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9月19日 星期五

    宁波市镇海区:生态环境整治解民忧

    本报记者 张进中 《 光明日报 》( 2014年09月19日   10 版)

        镇海是华东地区重要的化工产业基地,生态环境质量尤其受当地居民关注。近几年来,镇海区将“生态环境整治”确立为首要战略,不但改变了外界对当地环境差的印象,而且刚刚被国家环保部授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成为宁波市首个获此殊荣的区域。

        2012年1月,该区提出了今后5年发展的“六大战略”,将“生态环境整治”确立为首要战略。区委、区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区委书记薛维海任组长的生态环境整治战略领导小组,全面推进“清洁空气”等七大行动,2012年、2013年生态治理累计投入达到60.3亿元。

        煤尘整治、废气专项整治、脱硫脱硝工程……“清洁空气”行动开始大见成效。监测结果显示,该区的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75.3%,在宁波各县(市、区)中名列第三,而仅仅3年前,镇海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还排在宁波市末位。镇海的生态环境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其实没有污染的行业,只有污染的企业。企业如果采用清洁原料、先进的技术,完全可以解决污染问题。”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郑玉芳说。

        位于镇海的宁波石化区在建区初期,接纳了一批宁波市和镇海区的化工企业,对周边环境带来极大影响,附近群众反响强烈。为此,区管委会明确提出化工企业废气整治提升工作目标,制定了化工企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方案,淘汰落后产能,科学治污。

        镇海区生态环保之所以能取得现在的成绩,离不开群众的参与。今年68岁的徐瑞英是一名环保志愿者,她和其他同伴每个季度抽出一个月时间,用针管抽取居住地附近的空气,送到检测部门,而且还要记录详尽的“环境质量民情日记”。“空气质量和我们息息相关,自己参与和了解了,我们才能放心。”徐瑞英说。

        镇海绿丝带环保总队队长郁振伟告诉记者,通过努力,环保志愿行动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以前很多人还说我们是多管闲事,现在已经有人主动为我们募捐经费了。”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