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0月06日 星期一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有妈就是家”

    ——赵庆珍信守诺言为战友尽孝21载

    本报记者 刘小兵 本报通讯员 赵凌宇 谢春平 《 光明日报 》( 2014年10月06日   01 版)
    余江逝世后,赵庆珍(左二)一家和程秀莲(右一)结成和睦之家。本报通讯员 沈玲摄

        “余江老弟,我来看你了。放心吧,有大哥在,一切安好,你安息吧。”8月23日,在四川省邛崃市文笔山革命烈士陵园,空军转业军官、四川省邛崃市委干部赵庆珍,在21年前飞行训练中不幸牺牲的余江烈士墓前,庄重地敬了个军礼。

     

        作为余江的同班战友,21年来,赵庆珍信守“如果在战场上牺牲或有其他意外,相互为对方尽孝”的承诺,把余江烈士的母亲当作自己母亲悉心照顾,被誉为诚实守信的“中国好人”。

     

    一份承诺,庆珍成“义江”

     

        这是一本已经泛黄的旧相册,赵庆珍珍藏了20多年。照片上他和余江雄姿英发,风华正茂。

     

        1989年8月,18岁的赵庆珍从老家江苏徐州铜山县来到空军某航校,在这里,他认识了17岁的四川邛崃小伙余江。两人都来自农村,余江10岁丧父,赵庆珍13岁时母亲去世。相似的家庭境遇,让两人很快成为好兄弟。“无论是上理论课,还是参加训练,我俩都形影不离。”谈起往事,赵庆珍无比怀念。

     

        4年的共同学习生活,赵庆珍和余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相互立誓:“如果将来有人在战场上牺牲了,或出现其他意外,相互要为对方尽孝。”

     

        天有不测风云。1993年8月23日,毕业前的一次夜航飞行训练,余江不幸牺牲。独生子余江的突然离去,对母亲程秀莲来说是晴天霹雳,得知消息后的她,好几天粒米未进。赵庆珍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暗暗发誓:“余江,我定信守承诺,替你尽孝,把咱妈照顾好。”

     

        赵庆珍连续5天到招待所看望和陪伴程秀莲,并提出认她为妈妈的请求,程秀莲拒绝了。在赵庆珍的一再坚持下,程秀莲答应认他为“干儿子”。赵庆珍“咚”地一声双膝跪下:“我不叫您干妈,今天开始您就是我妈妈,我就是您的儿子。”母子相拥而认。

     

        程秀莲正式接纳赵庆珍为儿子,并按照风俗为他起了新名字叫“义江”。从此,“义江”赵庆珍成了程秀莲的家中一员。

     

    一声妈妈,扎根到邛崃

     

        “认这个妈不是一时冲动,而是觉得应该兑现诺言,替战友尽到责任和义务,让烈士母亲过好下半辈子。”赵庆珍的话朴实真诚。赵庆珍休假经常两边跑,一边是回老家徐州探望父亲,一边是到邛崃陪伴程秀莲。

     

        1997年大年初二,早上起床后,赵庆珍见习惯早起的程妈妈还没有起床,就敲门叫她,连敲了几次都没反应。来不及多想,赵庆珍用力撞开房门,发现程妈妈已煤气中毒失去意识。赵庆珍连忙背上老人就往医院跑。直到下午4点程妈妈才苏醒过来,看到守候在病床旁的赵庆珍,老人百感交集,泪流满面。“没有‘义江’,我就活不到今天。”程秀莲说起当年的事情激动万分。

     

        这对母子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彼此的心却始终在一起。头几年,赵庆珍坚持每半个月写一封信给程妈妈嘘寒问暖,5年间共写了100多封家信。转眼到了成家的年龄,赵庆珍坚持要找邛崃本地的女孩,“那里是我的家,要找个离家近的,这样才能照顾妈妈一辈子。”

     

        赵庆珍的赤子情怀,在程秀莲的同事和亲戚朋友中口口相传,打动了许多人。1998年,邛崃姑娘孟永凤主动走进赵庆珍的生活,两人2000年喜结连理。2007年,面临转业的赵庆珍又毅然决定到邛崃安家落户。

     

        “为了真正担当起赡养老人这份责任,这些年赵庆珍放弃了许多、牺牲了许多。”赵庆珍的同学、广州军区空军司令部干部肖碧源感佩不已。

     

    一生坚守,幸福过日子

     

        前不久,赵秀珍给程秀莲过了个热热闹闹的七十大寿,“我的生日他从来都没有忘记过。”程秀莲谈起生日宴,笑得合不拢嘴。

     

        赵庆珍心甘情愿尽孝,程秀莲也对“义江”疼爱有加。当初为了“义江”休假回来有地方住,程秀莲把儿子余江烈士的2万多元抚恤金拿了出来,又借了些钱购置了一套房。2001年4月赵庆珍儿子出生后,程秀莲又把爱倾注在孙子身上,洗衣做饭、接送上幼儿园、教孙子识字读书。赵庆珍转业回来后,程秀莲每天早早起床给全家做饭,一日三餐顿顿喷香。2013年芦山地震时,正好是赵庆珍在单位值班,程秀莲冒着大雨把热乎乎的饭菜送到赵庆珍的单位。望着她远去的身影,同事羡慕地对赵庆珍说:“有这么个好母亲,你真是有福气。”赵庆珍说:“有妈就是家,其实是妈妈给了我一个幸福的家。”(本报记者 刘小兵 本报通讯员 赵凌宇 谢春平)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