻里中心”和“民众联络所”等服务载体引入社区建设,把学校、公园、购物中心、休闲场所优化配置。如今,这里已建成13个邻里中心,8个民众联络所。
20年来,苏州工业园区因环境因素而被一票否决的项目超过200多个,涉及投资总额超过10亿美元。在高标准、高起点的环境保持体系上,实行严格的环保监控,率先在全国开展循环互济和生态工业园创建试点。
可贵的除了理念和制度,还有可复制的经验
20年来,园区累计组织160多批2900多人次赴新加坡学习,全方位学习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发展经济和公共行政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自主借鉴,催生了“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先工业后商业、先生态后生产”,以及亲商理念、一站式服务、苛刻的环境准入等“园区经验”。这些经验,创出了园区的体制优势,也成为园区的核心竞争力。王翔认为,“园区经验”的宝贵之处,不仅在于其理念和制度的先进性,更在于经验的可复制性和可操作性,给国内其他区域发展以启示和借鉴。
从2006年开始,苏州工业园区主动“走出去”。按照江苏省“南北挂钩”的部署,与宿迁共建苏宿工业园区,与南通共建苏通科技产业园;按照中央和江苏省援疆部署,与新疆伊犁州共建霍尔果斯特区;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苏州工业园区旗下中新集团与安徽滁州市政府共建苏滁现代产业园;根据苏州市转型发展需要,携手相城区共建苏相合作区。
合作区的干部向记者传达了这样的共识:“园区经验”是对他们旧有的发展理念、管理方式、体制机制的冲击。宿迁市副市长、苏宿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方文浜深有感触地说,苏州工业园区在“走出去”过程中注重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开发机制的充分转移,在植入后产生了极强的内生效应。经过7年建设,苏宿工业园区已吸引99家企业落户,总投资达247亿元,2013年实现业务总收入67.5亿元,连续4年位居全省共建园区考核首位。(本报记者 苏 雁 本报通讯员 李 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