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9月09日 星期二

    一个值得托付生命的人

    ——记晕倒在手术台上的好医生胡远超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崔兴毅 《 光明日报 》( 2014年09月09日   15 版)

        “好医生”胡远超醒过来了!

        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的病房里,已经深度昏迷15天的胡远超缓缓睁开了双眼。病房外,挤满了四面八方赶来探望的人,顺着人们的呼喊声,胡远超慢慢地转过头。

        人们难以忘记8月11日17时40分,徐州市中心医院主任医师胡远超,在顺利完成了一台持续近4个小时的直肠癌手术之后,突发脑干出血晕倒在手术台上。一时间,所有人慌了神,立即手忙脚乱地给胡远超戴上呼吸机,送往重症监护室。

        这时,忙了一天的同事们才突然想起,在手术室里,豆大的汗珠从胡远超的额头上滚滚落下,脸色蜡黄,手术的动作也渐渐慢了下来。晕倒的前一秒,他对麻醉师说:“我真的不行了!”看着安静地躺在病床上的胡远超,周围的人一个个泣不成声。

        “老胡晕倒在手术台上,这或许是一个偶然,但偶然的背后有必然,老胡从医24年来,呕心沥血地为每一位病人着想,在他眼里,病人是天,病人的命比他自己的命还重要。”徐州市中心医院副院长袁庆密哽咽着说。

        一本满是褶皱的笔记本,是胡远超的贴身宝贝。本子上,密密麻麻地记着每一位患者的病情,每一例手术的注意事项,或许是因为翻看得太频繁了,本子变得又厚又黄。

        肿瘤外科的手术风险高、难度大,胡远超每次都要在手术前和病人沟通,与助手反复研究手术方案,刀口从哪里下,切多深多长。他常说:“病人以生命相托,医生每一刀都要为病人着想。”

        去年,80岁的梁永栋找到胡远超。他不仅患有结肠癌,还有严重的心脏病,加上年迈体弱,梁永栋觉得自己肯定挺不过这关。

        “胡主任告诉我,对待病人他有个原则,即三个不考虑和一个必须考虑。”梁永栋说,“三个不考虑是指不考虑病人职业,不考虑病人是否有钱,不考虑医生自己有什么风险,一个必须考虑是如何在保证病人安全的情况下给病人治好病!”这让梁永栋特别感动。次日,梁永栋平静地接受了手术,手术非常成功。

        袁庆密告诉记者,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医生,没有人比胡远超更了解自己的病情,但他仍然每天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每天早上,胡远超总是7点准时到医院;手术前,他会提前到手术室等候病人;手术时,他亲自操刀,缝下的每一针都是悉心研究过的;手术后,他又变成了“护士”,悉心护理病人。

        这些看上去不起眼的细节,胡远超却坚持了整整24年。自从他生病住院以来,天天都有很多人来病房探望,专程从江西赶来的吴秀慧哭红了眼说:“胡医生是一个可以托付生命的人,好人有好报,他一定能很快康复。”(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崔兴毅)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