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9月17日 星期三

    《十送红军》“身世”探源:姓“陕”还是姓“赣”?

    本报记者 焦健 《 光明日报 》( 2014年09月17日   05 版)
    《民间文学》1958年五月号和1958年十一月号。资料图片

        今年6月,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80周年而创作的电视剧《十送红军》在央视热播,同名歌曲《十送红军》再度引发关注。

     

        13年前,也就是2001年6月,电视剧《长征》曾将《十送红军》作为贯穿全剧的音乐主旋律,使这首老歌重焕青春,同时也引发了著作权的争议。尤其在作曲方面,两位艺术家一度对簿公堂,最终由法院给了它一个曲调方面的“身份证”。

     

        如今,它的词作“身世”又受到质疑。来自陕西省汉中市的有关人士认为,有资料表明,这首江西民歌,其词作源头实际应该在陕南。到底是姓“陕”还是姓“赣”?一时间,《十送红军》的词作“身世”变得扑朔迷离。

     

    向成忠、樊建源:1958年《民间文学》两度刊发镇巴《十送》

     

        近日,记者来到汉中市,恰逢陕西省首届陕南民歌大赛(汉中赛区)决赛举行。两位原生态歌手登台演唱了陕南版《十送红军》,其曲调与如今广为流传的空政文工团的版本明显不同。“这两个版本的曲调,一个取自汉中市镇巴县的民间小调,另一个取自赣南采茶戏的曲调,一听就明白;但两者的歌词却高度雷同,这点必须讲清楚。”向成忠说。

     

        向成忠,汉中市镇巴县博物馆原馆长,现为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干部,兼任县红军文化研究组组长。他是“《十送红军》词作源自镇巴”观点的坚定支持者,随后他向记者出示了“物证”——影印的1958年11月号的《民间文学》杂志。

     

        《民间文学》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1955年创刊。

     

        记者看到,在这本杂志的第17、18页刊登的是“镇巴歌谣《十送》”。与空政版的仔细对比,可以发现如下异同:首先,镇巴版《十送》十段内容全有,而空政版只有六段。其次,镇巴版的“南山”“兔儿崖”“七里湾”“八角山”“通江”“巴山”等均属陕西省镇巴县和四川省通江县(原属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地名,而空政版相应之处则为“拿山”“五斗江”“望月亭”等井冈山地区(原属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地名。还有,空政版在每一段都添加了赣南客家话的典型衬词“里格”和“介支个”。除此之外,两个版本高度接近,在段落、句式上几乎一模一样。在具体内容上,“一送”“五送”“十送”,两个版本能够直接对应,镇巴版的“四送”和空政版的“三送”相对应,“九送”和“七送”相对应,“三送”和“九送”相对应。(歌词附后)

     

        在汉中,同样坚持这一观点的还有一位年逾八旬的退休老人樊建源。他的记忆与向成忠的“物证”略有出入,却又牵出了新的佐证。

     

        据樊建源回忆,1958年他在汉中歌剧团工作时,曾被地委宣传部抽调帮忙整理民间文学作品,当时工作人员对镇巴县送来的民歌《十送》进行整理,以汉中地委宣传部的名义寄给《民间文学》编辑部,在当年5月号上刊发了出来。他对此的印象极为深刻,因为“我是5月份结束抽调离开时看到的那期新来的杂志,绝对不会错。”

     

        随后记者找到了1958年5月号的《民间文学》,书页已经泛黄,翻至第36页,可以看到“陕南红色山歌二首”,而且在大标题下注明了“中共汉中地委宣传部搜集”。其中一首便是《十送》,在《十送》的标题下注有“镇巴简池区永乐乡朱有志唱”(据向成忠介绍,“朱有志”应为“朱有炽”的笔误)。而在同一年的11月号上刊登的镇巴歌谣《十送》,署名为“朱有炽演唱、富饶整理”。

     

        可见,1958年两期《民间文学》刊发的是来自同一个地方的同一首民歌——镇巴《十送》。

     

    符文学、刘光朗:亲手把镇巴《十送》的词曲采录下来

     

        富饶是符文学的笔名。符文学,曾任镇巴县文化馆负责人、县政协文史委员会副主任,已于去年去世。他在生前记录了1956年自己去永乐乡搜集整理《十送》的详细过程。

     

        记者在镇巴县文化馆看到了他生前留下的这段文字资料:“1956年10月中旬,我到了永乐乡后,乡上让我到西乡街找朱有炽,他曾任川陕省赤北县苏维埃政府税务局局长。次日,我步行40多华里,到了西乡街朱有炽家,晚上边谈边记录。他唱了好几首红色歌谣后,说还有一首长的,一共十段,歌名叫《十送红军》。他说我记,记毕,然后一段一段地念给他听,有错的地方作了纠正。我回县以后,把搜集的红色歌谣进行了整理。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十送红军》,把这首歌谣以‘富饶’的笔名抄寄给了《民间文学》编辑部。”

     

        两年后,1958年11月号的《民间文学》发表了这首《十送》。“那年12月上旬的一天,我去渔渡公社办事,顺便到邮局给镇巴报社寄了一篇稿件,走到邮局营业室,一位老同志转给我一封信,是中国民间文艺杂志社寄来的,信封上写:中共镇巴县委符文学转交富饶同志收。拆开一看,是杂志社给汇来的20元稿费。”符文学在回忆材料里写道。

     

        今年已经76岁的刘光朗,也亲历了那段历史,他向记者证实了符文学所述。

     

        刘光朗,著名的陕南民歌演唱家,现为镇巴县文联名誉主席。1959年8月,刘光朗被分配到镇巴中学当音乐教师,当年10月与符文学结识。“他听说我是学音乐的,便将他采录的镇巴民歌《十送红军》推荐给我。我问他:‘这首歌的音乐你记了吗?’他说:‘我不懂音乐,没法记录。’”刘光朗回忆说,他看过歌词后深受感动,很快便试着谱了一曲,但是仅在当地小范围演唱过。“这些事情全都发生在1961年之前。”刘光朗随即强调。

     

        1961年八一建军节,空政文工团创作的大型歌舞剧《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在北京中山音乐堂公演。其中歌曲《十送红军》一亮相就受到热烈欢迎,很快传遍大江南北。据刘光朗回忆,当初符文学知道《十送红军》一炮而红后还很高兴,问能不能找到歌词。1965年,刘光朗在陕西省图书馆买了一本已经结集出版的《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送给了符文学。他记得,当时该书对《十送红军》的署名是“张士燮、朱正本收集整理”。

     

    两个版本的跨时空纠葛

     

        张士燮先生、朱正本先生都已过世。但是朱正本曾经在2001年和2011年分别接受过光明日报和北京日报的记者采访,谈起过当年空政版《十送红军》的创作经历,大体如下:

     

        1960年春,朱正本、张士燮等几位空政文工团的同志到江西采风。他们搜集了大量的革命歌曲,其中有各种版本的送红军歌曲。

     

        1960年秋,空政文工团开始创作大型歌舞剧《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其中有一场送别红军去长征的内容。词作家张士燮编创了一首《十送红军》。朱正本说,词写得非常感人,当时他脑海里立刻闪现出江西采风时听到的一首民歌的旋律。这首民歌名为《长歌》,又叫《送郎调》,是赣南采茶戏里的曲调。几乎是一气呵成,不到一个小时,朱正本就完成了谱曲。

     

        1961年,空政版《十送红军》一炮走红,但这距离镇巴歌谣《十送》的正式发表,已经过去了三年时间。

     

        “会不会是张士燮根据搜集到的多首(包括已发表过的镇巴《十送》)有关送红军的民歌综合起来,形成了《十送红军》的歌词?”刘光朗揣测。目前,还没有史料直接证实他的揣测。

     

        当年这事儿给了刘光朗很大的触动。他感到空政版的曲调很好听,但是失去了镇巴原生地的风格,因此有必要搞清楚镇巴版的原唱是什么样的。

     

        1963年冬,已经调往镇巴县文工团工作的刘光朗随团下乡演出,曾去朱有炽家专访过,但朱有炽去了四川通江亲戚家,未能会面。时隔14年之后,1978年9月,刘光朗带队下乡演出才得知朱有炽已经去世。1979年8月,刘光朗找到了朱有炽的老邻居朱达武。

     

        问起《十送红军》怎么唱,当时已经80多岁的朱达武说:“类似本地流行的《绣荷包》《十绣》之类的小调。”于是刘光朗哼唱了几句镇巴民歌《绣荷包》,朱达武当即说就是这个调就是这个调。

     

        刘光朗作了认真的记录,并将采录后的曲谱,唱给朱有炽的几个子孙听,他们一致认定此曲就是朱有炽当年自弹自唱的那支歌。

     

        “如今在镇巴,歌曲《十送红军》妇孺皆知,大家传唱的就是这个版本。”向成忠认为,正是1961年《革命歌曲大联唱》将《十送红军》作为江西民歌排在第四场,从此这首歌曲被误以为是江西民歌,“其实从歌词上来说,这不是一首原创的江西民歌。”

     

    民歌背后的红色记忆

     

        镇巴版《十送红军》的最早传唱者朱有炽,已经于1970年去世。记者辗转找到了他的孙子,现任镇巴县大池镇农综站站长的朱泽儒。

     

        镇巴县地处川陕交界处,位于大巴山腹地,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年朱有炽生活在永乐乡白阳村西乡街,河对岸就是四川省通江县两河口。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从这里入川,并成立了川陕省第一个县级政权组织赤北县苏维埃政府。

     

        据朱泽儒介绍,朱有炽在红军到来的第二天就参加了革命,他上过学,文采又好,便担任了赤北县税务局局长。1935年春天,红四方面军接到中央红军的命令,要求向西转移与中央红军会合。这之前几天,朱有炽已经担任了赤北县苏维埃政府主席。

     

        根据符文学的记录,朱有炽曾经告诉他,在两河口的红军部队,平时除对敌作战、建立政权、开展打土豪分田地以外,为了鼓励红军战士,号召穷人参加革命,创作了许多红色歌谣,在根据地到处传唱。

     

        其实,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各个根据地都是环境艰苦、战斗频繁。每当红军上前线,各村落的男女老少,经常到村头、河边、大道旁送别红军。不论是中央苏区,还是川陕苏区,送红军的歌曲数量众多,而且富有地方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1961年8月1日,《光明日报》曾刊发署名卓如的文章《谈陕南红色山歌》,提到“陕南这块根据地的动荡是个很大的特点,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它曾被称为人民部队‘八进八出’的地方。红军一来,革命运动就热火朝天地开展起来,一旦红军走了,地主反动派就要进行反扑,群众就遭到残酷的大屠杀。但是人民毫不屈服地进行着勇敢的斗争。群众通过山歌来表达对红军的深厚情感。有一首《十送红军》可以看作送别歌的代表。这首歌谣充分地表现了人民对红军的真挚的情感,虽写惜别之情,但没有哀伤、绝望的情绪。”文章列举了歌词的一段,内容与镇巴《十送》中的“四送”只字不差。

     

        无论是镇巴版,还是空政版,一脉相承的歌曲,心心相通的感情。这些红色歌谣之所以几十年传唱不衰,关键就是它们建立在人民群众对共产党、对红军真正爱戴的基础上,因而有着最真挚、最浓烈的情感。

     

    两个版本的歌词对比

     

        空政版《十送红军》

     

        一送(里格)红军 (介支个)下了山

     

        秋风(里格)细雨 (介支个)缠绵绵

     

        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

     

        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落完

     

        问一声亲人红军啊

     

        几时(里格)人马 (介支个)再回山

     

        三送(里格)红军 (介支个)到拿山

     

        山上(里格)包谷 (介支个)金灿灿

     

        包谷种子(介支个)红军种

     

        包谷棒棒咱们穷人搬

     

        紧紧拉住红军手红军啊

     

        撒下的种子 (介支个)红了天

     

        五送(里格)红军 (介支个)过了坡

     

        鸿雁(里格)阵阵 (介支个)空中过

     

        鸿雁(里格)能够捎书信

     

        鸿雁(里格)飞到天涯海角

     

        千言万语嘱咐红军啊

     

        捎信(里格)多把 (介支个)革命说

     

        七送(里格)红军 (介支个)五斗江

     

        江上(里格)船儿 (介支个)穿梭忙

     

        千军万马(介支个)江畔站

     

        十万百姓泪汪汪

     

        恩情似海不能忘红军啊

     

        革命成功 (介支个)早归乡

     

        九送红军上大道

     

        锣儿无声鼓不敲鼓不敲

     

        双双(里格)拉着长茧的手

     

        心像(里格)黄连脸在笑

     

        血肉之情怎能忘红军啊

     

        盼望(里格)早日 (介支个)传捷报

     

        十送(里格)红军 (介支个)望月亭

     

        望月(里格)亭上 (介支个)搭高台

     

        台高(里格)十丈白玉柱

     

        雕龙(里格)画凤放呀放光彩

     

        朝也盼来晚也想红军啊

     

        这台(里格)名叫(介支个)望红台

     

        镇巴歌谣《十送》

     

        一送红军下南山,

     

        秋风细雨缠绵绵,

     

        山里野猫哀号叫,

     

        树树梧桐叶落完,

     

        红军啊!

     

        几时人马再回山?

     

        二送红军大道旁,

     

        红漆桌子两边放,

     

        桌上摆着送行酒,

     

        酒儿里面掺蜜糖,

     

        红军啊!

     

        恩情似海不能忘。

     

        三送红军上大道,

     

        锣儿无声鼓不敲,

     

        双双拉着长茧手,

     

        心像黄连脸在笑,

     

        红军啊!

     

        万般忧愁怎能消?

     

        四送红军过高山,

     

        山上包谷金灿灿,

     

        包谷种子红军种,

     

        包谷棒子穷人搬,

     

        红军啊!

     

        撒下种子红了天。

     

        五送红军上了坡,

     

        鸿雁阵阵空中过,

     

        鸿雁能捎书和信,

     

        飞到天涯和海角,

     

        红军啊!

     

        捎信多把革命说。

     

        六送红军兔儿崖,

     

        两只兔子哭哀哀,

     

        禽兽也能知人性,

     

        血肉感情抛不开,

     

        红军啊!

     

        山里红花永不败。

     

        七送红军七里湾,

     

        湾湾上下一片田,

     

        田里谷穗头低下,

     

        田里鲤鱼翻田坎,

     

        新米上市人去远。

     

        八送红军八角山,

     

        两只八哥吐人言,

     

        红军哥哥没远走,

     

        走了财东要倒算,

     

        红军啊!

     

        穷人的苦水吐不完。

     

        九送红军到通江,

     

        通江河上船儿忙,

     

        千军万马河边站,

     

        十万百姓泪汪汪,

     

        红军啊!

     

        眼望江水断肝肠。

     

        十送红军转回来,

     

        巴山顶上搭高台,

     

        高台十丈白玉柱,

     

        雕龙绣凤放光彩,

     

        红军啊!

     

        这台名叫望红台。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