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9月10日 星期三

    寻找最美城市雕塑

    改革开放的象征

    ——雕塑家潘鹤谈雕塑《孺子牛》创作背后的故事

    本报记者 吴春燕 《 光明日报 》( 2014年09月10日   05 版)

        走过深南大道,在深圳市委大院门前,人们可以见到一座叫“孺子牛”的雕塑,也有人叫它“开荒牛”“拓荒牛”。这座雕塑,自1984年7月27日落成,在这里静静保持着埋头苦干的形象已有30年的历史。这尊标志性雕塑,建成当年即获第六届全国美术展金奖,象征奋力开拓的特区建设者,成为改革、开拓、创新的深圳精神的一个标志形象。那么铜雕“孺子牛”有什么来历呢?

     

    一波三折

     

        1980年,深圳特区成立之初,深圳市领导希望能在市委市政府大院内建一座雕塑,体现特区精神,以鼓舞广大干部群众,当时的市领导找到了我。

     

        1980年第一次讨论时,有人提出了用大鹏鸟的形象,一来深圳又名鹏城,二来寓意特区如大鹏展翅,一飞冲天。但我发觉大鹏不是在山顶做,而是在市政府大院,就觉得不妥。我提意见说,市政府大院刚开始是几层高的楼房,将来高楼大厦,大鹏正在起飞,就像被关在笼里,不好。

     

        1983年,有关部门又想做一个莲花喷水池,说已经定了深圳市花是莲花。我想想,不大对,莲花的意思就是出污泥而不染,这是干部应该做的,不是自封的,而且说自己出污泥而不染,那污泥是什么呢?他们觉得有道理。结果最后深圳市花也改了。

     

        我认为,雕塑体现的精神要历久弥新,一定要慎重。一个情景在我脑海一闪而过:特区里那些忙碌着的推土机、拖拉机、汽车和建设者不像是一群牛吗?改革开放、搞特区建设,深圳特区从无到有,要求我们这一代人奋斗到底,雕塑一个“开荒牛”最合适不过了。经过两日思忖,我敲定了“开荒牛”是要埋头苦干的,不能是昂首挺胸的阔步前进。

     

    寓意深远的“老树根”

     

        现在,“孺子牛”已经深深烙入人心,然而对它身后为何“拖”着块老树根,人们可能并不清楚原委。

     

        我曾到深圳宝安去办事,偶然在一农舍旁看到两块老树根,顿生灵感:搞特区就是要“开荒”,要拔掉“劣根”,何不在“开荒牛”的后面再加上这个树根,从精神层面比喻要把那些封建意识、小农意识、保守思想和官僚作风连根拔起。因此,雕塑上的两块老树根,就是我从宝安的农舍旁,花了8元钱买来的。牛的动作与树根之间有一个奋力拉的动作,有一种尽力最后一搏的感觉,这表示革命任重道远,让这座雕塑对世人永远有一种警醒的作用,有一种激励的作用。

     

    定名“孺子牛”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呕心沥血,这座重4吨、长5.6米、高2米、基座高1.2米,以花岗石磨光石片为底座的大型铜雕落成了。

     

        雕塑通过后,起初命名为“开荒牛”,但考虑到“将来开荒完了怎么办”,最后取鲁迅的“俯首甘为孺子牛”之意,定名“孺子牛”。雕塑落成后,慕名前来参观的人们络绎不绝,但由于“孺子牛”立在市委市政府大院内,参观并不方便,1999年,深圳市委常委会通过决定,将“孺子牛”铜雕整体迁到了大门口的花坛上。同时,办公大院围墙后退10米,为深圳老百姓再献出一块绿地。有人说,“孺子牛”成为深圳最具有代表性的符号,更是深圳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世纪象征。(本报记者 吴春燕整理)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