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9月29日 星期一

    亚行副首席经济学家谈中国经济

    结构改革比短期增长重要

    作者:本报记者 付志刚 《光明日报》( 2014年09月29日 08版)
    庄巨忠 赵和平画

        亚洲开发银行(亚行)25日发布年度旗舰性经济分析报告《2014年亚洲发展展望(更新)》,维持其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2014年为7.5%、2015年为7.4%的增长预测。亚行做出这一判断有何依据,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原因何在,有何影响,中国经济前景如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在报告发布后采访了亚行副首席经济学家庄巨忠先生。

        庄巨忠说,与去年同期相比,本地区经济前景所面临的风险要小得多。去年,有关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逐步退出的讨论使多个新兴经济体金融市场出现较大波动。而这一回,本地区看来对美国货币政策最终收紧准备更为充分。具体到中国,继一季度经济增长速度为7.4%后,平稳的消费和不断增长的外部需求使之回升至7.5%。为防止经济进一步下滑,中国政府在抑制信贷增长的同时,采取了有针对性的货币宽松政策以及财政微刺激措施。虽然最近各种经济数据发出的信号有些混乱,比如8月份的工业增长下滑,但汇丰公布的9月份中国制造业PMI指数却有所改善,中国经济看起来正在沿着政府既定的7.5%增长目标轨道前进。房地产市场的进一步疲软是一个风险,但目前看来应当是可控的。

        在庄巨忠看来,中国从数年前两位数的发展速度放缓下来,这是周期性、结构性以及政策相关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周期性因素包括外部需求疲软,部分行业包括房地产产能过剩。结构性因素包括:近年来的工资上涨和人民币升值影响了中国的出口竞争力;就业年龄人口数量自2012年起开始萎缩;中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劳动生产率差距逐步缩小,降低了赶超的潜能。政策性因素包括政府将发展模式从数量优先转变为质量优先。最明显的例证是,尽管经济下行压力大,中国政府仍然避免采用大规模刺激政策,而是使用了有针对性的货币宽松政策以及财政微刺激政策,并同时采取了控制信贷增长、影子银行、地方债,打击腐败等措施。在对地方官员进行评价时,经济增速也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庄巨忠称,这些政策和行动均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开始放缓,但这将使经济的发展更具可持续性。

        庄巨忠认为,近几年中国在解决结构不平衡问题上不断取得进展。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完全是国内需求驱动的结果。经常账目平衡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下降,从几年前4%到5%的高水平下降到目前的2%左右。在工资和家庭收入强劲增长的支撑下,国内需求增长旺盛。服务业也继续保持强劲增长,今年上半年其增速快于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也稳步上升。最近几年,农村收入增速快于城市,这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内陆省份增速快于沿海,这有助于缩小地区间不平衡。这些都能起到缓解中国收入不平衡问题的作用,而结构性不平衡的缓解将使中国的发展更具可持续性。

        庄巨忠说,亚行将中国2015年的发展速度预测微调至7.4%,而他个人认为,在未来5到10年,中国应当有潜力继续保持7%左右的经济发展速度。这是因为,虽然由于结构性因素等原因,中国经济增速不太可能回到两位数增速时代,但是,中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生产率差距仍然巨大,赶超潜力仍然巨大。他认为,只要就业状况良好,在坚持结构改革和追求短期增长目标之间,前者更为重要。他建议,中国政府应该继续致力于解决结构不平衡问题,努力创造一个更加依赖市场竞争和效率,注重生产率改善,鼓励工业和服务业创新和升级的发展模式。

        (本报马尼拉9月28日电 本报驻马尼拉记者 付志刚)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