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9月19日 星期五

    聚焦仁川亚运会

    仁川的冷与热

    本报记者 王东 《 光明日报 》( 2014年09月19日   09 版)

        9月19日,第17届亚运会将在韩国仁川开幕。当记者抵达仁川开始亚运报道时,首先就有了“冰火两重天”的感觉。机场和新闻中心,随处可见“欢迎来到仁川”以及仁川亚运会会徽和吉祥物标志,身穿薄荷绿色衣服的志愿者总会出现在你的身边,不停询问是否需要帮助。然而,离开新闻中心来到位于市区的媒体酒店,亚运元素变得稀少,浓浓的亚运氛围也逐渐消散。只有几家便利店门口写着“亚运会专供便利店”,让人感觉这座城市似乎和亚运相隔甚远。

        和中国许多城市一样,近年来,韩国各大城市对重大国际体育赛事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除了首尔曾先后主办过1986年亚运会和1988年奥运会外,2002年,韩国和日本共同主办了世界杯足球赛,釜山还举办了1997年的东亚运动会和2002年亚运会,大邱则举办过2003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此外在韩国举办的各类国际单项体育赛事更是不计其数。而接下来,光州还将于2015年举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平昌将承办2018年冬奥会。承办过如此多的体育赛事后,人们对于本届亚运会的关注度有所降低,也在情理之中。

        尽管如此,作为东道主仁川市依然将本届亚运会视作一次绝佳的宣传自己、扩大城市知名度、向世界展示文化的机会。

        本届亚运会的口号是“多元化照耀于此”,希望亚洲历史、文化、传统和宗教的多样性,可以互相团结与包容,追求和平并共同开创亚洲的美好未来。亚组委表示,本届亚运会的目标是使每个参与的国家和地区都带着一块奖牌回家,享受获得奖牌的喜悦。这体现了韩国将亚运会办成45亿亚洲人共同参与、分享关怀的体育盛事的愿景。此外,来自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的志愿者和韩国的“多元文化家庭”将会一起为亚运会的选手们提供支持。

        据组委会介绍,他们还致力于将本届亚运会打造成一届低碳环保的亚运会。仁川市2012年被选为联合国绿色气候基金秘书处所在地,一直致力于通过资源循环利用、清洁能源推广,在城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间取得平衡。本届亚运会的绿色理念可谓与仁川市的环保传统一脉相承。

        仁川亚运会共有49个竞赛场馆,其中16座为新建场馆。其中很大一部分场馆将主要依靠可再生能源运营,降低碳排放。每栋建筑的设计也力求最大化融入周边的自然环境。主体育场占地十余万平方米,拥有6万多个座位,将完全由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源支持运转。与主体育场毗邻的“梦想公园”是高尔夫赛事的举办地。这里曾是仁川市的垃圾填埋场,如今被改造成为占地155万多平方米的景观绿地。

        当然,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电子产品研发和生产国之一,仁川组委会还力求将众多尖端科技融入亚运会当中,力求打造一届最“智能”的亚运会。亚组委特别提出,将通过高科技传输设备和智能终端使观众们享受一场“掌上亚运会”,保证观众可以随时通过手持设备,高速实时收看并回顾亚运会精彩赛事。特别设置的移动互联网信息系统还将向观众及媒体提供赛事概况、场馆信息、实时奖牌榜、天气等实用信息。

        (本报仁川9月18日电 本报记者 王东)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