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9月11日 星期四

    知行论坛

    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

    肖长富 吴大兵 杨姝 《 光明日报 》( 2014年09月11日   07 版)
    新华社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符合我国国情,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根本制度保障。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对于我们坚定制度自信,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制度结构的系统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完整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方方面面,不仅有宏观上的总体设计,也有细微处的统筹考虑,所有制度密不可分,相得益彰,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各层次紧密联系、有机统一,从不同层面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们国家的政体,它反映着国家的性质,从根本上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优越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基础和核心,在整个制度体系中处于决定性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特性,它们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同构成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政治保障。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性质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重要基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不同层面制度的坚持提供了良好的法制环境。各项具体制度,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通过体现社会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制度设计的科学性

     

        一个国家实行何种制度与这个国家的具体国情和历史文化条件密切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设计始终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适应我国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坚持独立自主选择自己的道路,走出了一条既不同于西方国家也不同于苏联等国家的成功发展道路,形成了一套符合国情、设计独特、客观科学、有力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社会制度体系。比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充分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能够保障全体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进而调动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如,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能体现我国的社会性质、发展目标与价值取向,保障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方向,又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进而能够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说,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纵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全过程,始终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是其根本特征。从制度的宏观层面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不断探索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使上层建筑不断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使制度体系不断适应人民群众的权益要求。从制度的具体层面看,通过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个领域规律的深刻认识,不断深化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体制方面的改革,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充满生机、更加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

     

    制度属性的人民性

     

        “人民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出发点和本质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各个层面都充分体现了这一本质属性。比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广大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在这一制度下,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广大人民群众通过直接或间接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管理国家各类事务,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力。在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战友。合作的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人民政协是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基层民主制度是人民群众在基层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一种形式。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经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社会保障制度更是维护社会公平、促进人民福祉和实现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基本保障。进一步讲,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其目的就是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让一切社会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制度发展的实践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建立起来的,是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从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共产党人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卓越的创造精神,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在政治层面,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各项基本政治制度等,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经济层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并日益完善。在文化层面,积极推进文化建设和体制改革,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逐步建立,有利于文化持续发展和更加繁荣的体制机制逐渐形成。在社会管理层面,保障和改善民生,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立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网络,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社会治理体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实践发展提供坚强保障。政治制度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蓬勃发展,人民当家做主权利得到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智慧和力量得到充分发挥,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更加和谐。经济制度促使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的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得以建立,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综合国力迈上新的台阶。文化制度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全民族文明素质明显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显著增强。社会制度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保障和改善民生,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显著提高,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充分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得以巩固和发展,等等。可以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强保障,也正是有了这样的保障,才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愈发彰显出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

     

        (作者单位: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