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开学日。
孩子们与老师在教室重逢。沉寂多日的教室,瞬间有了温度。
“早安!”一如每一个清晨,北京十一学校亦庄实验小学教师常丽华带给孩子们温暖的问候,孩子们优雅地还以拥抱。
紧张匆忙中,常丽华与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的1476.82万名专任教师迎来了第30个教师节。年复一年,平凡却操劳的日子里,让他们来不及思考“伟大”、想象“壮丽”。然而正是他们,支撑起2.57亿在校学生——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大国教师,他们为每一段成长引路,为每一个梦想奠基。
叙事、抒情融于一体的“诗集”
“1986年第二个‘教师节’,我成为设立‘教师节’之后全国教育系统第一次表彰的先进个人。”获奖的具体细节记不清了,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戴逸还记得上面写着“授予人民教师称号”。老学者的激动是那一代人的投影。
“教师节”是一个起点,30年,我们用扎实有力的行动证明,教师是值得尊敬的职业。
——198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议案,我国恢复设立“教师节”。这一时间比1994年国际社会设立国际教师节提前了9年。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规定“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
——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全面地对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资格和任用、待遇、奖励等方面作出法律上的规定。
——2008年,国务院转发《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明确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平均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水平。
30年来,教师平均工资水平稳步提高,增长了43倍。据2010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教育行业平均工资多年来首次高于国家机关。总体实现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国家公务员。
一系列保障教师发展的法律法规出台,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逐步提升,社会尊师重教风气日渐浓厚,教师正逐步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而他们正日益从这份职业中收获自身的成长和满足。
30多年的时间,情境教育的倡导者、江苏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教师李吉林在情境教育的实验与研究中,创立了中国情境教育的理论框架及操作体系,成为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模式之一。她自言:“教师远比蜡烛永恒,照亮了别人,升华了自己;即便比作春蚕,也绝不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而是丝虽尽,却身不死。蚕化作蛹,蛹变成蛾,蛾又孕育出蚕宝宝,无究无尽……那真是如诗如画!而且是长长的画卷,是叙事、抒情融于一体的‘诗集’。”
师者之魂:无己、无功、无名
教师素质,师德为魂。
这30年,有多少老师深深打动我们,他们平凡、朴素,却在时代的画卷中留下永远的印记。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刘占召怎能忘记,病房中,走到生命尽头的老师孟二冬竟饶有兴致地与他背起了古诗,丰富的读书生活永远是他谈不完的话题。这位师者,以顽强的毅力、豁达的态度、扎实的工作和深厚的学问赢得无数尊敬,而当他成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时,他已然长眠在世人的记忆中。
还有她,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教师张丽莉,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一个瘦弱之躯写就那无法复制的教案。
还有张家春以及每一位汶川地震灾区的英雄教师,他们扛住门框的臂膀、揽住学生的双臂、顶住砸下来的房梁的脊梁……都定格为人们心中永恒的雕像。
霍懋征、王选、叶志平、周小燕、金展鹏、左相平……有多少位学生,就有多少位教师的故事。
30年,让我们记住他们,还有她们……
而这30年历程,《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相继颁布,《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先后出台,师德建设全面步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教师,正在用自己的双手和行动为国家的未来奠定基础。每一个学日、每一堂课都是向未来的“跨越”,无论是学识还是心灵。
以爱传爱。这大抵就是教师与其他职业的最大不同。爱,是教师的职业底色。1985年以来,共约3万名教师分别获得了“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教师,是受人尊敬的,教师职业,有着规范、严格的准入制度。
1993年《教师法》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 1995年,国务院颁布《教师资格条例》,2000年教育部颁布《〈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逐步构建了教师资格制度法律法规体系。2001年,教师资格制度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走进教师队伍,你就不再是一个普通的人。从你走上讲台的那一刻开始,你的身份就定格为‘人民教师’。你身后有无数眼睛注视着。学生们无时无刻不在审视着你,品评着你,模仿着你。”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教师莫振高如是理解,为师应做到:无己、无功、无名。
助力梦想,中国教师继续前行
10年了,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龙渣瑶族学校的教师赖永君一直生活在信息闭塞的小山村里,而来到长沙第一师范参加为期三个多月的“国培计划(2010)—中西部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后,赖永君有一种重生的感叹:“课堂灵动起来,诗意起来。我慢慢地找到了教书的感觉,找到了语文教学的乐趣,拥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感。”
2010年,我国启动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培计划”,重点对中西部农村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进行培训。截至2013年,中央财政投入42.5亿元,培训教师493万人,其中农村教师473万人,占95.9%。2014年,中央财政投入21.5亿元,实现将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轮训一遍的目标。
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硕师计划、特岗计划,全方位打出系列“组合拳”,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大幅提高。
职教“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推进,高校“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和创表团人发展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相继出台,一大批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特别是青年英才脱颖而出。
让人关注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不断推进。
在全国558万多名小学教师中,山东潍坊昌邑市奎聚街道中心学校教师姜言邦是幸运的一位——他是全国第一位被评为小学正高级职称的教师。
2008年,山东潍坊、吉林松原、陕西宝鸡3个地市成为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2011年以来,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试点扩大到全国31个省区市109个地级市,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体系,并将最高职务等级设置到正高级,首次评出806名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而这进一步激发了中小学教师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信心。
姜言邦说:“这也为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指明了方向,在哪里担任教学工作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自己的领域作出成绩。”
为梦想蓄积力量,为成长不断加油,责任神圣,中国教师继续前行。(本报记者 靳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