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哈佛大学、丹麦科学工厂、瑞士纳米科学研究所……9月18日至22日,数十家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科学机构代表齐聚北京国家体育馆广场。这不是一场学术会议,他们此次专程前来,只为与北京的科普工作者并肩,为北京市民带来一场异彩纷呈的科普盛宴。国外如何看待科普,科普又该如何走向国际化?第四届北京科学嘉年华期间,中外的“科学使者”们就这些问题展开了对话。
信息化是机遇也是挑战
“信息化必然是当下科学传播的大好机遇。”澳门科学中心项目主任陈小拥表示,澳门科技馆的经验表明,大部分的进馆观众在参观科普项目时,基本上不会去看操作指示和科学原理,而访客只要用他的智能手机扫一下馆中的新媒体系统,就可以看到一个演示展品操作的生动视频。先进的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科技馆不可或缺的一大优势。
来自意大利的IDIS基金会—科学城首席执行官文森佐·李帕蒂也肯定了信息化对于科普的重要意义:“互联网技术改变了整个大环境,信息化变成了科学传播的一种抉择。我们的科学中心曾因失火而被毁,但网络化的科普平台则不断发展了起来,拨开云雾,新媒体让我们看到了光明的未来。”
“数字化技术有时是危险的!”在科普信息化上,德国城市与科学传播组织首席执行官安奈特·克林科特却持相反态度。“在科普传播当中,我认为,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大家远离计算机,进入真正的科学城和现场。”她认为,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容易让科普又一次走向单向的科学信息堆积和灌输,“科普应该更好地跟现实生活进行连接,不能只是简单地依赖数字化,在信息化的路上,科普要警惕轨道的偏离。”
推动科学家与公众对话
“关于科普,我们的经验是重在组织和激励公众和科学家之间进行对话,鼓励大家进行辩论,以分享相关的知识和不同的观点。”法国国家科技中心区域国际事务主任布丽姬·科唐特对记者说,在法国的科普活动中,科学家的参与比重很大,他们有效提高了科普活动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
丹麦科学工厂主任米克尔·波姆对这一观点表示认同,“在每年举办的丹麦科学周里,我们会策划一个大众可参与的大型科学实验,让两万名左右的小学生与真正的科学家进行科学合作,用亲身体会和深度接触来了解科学家和科学知识。最后所获得的科学成果都被直接发表出来,这样既支持了科学研究,又达到了科普的效果。”
来自俄罗斯的全俄科学节、基洛夫城市科学节负责人朱丽娅·西佐娃则更加看重高校在科普活动中的作用,“我们的全俄科学节自2006年创办以来,一直坚持每年在不同的大学中举办,以高校的科学家和学生资源为基础来开展科普活动,可以极大地提高公众参与度”。
“在北京有超过70所的大学,其中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知名院校。如果这么多的大学都举办科学节,我想北京公众参加科普活动的机会会更多。”嘉年华主办方负责人、北京市科协副主席周立军对此表达了浓厚的兴趣。
世界科普资源更需交流共享
“不同国家的科普项目需要有更多的交流学习!”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科普团队的艾德·莫里亚蒂教授告诉记者,嘉年华期间他发现了北京科技大学展区的科普机器人项目,正契合自己的芯片研究,他随即对北科大表示了合作意向。“我是第一次参加中国的科学节,我被这里的项目深深吸引,中国学生的创造力出乎我意料。”
“随着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中国人对于科普资源的需求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对于北京来说,我们更希望能得到优质的资源,也希望把自己的好资源推到国际上去。”周立军说。
据了解,从2011年起,来自德国、美国等国家的科普组织已连续参加了四届北京科学嘉年华,而本届嘉年华有境外12个国家和港澳地区的23家境外科技组织,共51名代表参与,67个国际互动展现,数量和人数为历史之最。
周立军还向记者透露,从去年开始,北京市科协召集来自欧洲、北美洲、南美洲、亚洲、大洋洲等10个国家的科学节代表,召开了第一届北京国际科学节圆桌会议,并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而在今年又有8个国家的科学节代表加入圆桌会议。他说:“我们想把各国科学节组织间的合作形成机制,让国际的科普资源能够共建共享,共同创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普作品。”(本报记者 叶乐峰 杨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