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9月17日 星期三

    西非三国发病数直线上升 我科学家推测病毒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 我国增派59名检测人员赴塞拉利昂

    埃博拉未得到有效控制

    本报记者 金振娅 《 光明日报 》( 2014年09月17日   06 版)

        中国疾控中心主任王宇16日在卫计委组织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西非三国疫情远未得到控制,累计发病数继续直线上升,目前尚未看到拐点。

     

    疫情致死率高、蔓延快、感染率高

     

        9月1日至9日,王宇曾对塞拉利昂疫情作了深度考察,“目的是给此次派出检测队作一些先期调查,以此判断该从哪些方面给当地提供有效的医疗援助。”

     

        王宇介绍,自今年3月起,当地疫情一步步蔓延,情势非常严峻,呈现出三个特点:

     

        ——致死率高。由于统计数据不全,有的地方报30%,有的地方报60%。但是,有一个准确的数据可以客观反映该病毒致死率高的特点,那就是西非三国的医护人员病死率高达54%。

     

        ——疫情蔓延快。由于西非国家首次遇到凶险的埃博拉病毒,加之几内亚、利比亚和塞拉利昂三国的人口聚集度高,当地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应对能力又非常薄弱,难以早期发现病人、检测诊断疑似病例和隔离病例等,所以在三国的首都圈和大城市蔓延很快。

     

        ——感染率高。根据观察,在病人体内,该病毒的浓度会随着病情加重而增加,死亡后浓度最高。由于当地有照顾病人和逝去亲人时举行仪式的风俗,若居民在处理病人的分泌物和遗留物时不注意防护,非常容易感染病毒。

     

    病毒或可通过飞沫和空气传播

     

        此前,埃博拉病毒一直被认为是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等途径传播,但是近几个月快速蔓延的疫情,令我国科学家对其传播途径产生了怀疑。

     

        “我们怀疑已经传播半年多的病毒可能已经发生变异,存在通过飞沫和空气传播的可能,而且可能性很大。”王宇表示,由于全球一体化,国际往来频繁,仅我国在西非工作、旅游的人数就达7万余人,而西非国家来我国旅游、留学和访问的人员也很多。“即便相距万里之遥,我们也要提供医疗援助,这对西非、对中国、对全球的公共卫生安全都非常有意义。”

     

        王宇说,西非国家医疗水平非常落后,而该病毒检测的操作过程复杂,西非一个5人的监测队伍平均每天只能监测20份样本。塞拉利昂政府正尝试着控制疫情,计划用“庇护日”的方式,百姓3天内不允许外出。19日至21日,将由军方和医护人员组成的700多个小分队,在全国挨家挨户进行排查。“所以我们这次增派医疗援助的时间很急迫,须赶在19日之前到达,以加强当地政府的检测力量。”

     

    世卫组织高度评价我国增派医疗援助

     

        由于中国在非典、禽流感和流感大流行期间曾很好地控制了疫情,王宇表示,在埃博拉疫情防控过程中,世卫组织第一时间想到了中国。

     

        对此,世卫组织驻华代办马丁博士表示,中国16日派出的检测队对世卫组织来说很重要,毕竟发现病例进而作出诊断是防控疫情的第一步。

     

        据介绍,此次我国增派的59人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测队,携带了相关仪器、设备和实验室消耗品及自我研发的诊断试剂,检测队人员将采取最高级别的防护措施。王宇介绍,对于可疑病例,将通过实验室手段来检测,一旦确诊立即隔离并进行治疗。检测队在疫区停留的时间将根据疫情发展和工作强度而定,目前计划1个月至3个月。

     

        自西非三国埃博拉疫情暴发以来,我国先后有115名医务人员支持并参与三国防控工作,其中长期医疗队员88人,短期专家27人。此次即将增派59人,总数将达174人。

     

        此前世卫组织已宣布西非埃博拉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据马丁介绍,目前已发现4000多个病例,其中2000多例死亡。关于近期疫情控制的方向,马丁表示:“我们将尽全球的努力,把工作重点放在尽量避免感染病例的增长和加强病例治疗两方面。”

     

        马丁强调,虽然世卫组织尚未建议对西非三国采取旅游限制,但建议各国尽量避免在此举办大规模聚会。此外,提醒各国要加强边检力量。

     

        (本报北京9月16日电 本报记者 金振娅)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