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和艺术是否能协同进化?人类从中可以获得什么?在中国科协日前举行的第88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上,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名专家展开了一场关于科学与艺术的“头脑风暴”,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科学和艺术可以协同进化,并为人类创新提供启示。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林业大学教授马建章从动物学的角度,指出科学和艺术可以完美结合。“如动物个体的唯美展示、野生动物群落的形态美学等,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他认为,动物世界里的科学与艺术的协同,为人类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启示,仿生学即是。如飞机机翼模仿了蜻蜓翅膀及其翼眼的角质组织,既有蜻蜓翅膀的美感,又可以消除机翼频振带来的危害。
黑龙江省科协副主席杨铭铎则指出,食品领域对食品的口感、硬度等物性评价,既需要质构仪来进行检验分析,又需要人类本身的感官体验。质构仪是客观的、科学的,而感官体验是主观的、艺术的。快餐的产生是食品科学的科学创造和烹饪技艺的艺术创造的结合,是现代食品工业的创新。
从动物的形态学到中国的烹饪艺术、从航天航空到环境污染,专家们对科学与艺术的关系作了别具一格的阐释。他们认为,科学是对理性世界的发现,而艺术是借助于感性对理性世界的再发现和创造,可以对科学进行补充,与之协同进化。人类应从这种协同进化中汲取创新的灵感和资源,发挥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