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9月28日 星期日

    家乡的名山

    天柱山:皖源出安庆

    蒋新军 李陈续 《 光明日报 》( 2014年09月28日   10 版)
    持棍神秘谷
    离天三尺三
    宿松文南词表演
    天柱山的女儿韩再芬
    桑皮纸制作
    望江挑花《闹花灯》
    皖公的山容
    滑竿挑夫
    一睹天柱峰
    溪水边的摩崖石刻
    太湖县的文化博览园
    佛光隐现

    庄稼之人不得闲

     

    面朝黄土背朝天

     

    但愿五谷收成好

     

    家家户户庆丰年

     

    读书之人坐寒窗

     

    勤学苦思昼夜忙

     

    要把那天文地理都通晓

     

    男儿志气在四方

     

    人间天上不一样

     

        ——黄梅戏《天仙配》

     

    采访手记:攀入云海自有路

     

        九月的安庆市潜山县,日落时分空气中泛着凉意,从天柱山脚下远远望去,并没有觉出这山有多少惊人的气势。眼前农田的颜色正在由绿转黄,几位农人还在菜地里弯腰劳作,刚刚还充沛的阳光被一大片云隔住,山头隐没了,天色也暗了下来。

     

        第二天一早,我们登上天柱山,一路上游人摩肩接踵。从外省赶来的几位老人互相协助,边走边歇,说要挑战自己;两位滑竿挑夫担着行动吃力的游人,吆喝着号子,稳扎稳打往上爬。越往上,山路变化越大,庞大的花岗岩内部,出现了幽深的洞窟,洞与洞相连,洞中还有洞,年轻人和孩子专挑狭窄的小路行走。等到重见天日之时,回头看,一片汪洋云海已经把青山笼罩,云海之上又有蓝天白云,顿时生出“天外天”的豪情。天柱峰的魁梧身形,就在这云海流动中吸引着所有的目光和等待。我们不禁感叹,真是深藏不露的好山。

     

        这确实是一座需要走近才能好好看清的山。地处安徽省潜山县西北的天柱山,也叫皖山或潜山,安徽省的简称“皖”即源于此,旧时通称山南为皖南,山北为皖北。而“安徽”这个名字,就是从安庆和徽州各取一字而来,由此可见天柱山和安庆市在安徽文化中的重要影响。

     

        在天柱山中的山谷寺,“解缚石”和“达摩崖”向人们展示着禅宗三祖僧璨在这里的思考,他的《信心铭》被当地人制作成礼品赠送客人。寺旁的山谷流泉文化园内,清泉潺潺,岸边石壁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石刻,天柱山风景区的许一川向人们介绍道,唐宋以来,文人寄情山水,每有感触便作诗词抒发,以黄庭坚、王安石等人为代表的刻石诗作有如溪水咏颂,声声灵动入耳际,使得天柱山呈现独特的“山谷现象”。

     

        天柱山催生了隽永的故事和优美的艺术,“孔雀东南飞”“董永和七仙女”,古老的爱情让人动容铭记。从潜山县走出去的程长庚和韩再芬,分别代表着弦歌高唱的徽班和委婉清新的黄梅戏,把古皖之源的音符和唱腔传扬四方。徽班早已在北京取得了新的成长,而黄梅戏则在安庆继续拥有广大的群众基础。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在安庆市的一个广场上,业余黄梅戏演员正投入地表演着“葛老三卖稻箩”的故事,观众乐不可支。安庆市委外宣办的甘震主任告诉我们,安庆的专业、民间黄梅戏演出团体有200多个,业余团体则数不胜数了,票友们随时可以搭台唱戏求点赞,接地气的广场表演,传承的则是当地人别样的生活方式。

     

        在安庆黄梅再芬公馆,我们见到了韩再芬,她目前正致力于打造新的剧目,挖掘黄梅戏的艺术魅力。作为天柱山的形象代言人,她根据从小的体会,总结出天柱山的性格就是一个“潜”字,内秀而不彰显,但有蓬勃的潜力。而在天柱山另一侧的太湖县,我们遇到了又一位致力于传播传统文化的人,他叫朱林寿,是太湖县五千年文博园的负责人,四十二岁的他“心里装着五千年传统文化,眼里看着人间万象”。在他创建的这个园子里,刚看完水帘洞,又见到兵马俑,一股澎湃的热情藏在其中,要把中华文化的点滴融为一炉,虽然算不得精致,但也让人感动。采访中,我们能感受到,山如脊梁,安庆儿女汲取山的力量,敢于担当作为,正不断开拓着自己脚下的大道。(蒋新军 李陈续)(摄影:蒋新军 何传真 王巍 孙凯华)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