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9月16日 星期二

    直抒胸臆

    更重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蒲龄恩 《 光明日报 》( 2014年09月16日   14 版)

        作为剑桥大学的学者和老师,我必须和各个国家不同学生接触,尤其是在担任“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评委期间,对中国学生有了更加真实客观的了解。

        据说,此次比赛的初赛阶段有接近五百万名学生参与其中,这对于英国来说真是个不可思议的数字。能够成为进入总决赛的60名选手,他们都非常优秀,可以视作当代中国学生的代表。我发现,他们与我印象中的中国学生有了很大的改变。

        以前,我在剑桥接触到的中国学生都很会学习,领悟能力强,但大都羞于在课堂上表现,不敢和老师沟通,更不要说像西方学生一样质疑老师的观点了。但在“希望之星”,我看到了这一代中国孩子的改变,他们不仅能像海绵吸水一样迅速学习成长,而且敢说、敢想、敢玩、敢挑战、敢质疑,即使面对来自各大名校的老师,面对实力强大的对手,面对现场的众多观众,他们依然可以镇定自若地演讲、表演节目,这点特别让我欣赏,这也是包括剑桥在内的世界名校非常重视的一种素养。

        比赛中选手们对于胜利的渴望让我印象深刻。每次吃自助餐的时候,他们总是迅速吃完,然后又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这让我特别的感动和钦佩。但如果过于看重胜负,也有其弊端。在剑桥,每当西方学生在聚会、辩论、游戏的时候,中国学生基本上都待在寝室里看书,以期在测试中取得一个好成绩。我并非是说出去玩比认真看书要好,但这种习惯有可能束缚他们对待世界的宏观理解,导致他们只重视在个体层面来实现自身的价值,而忽略了自己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在社会中所承担的其他角色。

        “人生不是比赛,而是一段旅程或探险。”这句话我在比赛中多次向选手提及,比赛之外的成长和快乐,才应当是最重要的收获。

        越来越自立,是我在选手们身上发现的又一大亮点。参加“希望之星”总决赛的许多选手都很独立,他们自己收拾房间,自己整理行李,自己照顾自己,许多中学生甚至不需要父母的陪伴也敢来北京参加比赛,这种改变让我非常重视,我和我的同事们都欢迎这样的学生来剑桥大学学习。

        在此前我与中国学生的接触中,我发现他们往往对于考试需要掌握的知识可以学习得很深入,但对于与考试无关的知识却往往一无所知。因此,在参加“希望之星”总决赛之前,我一直以为这将是一场纯粹的英语口语比拼,但当比赛开始,第一个选手登上舞台之后我就知道我错了——他们不仅是在展示自己的口语,更是在展现自己的特点,展现自己的综合素质,展现自己对于各个不同领域的独特见解。比赛中有的选手喜欢军事、有的喜欢讨论哲学、有的对历史地理情有独钟,有的则熟读了众多经典名著。我在想,或许正是“希望之星”独特的寓学于赛的形式,使得选手们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拓展自己的爱好,尽情施展自己的天赋与创造力和想象力。

        我希望,在未来,孩子们的潜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得到更多的重视和珍惜,并以更丰富多彩的形式加以促进。我想,这将使中国学生变得更加优秀。

        (作者系英国剑桥大学教授)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