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0月10日 星期五

    新展大观·千年藏经一朝重光

    雷峰塔经卷带来的文化思考

    本报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 本报通讯员 陈心怡 《 光明日报 》( 2014年10月10日   07 版)

        经卷陈列图

        吴越刻雷峰塔藏经

        雷峰塔藏经砖 资料图片

        1924年9月25日,雷峰塔倒塌,秘藏千年的经卷得以面世,一时哄抢者众多。但由于年代久远,绝大多数经卷已霉烂残坏,完好者寥寥。时居杭州的晚清诗人陈曾寿闻讯赶去,从废墟中觅得数卷,其中一卷转让给书画家吴湖帆收藏。

        时隔90年,日前,“千年重光——吴越刻雷峰塔藏经特展”在上海、杭州等地展出,人们得以一睹曾在塔中尘封千年的北宋吴越王钱俶造佛经。

    千年经卷背后的故事

        这一罕见的千年经卷由朵云轩从香港著名藏家朱昌言家族征集而来,全长218厘米,版心高约7厘米,分卷首题记、《礼佛图》、经文三部分,共计2733字。

        根据卷首题记,此卷是北宋吴越国乙亥岁(公元975年)由“天下兵马大元帅、吴越国王”钱俶所造,入藏建造中的西关砖塔(即雷峰塔),“永充供养”,距今1000多年。

        据曾主持雷峰塔地宫考古的浙江省博物馆历史文物部主任黎毓馨介绍,该经先放置于藏经砖的小圆孔中,再砌入塔内。藏经砖的圆孔直径3厘米,深入砖身10厘米。这种藏经方式独具一格,近代以来,民间一度认为藏经砖具有种种奇效,因而屡遭盗采,这也是造成雷峰塔倒塌的重要原因。

        令观者惊叹的是,虽经千年沧桑,经卷纸表细腻坚滑,字迹清晰可辨。经卷刻印佛教重要经典《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书写诵读此经,或纳入塔中礼拜,被认为能消灭罪障,长寿延年,得无量功德。此经卷造于帝王之手,藏于江南名塔,见证千年信仰传承,被视为是一件具有重大文物价值的中国佛教文化瑰宝。

        这一千年经卷也是见证中国古代高度发达的雕版印刷术的珍贵实物。著名收藏家叶恭绰评此刻本“手工精湛,与开宝大字藏相类,而此字小,尤为难得。敦煌所出沙州刊版各经咒约与此同时,但麤率殊甚,较此有珉玉之别矣”。吴湖帆更指此卷“得有价值之北宋真椠位置”,开南宋临安著名刻书坊“睦亲坊”之先声,在我国雕版印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名家题跋赋予的价值

        览读此卷,琳琅满目的名家题跋更是成就了此经卷独一无二价值,赋予其收藏文化史上的样本意义。

        1924年,雷峰塔倒塌成为当时一大文化事件。陈曾寿收罗流出的藏经最多,并将“偶有残缺者,以断卷中文字补缀之”,得此完璧。因吴湖帆夫人潘静淑礼佛,陈曾寿不久即将此经卷让与吴湖帆。吴湖帆得到后引为至宝,不仅自己写了长跋,还遍邀陈曾寿、叶恭绰、沈尹默、夏敬观、赵尊岳、狄平子、王同愈等文化名流为经卷歌咏题跋、写照,并精心装治。

        吴湖帆供养此卷多年,直至晚年才赠予长年为自己疗疾的针灸名家方幼安,方氏又请王蘧常作长篇诗跋,成就今日所见经卷面目。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方家因故急需筹钱,感于朱昌言曾经的慷慨相助,遂将这件“压箱底”的藏品转手朱昌言家族。此经卷不仅流传有序,而且在递藏过程中不断完善增色,为中国收藏文化史留下一段佳话。

        题跋之文可见其时文人交游情状。比如著名书法家沈尹默跋云:“湖帆先生出示雷峰塔藏经卷子,命录旧作二绝句于后。”其诗之一《见平伯致颉剛信说雷峰塔倾圮事因题》:“千秋佳胜属斜阳,砖塔巍然擅此场。竟共黄妃委黄土,虚凭钱水说钱王。”

        近代江西派词人、画家夏敬观,民国初曾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1924年辞职后闲居上海。其跋录自作旧诗:“梦中早觉山渊徙,塔王踣地忽不起。欲令有力负之趋,坐恐牛蹄伤穴蚁。是非未必关存亡,善用谁横一剑霜。重到西湖应不识,更无好地看斜阳。”

        经卷题跋用纸、钤印亦考究。吴氏夫妇收藏印“双修阁”出自上海治印名家陈巨来之手,取佛家“福慧双修”之语,以示礼佛之心虔诚。

    收藏应怀钟爱之心

        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承载看来,雷峰塔经卷历经千年仍能完好地呈现在公众面前,本身就称得上一桩奇闻美谈。

        “从经卷背后可以看到,我们的前辈是怎样去对待一件有历史价值、文物价值、文化价值的藏品。”承载说,经卷本身文物等级只是国家二级文物,并不算很高。经过这么多文人墨客题咏之后,附加的文化内涵使其价值非同一般。

        承载特别注意到王蘧常为经卷所作之跋,其中有两句:“生谓经后题词多遗老,往往託兴麦黍伤孤忠。独于经义无一语,真如买椟遗珠同。”在他看来,这种直言不讳的评论就可见出从前收藏鉴赏的传统美德,也是文心雕龙延续下来的传统——一种文艺批评的精神,“鉴赏不一定是要说它好话、捧场,只说好的不说坏的,那是恶习,是坏毛病。”

        经卷的有序流传和再现,让更多人得以一睹真容,也让人们感慨经卷之幸与收藏之道。“收藏应该变成一种真正健康的兴趣。”承载说,文物不是换取金钱的道具,我们不可否认其经济价值,但只有怀着一颗钟爱之心去传承文化,敬畏艺术,才担得起“收藏”二字。(本报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 本报通讯员 陈心怡)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