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9月25日 星期四

    为边疆治理和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访四川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罗中枢

    本报记者 李晓东 危兆盖 通讯员 雷建 《 光明日报 》( 2014年09月25日   05 版)

        2012年12月,由四川大学牵头,联合国家民委、云南大学、西藏大学、新疆大学等五家单位共同组建了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旨在为国家提供边疆治理和发展的科学参考意见。

     

        日前,记者就中心的作用、机制、创新等问题专访了四川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罗中枢教授。

     

        记者:由五家单位联合成立的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是怎样运行和管理的?

     

        罗中枢:协同创新中心将探索构建跨地区、跨院校、跨学科的研究管理模式,采用“项目+团队”“专职+兼职”“学者+实际工作者”和“固定学者+访问学者”等方式进行团队组合,逐步形成以平台为载体,以项目为纽带,以成果为导向,人员动态组合的矩阵式协同创新机制,有效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活力。

     

        目前,已构建起学术网络和学术论坛,通过实地调查、数据采集和案例搜集,建立了相关基础资料库、专题数据库和案例库。依托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四川大学基地建设西部边疆执政骨干队伍和各类人才培训中心。接下来,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整合优质资源,开展协同创新,进一步加强校校协同、校企协同、校地协同、校所协同,努力把中心建设成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一流研究平台。

     

        记者:协同创新中心团队主要对哪些方面进行了重点突破?

     

        罗中枢:截至目前,中心已会聚跨区域、跨单位、跨学科的优秀人才130余人,有30多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和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首席专家,多位受过系统学术训练并精通汉、藏、维吾尔、英语言文字的藏、维吾尔族青年学者。

     

        中心成立以来,已完成有关边疆问题研究、反恐问题研究等60余份决策咨询报告,其中30余份报告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2012—2013年,中心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发展报告》《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报告》等相继列入教育部资助的项目,为国家决策和部署提供了良好的意见参考。

     

        记者:边疆治理人才培育方面,中心是怎样考虑的?

     

        罗中枢:中心不是单纯搞科学研究的单位,而是要做高校智库。边疆治理的人才培养,不是简单依照学科专业培养学生,而要反过来,针对社会问题培养应用型人才,其中也包括部分理论工作者。通过开展公共外交,通过民间公共的、非正式的活动,与国外的研究人员、智库建立联系,形成双向影响。

     

        边疆治理人才的培养,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传统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培养,但我们是多个专业共同培养边疆治理的专项人才。

     

        第二个层面是专家、年轻学者、学术带头人的培养。近年来,我们已经将一些人才输送到牛津、哈佛、斯坦福等著名国际大学交流,帮助他们成长起来;同时还输送部分专家前往西藏大学、新疆大学和地方去挂职,为他们研究、成才提供帮助。

     

        第三个层面是大批西部边疆的治理人才的培养。主要渠道有两个:一是通过中组部在川大设立的全国干部教育基地,培养边疆治理需要的干部;二是培养专业干部,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承担了卫生部专门对口培养西藏卫生医疗技术人才,我们也相应纳入,连续十年培养。

     

        就人才培养来说,这三个层面在同时进行。

     

        (本报成都9月24日电 本报记者 李晓东 危兆盖 本报通讯员 雷 建)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