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高等教育大众化,为什么中国高等教育要大众化?对于高等教育大众化,我们只有把这些问题很好地弄清楚以后,才能更好地适应大众化时代,才能够推动大众化更好地发展。
我们知道大众化是从上世纪70年代出现的。但大众化的开端时期实际是在二战后,那个时候还没有大众化的名字。二战之前,所有的高等教育都是精英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发达国家也好,高等教育不发达国家也好,都是培养少数精英人才的教育。也就是从中世纪的“大学”发展演变以后成为的大学,都是精英大学。精英大学适应于封建社会,适应于工业革命初期的社会。但是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候,精英教育就不完全适应了。二战之后,世界有了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加上二战中很多战争技术应用到民用领域,推动了工业的第二次革命。这就需要能够从事新的产业的科学技术人才。另外和平时期人们社会生活水平提高需要能够为社会更好地服务的人才。而这些人才单靠普通教育、单靠中学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是不够的,因此高等教育必须培养能够适应大众化时期生产力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需求的人才。所以从1950年开始,差不多每10年全世界的大学生就翻一番。1950年,全世界的大学生不过是650多万人,比现在中国大学一个年级的学生还少得多。但到1960年是1200多万,1970年是2800多万,以后不断发展。到上世纪末是8000万,截至2009年,根据联合国的统计,全世界的大学生是一亿六千多万。当然,这包含了中国大学生的数字。可以说,大众化是为了适应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技术的发展,生产转型的需要,也为适应社会从金融事业到文化教育事业即第三产业雇员水平提高的需要。
因此,在全世界,到了上世纪70年代,高等教育数量增大了,才有专家(马丁·特罗)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是精英教育,注重学术研究,培养少量的精英人才,也就是培养科学家或者决策型人才;第二阶段是大众化阶段,就是大众都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阶段。大众化阶段有两个特点,这两个特点到现在许多从传统大学来的学者、专家也不理解、不认同,但这是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第一个特点是应用性,高等教育大众化培养的人才要有应用能力,不能都搞学术。当然,不管任何时代都需要学术人才,但是毕竟是少数,大众化阶段不能都培养学术人才。现在我们每年的大学毕业生是700万左右,都搞学术,是不可行的。没有地方能容纳。所以第一个是应用。不能都是搞学术,因此大众化阶段我们不能总把学术作为标准,而是要拿应用作为培养标准,不仅传授理论知识,更要培养应用能力。
第二个特点是多样化,应用人才是多样化的。在精英教育阶段,所有的大学都要照着北大、清华这样的道路去发展。但大众化不能要求所有的高校都照着这样的模式发展,要多样化。高等学校教学评估,正如高考对中学教学一样,是高等学校教学的指挥棒。针对应用性、多样化这两个特征,我们的评估要指挥着我们的高等学校,就不能老用旧的标准去要求大家,我们之前对大学进行的评估是沿着传统大学的老路制定的评估指标。我当初曾参加评估指标设计,那时候还有三种类型,后来只有一种类型。从北大、清华、厦大在内的高校到高职都用基本一致的评估标准,怎么可能达到大众化发展的要求,这种评估是阻碍大众化的发展。当然,现在我们的评估有了改变,评估是多样化的,应用性得到重视,而且是重视每所学校的特殊性、适应性的。这就有利于大众化的发展。
但是,评估标准的改变就一定能导致高等教育往应用性、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吗?事实上,我们看到其中还有多重阻碍。
第一,碰到思想认识上的阻力,重学术、轻应用,是以往办学者的主导思想,求统一,排斥多样化,是以往教育政策制定者的主导思想。因此,在本世纪初年,在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迅速增长,即扩招时期,许多高等学校仍然标榜自己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到了2005-2006年之后,才陆续有些高等学校提出自己的办学方向是应用型多科性大学。一直到教育部门明确地提出一般普通高校要向应用性方向发展,大多数普通高校也对发展方向做了修改。但据我所了解,许多普通本科高校,有意无意地仍在继续走老路。
第二,碰到的是实务方面的困难。
首先是如何把应用性转化为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即学校的培养目标,尤其是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是不是能够转化为应用性的。我们的目标不应该是空洞的,应该是目标、规格都要写在纸上,但不是写好看点就算了,还必须要转化为课程。研究型大学的课程跟应用性大学的课程是不一样的,如果没有应用性的课程与教材是转不过去的。现在职业专科学校经过十几年来的努力,已有了自己的职业技术性课程教材。但是许多本科院校,还没有本科院校的应用课程、教材。现在我们的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很多,但是大多都是研究型大学教授编写出来的。上世纪90年代我们研究课程改革的时候,分门别类各个专业请了很多人,教材编了很多,当年我就听到一些一般地方高校说,现在教材都很好,但是太高深了。前几年我大力推进应用,就感觉到找不到应用性课程。安徽省曾组织了一些地方的新办院校研究应用性课程,当时皖西的六安学院承担应用数学教材编写。数学是最难搞应用的,因为数学系统性很强,又是很抽象的。他们一所学校编写力量不够,就组织了几所学校的数学老师一起编写。
还有一个更大的困难,这就是师资。我们现在教师的学术水平越来越高,过去我们当大学教师,就是大学本科毕业先当几年助教慢慢提上来的。现在的高校最起码要硕士,如果“211”的话,没有博士学位进不来,985高校要“双985”才能进来,学术水平是高了,但学术水平高是不是就能当上应用性大学的老师?我认为,能当应用性大学教师的必须有两张证书,一张证书是博士学位,另一张是有五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证明。
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理论,即精英化、大众化、普及化,是相互替代的关系还是并存的?事实上,马丁·特罗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这就是“到了大众化阶段,精英教育仍然存在并有所发展”,不过可能不是大发展,因此,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我们无论是顶层设计还是基层实践,都要有一种重新的认识,方能取得大众化教育的成功。希望评估中心的指挥棒能够更好地引导高校向应用性、多样化方向发展。
(作者系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本文根据其在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第八期业务学习讲座上的发言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