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滢:辽河的鸟都在我的针线上
在辽宁盘锦,张滢的绣房内整齐地排放着一排排刺绣的工作台,几位绣娘正在对着图纸,一针一线,在绷紧的白布上绘制着美丽的图案。一位身着多彩刺绣服装的大姐,不停地为这几位绣娘讲解技法。她就是盘锦刺绣的传承人张滢。她把绣坊定位在盘锦特色上,盘锦的名胜风景、珍稀鸟类都成为她创作的对象。她提醒人们在欣赏和学习传统艺术的同时,更要爱自然、爱家乡、爱环保、爱珍禽。
杨智宏:金剪刀领风采
见到杨智宏时,她正在建平职业培训中心给喜爱剪纸的大妈大婶、大姑娘小媳妇传授剪纸技法。一张红纸经她的手几折之后,用剪刀轻轻几下,几只大雁便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大家的眼前,难怪她能获得辽宁“十大金剪刀”的称号。由于精通当地的历史,她以山戎、东胡、匈奴、鲜卑、乌桓、契丹等少数民族的题材为主,创作出了以萨满文化为主体、蒙汉文化相结合的造型粗犷、浪漫的剪纸艺术。她搜集、整理了76位剪纸艺人档案、2000多张剪纸、2万多字的文字档案和大量的图片、音像资料。在她的努力下,建平剪纸艺术得到了更好地传承。
杨洪琦:盘锦文物的活字典
盘锦市文物管理办公室主任杨洪琦从事文博工作30余年,多次参与辽宁省重要考古发掘,现组织负责盘锦市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和辽东湾新区建设开发的文物勘探工作,是地道的“盘锦通”。他主编了《盘锦民俗》《中国地域文化通览·辽宁卷·盘锦分卷》《盘锦市文物志》等专业书籍,其中《盘锦市文物志》结束了辽宁14个地级市中唯独盘锦市没有文物志的历史性空白。
刘则亭:自家开办博物馆
刘则亭是古渔雁民间故事的传承人,有“辽宁省民间艺术家”的称号。他从小跟着祖父、父亲在河北的白洋淀、文安洼打鱼,10多岁时跟随父母来到辽河口海域,一边读书一边打鱼。工作后,他潜心研究辽河入海口地区的渔家民俗、口头传说,先后收集、记录文稿上百万字,整理和讲述古渔雁民间故事500多则。多年来,刘则亭通过挖掘、收集、整理古渔雁民间故事的资料,先后出版了《渔家的传说》《渔家风物民俗史话》和《辽东湾的传说》等书,他开办的古渔雁博物馆更是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参观。
于振声:世代传承皮影
于振声从小酷爱皮影戏,尤其喜好雕刻。十几年来,他的“振声皮影艺术团”在城乡演出千余场,观众达30多万人次。他继承凌源皮影雕刻技法,又汲取唐山技法的精华,加上自己的创新,形成独特的风格。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不能亲自鞣制牛皮了,便开始讲授绘制、雕刻皮影的诀窍,他儿子、儿媳成了他的传承者,他们的作品远销到德国、美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