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9月24日 星期三

    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巡礼

    青青校园 传统文化“活起来”

    ——“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综述

    作者:本报记者 王庆环 《光明日报》( 2014年09月24日 01版)

        6月16日,本报与教育部联合推出“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巡礼”栏目,报道了各校的礼敬活动。

        书香浸润,大师引导,课外活动,多媒体助阵——随着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深入开展,博物馆里的文物、校园里的遗产、古籍里的文字都“活”了起来。

        进课堂,解汉字,古文化成必修课

        上大学先读《大学》,今秋开学,中山大学8000余名2014级新生带着一份特殊的暑假作业——《大学》读后感走入校园。读经典,写感想,这一新鲜做法受到广泛好评。

        课堂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近年来,许多高校开设了有关课程。自2005年开办国学院以来,中国人民大学通过组织研读原典、小班授课、游历古文化遗址等,让学生充分感受《论语》《孟子》《墨子》等原典内容,深刻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哈尔滨工业大学开设了国学经典导读等6门必修的文化素质教育课,以及中国茶文化欣赏、《红楼梦》专题等13门任选课。清华大学开设9大类100余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其中《中国古代礼仪文明》《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等7门课程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

        北京林业大学引领生态文明,开展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养”专题学习活动,介绍“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仁民爱物”的价值观、“乐山乐水”的人生观、“内圣外王”的入世观等传统文化。

        东北大学利用“大视野”素质提升系列讲座、“建龙大讲堂”等讲座平台,设置了“茶的文化意蕴”“书法艺术”“行为规范的经典——弟子规”“精美的石头会说话——中国玉文化”等专题课。

        北京语言大学举办的中国文化英文系列讲座,阐释汉字中的中国文化、儒家文化中的孝道、中国传统节日与假期等,受到师生欢迎,被列入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计划。

        请大师,办书院,详解原典内涵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在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中,高校都非常重视大师在其中发挥的引导作用。

        在清华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张国刚的“《资治通鉴》中的人生智慧”、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副会长王步高教授的“中国诗歌的形式演变”、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岳美缇的“昆曲巾生的表演艺术”、著名历史学家张岂之的“我们从中国古代史中看到什么”等大师讲座,深受广大师生欢迎,让学校师生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灿烂。

        人文学院外文系教授、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办公室主任曹莉说:“我们深感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对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开展‘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对大学充分发挥文化传承的功能,也别具意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自2013年11月成立终南文化书院以来,聘请了30余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知名学者解读传统文化经典,开设人文素养研讨等特色专题课,营造出浓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环境。

        武汉大学以“珞珈国学大讲堂”为园地,天津大学以“北洋大讲堂”为依托,大连理工大学以“百川讲堂”作平台,邀请学术大师、文化名家走进校园,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的声音和深刻的思想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展古籍,护遗迹,博物馆里述当年

        古籍文献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了让古籍从“深沉”走向“生动”,充分挖掘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华东师范大学在加强珍贵古籍收藏保护、整理出版的同时,策划组织了一系列古籍文献专题特展,如圣约翰大学旧藏宋元善本等,吸引了相当数量的师生和公众驻足观看。

        学校中雕刻的校训、图书馆中的文物、校园中的遗迹,成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给学生以文化熏陶。北京大学丰厚的杂志、清华大学的校训、湖南大学的校歌、武汉大学的建筑群、北师大的木铎雕塑、东南大学的老照片,每次相遇,都让学生听见那遥远的呼唤。

        武汉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胡勇华说,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内容精当、形式新颖、催人奋进,富有时代气息,贴近师生思想实际,有效地发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才涵育功能,也很好地担当起媒体的文化引领责任。

        “清华国学丛书”出版的书目有陈来的《孔夫子与现代世界》、刘东的《道术与天下》、刘迎胜的《海路与陆路——中古时代东西交流研究》,因解读精当又与现实紧密结合受到学生的喜爱,为广大读者提供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食粮。

        上海交通大学作为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会长单位,全年围绕着“礼敬中华”展开了诸多活动。其中,他们搜集全国69家高校博物馆馆藏,设计并出版《礼敬中华——探秘高校博物馆》画册;印制全国高校博物馆地图及护照,首批已向65所大学发放两万份地图、一万册护照,引领大学生鉴赏校园内的镇馆之宝。

        讲礼仪,办诵读,再现传统风景线

        今年5月,北京交通大学举办“中华诵·春之声”诵读比赛。该诵读活动创立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现在已变成北京交通大学学子感受传统文化的朗诵节日。

        课外活动成为各种特色的载体,构成了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亮丽的风景线。

        南开大学在每一个学生宿舍安装了穿衣镜,提醒学生时刻谨记“容止格言”,保持整洁合适、积极向上的仪容仪表,注意修身养性,焕发“吾校学生之气质”精神。

        武汉大学在9月孔子诞辰日举行释菜礼活动,倡扬尊师重教的传统礼仪。湖南大学结合岳麓书院特色探索开展祭孔典礼、拜师礼、成人礼等活动。华东师范大学以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四大节日为时间点,开展活动,让学生在对传统活动的体验中认知中华文化。

        吉林大学开设励志立志训练营,以“野蛮其体格、文明其精神”为宗旨,每天清晨六点在操场上进行早起签到、国学诵读、素质拓展、定时长跑等四项固定活动,两年来,已有4358人参与。

        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宁滨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精神的深厚根基。高校应充分挖掘其内涵,丰富其载体,深耕厚培其当代价值。‘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形式多样、载体多样、内容多样,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用慕课,进微信,推送古文化知识

        在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中,高校还利用网络新媒体平台传播传统文化。

        湖南大学利用大学生网站学习资源栏目分享传统文化学习资料,组织专家列出100本传统文化学习书单。他们创设微信公众号,以推送和问答的方式普及传统文化知识,各平台总访问量超过50万人次。

        大连理工大学依托学校官方微博、微信平台,开展线上微讨论、知识竞赛等活动,举办在线传统文化展览,拓展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

        清华大学充分利用慕课平台,历史系教授彭林开设的慕课课程“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内容精彩,雅俗共赏。

        尽心竭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浓郁、厚重;潜移默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滋养、践行。“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正在进行时。(本报记者 王庆环)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