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9月13日 星期六

    传媒观察

    “全版权运营”尚在路上

    ——访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周绚隆

    光明网记者 张薇 《 光明日报 》( 2014年09月13日   10 版)
    CFP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进步,文化的生产和传播已经步入全媒体时代。版权作为文化的重要生产要素和核心发展要素,已经成为拉动文化产业发展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加强全媒体时代的版权合作与开发利用,对推动出版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前不久举办的2014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对于“全版权运营”的探讨甚是热烈。就此,记者采访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周绚隆。

     

        记者:如何理解“全版权运营”?人民文学出版社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尝试?

     

        周绚隆:作为中国最大的文学专业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在传统出版方面一直保持着自身优势,但全版权运营对我们来说,至今仍有待尝试。

     

        人民文学出版社目前的主业仍是图书出版,数字出版和版权输出的收益近两年虽然逐年增长,但规模并不是很大。这些工作离真正意义上的全版权运营,还有相当的距离。

     

        全版权运营在国外已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如迪士尼公司、蓝精灵公司等,著名作家J.K.罗琳也将自己的“哈利·波特”系列作品进行全版权运营,图书、影视等均取得了巨大成功。在中国,近两年也有很多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后取得了不俗的效益,尤其以网络小说为代表,如《宫》《步步惊心》《甄嬛传》等。人文社可举的例子是当年出版的小说《牵手》与电视剧同时上市,一时间“洛阳纸贵”,出版社与电视台双赢。

     

        记者:眼下,“全版权运营”在出版行业内受到高度关注,主要原因是什么?

     

        周绚隆:这既是基于国外成功经验对我们的启发,也与我们自身发展的实际需求有关,大家开始意识到这或许在未来会成为一种趋势。具体而言,理由有三:

     

        一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广电总局的合并,从行政管理上提供了便利。在国家鼓励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趋势下,管理机构的合并必将从政府层面推动新闻出版与广电的融合,从而促进行业内部合作,减少审批环节,这为全版权运营提供了行政支持。

     

        二是出版集团上市融资,有扩大地盘对外扩张的需求。对于出版行业的上市公司来说,最重要最直接的扩张方式就是利用自身的核心资源,打造全版权运营的产业链,这就为全版权运营提供了动力支持。

     

        三是出版社最接近著作权人,在全版权运营方面具有一定的先天优势,可以将自身打造成一个版权资源中心,将影视行业、数字出版、版权输出等整合起来,在签下作者图书版权的同时,尽可能争取代理其作品的其他开发权利。如果运行顺畅,全版权运营将成为出版社扩展业务、增加盈利的新渠道,这为全版权运营提供了可行性支持。

     

        记者:推广“全版权运营”在中国目前还面临哪些困难?

     

        周绚隆:全版权运营在中国目前还未真正开展起来,主要是因为:

     

        版权意识的薄弱导致全版权运营的基础不牢。全版权运营的基础是版权的专一、清晰,而就中国的现状而言,作家重复授权现象很严重,出版行业的自律也有待加强。比如,往往存在一部作品在不同出版社同时出版的现象,甚至有的出版社明知其他出版社拥有专有出版权,仍然明目张胆地拿来出版,或包装成所谓“文集”出版;有的作者甚至认为同一部作品在多家出版社出版是受欢迎的标志,而不知道这已经违背了专有出版权的原则。

     

        授权不全导致全版权运营成为空谈。依照当前行业惯例,作者在授权图书出版时,往往不会同时将影视改编权、游戏改编权授权给出版社。同样,作者在授权影视、游戏版权的时候,也不会将出版印刷的权利交给影视公司和游戏公司。另外,就纸质出版来说,很少有一家出版社能完全代理一个作家的全部版权,这就容易造成所谓的“全版权”不全,更谈不上运营了。

     

        行业差异造成的隔膜,影响版权的横向拓展。相对于影视、游戏行业而言,出版行业的经济规模非常小——这种体量上的差异令双方在合作时往往出现不平等性,从而使最早获得作品授权的出版社在与影视公司和游戏公司合作方面缺乏积极性。

     

        版权经纪人制在中国还没有完全建立,缺少专门的代理机构和专业的运营人才成为目前最大的瓶颈。对于全版权运营来说,需要将出版、影视、游戏、教育等行业有效连接起来,这就要求有一批既掌握作者资源,又熟悉版权知识,同时还具备市场运营能力的专业的第三方代理机构来开展相关业务。

     

        记者:基于以上分析,为了实现“全版权运营”,传统出版社应该如何发力?

     

        周绚隆:传统出版社必须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立足实际制定自身的战略规划,既不跟着空喊口号,又不能无视当下业态的变化而故步自封。

     

        第一,既要关注版权运营的问题,又要保持自身传统优势不丢失。所谓的全版权运营,应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能一哄而上,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就当下而言,并非所有的出版社都有条件搞全版权运营。

     

        第二,在进行全版权运营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对每个项目认真做好可行性分析和风险评估。影视运作虽然对出版业是一个新事物,但就该行业自身而言,已经存在产能过剩的危机。如果出版业图一时新鲜贸然进入,很可能会撞得头破血流。

     

        第三,全版权运营需要复合型经营人才,目前传统出版体制内的人才很难满足需要。全版权运营对出版社编辑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对编辑的综合能力要求更高了,不仅要在审稿、编校方面保持既有优势,而且还要拓宽思路,掌握一定的影视知识、网络知识,能准确把握作品市场价值延伸的可能性。当然,较强的社交能力和谈判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

     

        总之,就当下中国来说,全版权运营听上去很美,但做起来很难。虽然有些民营公司在聚拢某些作家的著作权资源方面已经取得了成功,但这与“全版权运营”还不能说是同一个概念。未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光明网记者 张薇)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