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上车睡觉,下车拍照”是不少中国游客出境游的真实写照。公众场合大声喧哗、随地乱丢垃圾、暴发户式购物现象也常被认为是“中国式旅游”的表现。前不久,陪同中央文明办在德考察的中国驻德国使馆文化参赞陈平向记者谈到他对文明旅游的几点体会。
较之于尽情享受假期的西方人,中国游客的行程永远那么紧,他们要么不会玩,要么没时间玩。陈平认为,出现上述差异的重要原因在于,中西方游客的旅游休闲取向不同。中国人倾向于在有限的时间内,游览尽可能多的地方,拍摄尽可能多的照片。西方游客善于放慢节奏,尽情享受旅游目的地的自然和人文元素。
德国人的带薪假期比较长,一年大概有5至6个星期,再加上周末和公共假期,他们也就有一半的时间在工作。一般来说,德国人都是讲休假,较少讲旅游。这是因为德国人早已过了那种以参观景点为主的游览方式了。即使到一个陌生的国家去旅游,也会与度假结合起来,比如用两个星期进行游览,之后再选择一个地方住上一周,完全放松休息。德国人喜欢了解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他们喜欢有经验和知识的导游为他们讲解地方历史背景、建筑风格、文化内涵和人物趣事,他们非常看中导游是否能够给他们一些知识。即使是到德国另一个城市看看,也会组织起来单独邀请一个当地的导游来为他们做讲解。
德国人休假都做些什么呢?对他们来说,休假主要是放松心情,亲近自然、锻炼身体和安静阅读。他们通常都不处理工作上的事情,不看邮件,关掉手机,使自己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然后制订每天的计划,要么远足、要么爬山、要么游泳、要么在附近转转、要么在阳光下阅读带来的书籍。德国人休假几乎不买东西,更别提什么奢侈品,要买也是一些当地的葡萄酒和特产、小纪念品等。但他们却每天在当地的餐馆消费,享受那里的美食和美酒,因为他们认为,美食、美酒均与文化有关,通过饮食文化他们能更好地了解当地的特点,也能更好地与人沟通。德国人很少照相,特别是很少给自己照相,即便照也是照风景和当地有意思的人和事,他们更多的是用眼睛来观察、欣赏,用心来体验。他们喜欢聊天,即使是不认识的人,一杯啤酒下肚,也能马上熟络起来,相互分享自己的感受。
陈平认为,中国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与文化差异、生活习惯不同有一定关系。应该让国人尽量了解和熟悉所在国家的风土人情。德国人比较注重规则和纪律,干什么都十分认真。凡是有明文规定的,德国人都会自觉遵守;凡是明确禁止的,德国人绝不会去碰它。在一些人的眼中,许多情况下,德国人近乎呆板,缺乏灵活性,甚至有点儿不通人情。德国人比较注意礼仪。两人相遇时,不管认识不认识,也不管在路上,或者办公室、宾馆、电梯等地方,都相互打招呼,问声“您好”。在餐馆吃饭时,也要向已就座的顾客点头问候。德国人很讲究清洁和整齐,他们不仅注意保持自己的生活小环境的清洁和整齐,而且也十分重视大环境的清洁和整齐。在德国,无论是公园、街道,还是影剧院或者其他公共场合,到处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在境外游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注意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尊重当地风俗,但一些不文明现象也时有出现。一方面游客应加强自律,同时旅行社和导游也应该承担起更多的提醒注意义务,以便及时提醒游客遵章有礼,及时劝阻游客不文明的动议和行为。
(本报柏林10月6日电 本报驻柏林记者 柴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