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0月03日 星期五

    军械科技的拓荒者

    ——记济南军区某军械装备技术保障大队官兵

    本报记者 陈劲松 本报特约记者 魏国 本报通讯员 连敏 《 光明日报 》( 2014年10月03日   01 版)
    济南军区某军械装备技术保障大队各专业维修保障组,在演训场上形成一张联动联修的保障网。 本报通讯员 连敏摄

        一个编制仅百余人的军械维修机构,却夺过军队科研人才最高奖“军队科技创新群体奖”——济南军区某军械装备技术保障大队,被誉为我军军械科技的拓荒者。

     

    “千难万难也要干”

     

        牵头研制的“雷达整机性能逆向检测技术及成套设备”,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喜讯传来,高级工程师薛兰柱仰天吐气。这口气,他憋了整整5年。

     

        “检测故障雷达,首先要拆解雷达,还要反复开机。一次,因雷达反复开机,结果雷达没修好,反倒把‘敌机’引来,整个阵地顷刻‘烟消云散’。”——这是5年前,薛兰柱参加某部演习保障的一段经历。“当时我感到好一阵脸红,不敢抬头看大家的脸。”薛兰柱至今仍记得当时的尴尬。

     

        回到大队,薛兰柱就提交了“雷达整机性能逆向检测技术”项目申请。很快,项目进入关键阶段,可是大气中功率衰减算法成了拦路虎,跑院校、请专家都没有结果。一时间,项目被迫搁浅。面对“中止项目”的提议,刚做完心脏手术的薛兰柱态度坚决:“千难万难也要干。”

     

        这一干就是5年,薛兰柱在办公室不知度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最终,他研制的逆向检测设备实现了通用雷达整机性能的非接触和不解体检测,不仅操作简单,而且效率提高10倍。

     

        “薛兰柱身上敢为人先的锐气,源于胸膛里奔腾着打赢的热血,源于肩膀上肩负着保障打赢的重任。”大队政委张启明说。

     

    “有丝毫误差都不行”

     

        2012年9月,高级工程师殷仁方带几名年轻技术员进入深山,进行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场外试验。大家饿着肚子、顶着39摄氏度的高温,连续工作8个小时,这才忙完。

     

        试验结束后,殷仁方发现,一个数值与理论值有误差。“误差在允许范围内。”一位地方科研人员说。“有丝毫误差都不行。”殷仁方一咬牙,“重来。”这一天,他和战友干到深夜。这一年,殷仁方带队辗转全国6个地方组织试验,采集数据320万组,终于解决了卫星自动定位定向难题,极大提高了某型武器系统射击精度。

     

        近年来,一批新特弹药陆续配发部队,成为战斗力新的增长点。从2009年起,时任总工程师展浩华带队马不停蹄地到部队调研,及时收集整理60多种装备、260余种型号弹药的维护使用知识,编写出3本教材印发部队。“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平时你欠战斗力的小账,战时将士们要用鲜血替你还账。”展浩华说。

     

    “报废弹药变肥料”

     

        “真了不起!”今年4月,亲眼见到保障大队高级工程师张余清把待报废炸药变成有机肥料,总部专家组首席专家连说3个“了不起”,“这是很多人花了无数钱都解决不了的世界难题,这是利国利军的大事好事。”

     

        3年前,张余清看到一组关于弹药报废处理引发事故的数据和某部运送报废弹药发生爆炸的情景,便下定决心改变传统废旧弹药处理方式,不让悲剧重演。可是,当年过五十的他宣布要研究“报废弹药变肥料”这一课题时,立刻在官兵中引起轩然大波。有的提醒他,“炸药变肥料”,相当于数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有的劝他,搞弹药30年,“鬼门关”走了无数次,就别再“玩火”了。

     

        “我‘玩火’,是因为使命在那里。”这个临近退休的老高工,又较上了劲。一次做降能处理试验,关键环节出现难题,张余清辗转千里找答案,还有一次,半夜醒来突然想起什么,他披上大衣就去了实验室。最终,张余清将“报废弹药变肥料”这一世界难题踩在了脚下。

     

    “战斗力不分你的我的”

     

        那年,听说某“撒手锏”武器将要列装部队,田柯文等几名工程师急了:“不能让装备等人才。”他们向大队党委建议提前进厂学习。之后,大队成立课题攻关组,主动与军工厂签订联合保障协议,选派技术骨干到生产厂家和全军首家列装部队跟踪学习。一年后,大队保障列装该型装备的部队进行首次实弹射击,取得发发命中的好成绩,受到总部和军区领导好评。

     

        2011年,张余清发现某型武器设计存在缺陷,立即进行研究性改进,不仅彻底解决了射击隐患,还获得了3项发明专利。当他将专利无偿转让给厂家时,大家不解,他的答案是——“战斗力不分你的我的”。

     

        说来也怪,别人报奖是越多越好,而这个大队的官兵却经常“捆绑”报奖,“浪费”了不少报奖项目。今年申报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部队电站装备检测修理系统”就是一例。在这个系统中,能单独申报奖项的技术多达18项。

     

        “科技成果的零散立项能增加成果数量,但很难保证成果转化的最大效益。”大队长王新说,“捆绑”报奖既提升了科研成果的层次质量,又提高了成果转化的覆盖率和综合效能。(本报记者 陈劲松 本报特约记者 魏国 本报通讯员 连敏)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