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9月09日 星期二

    聚焦乡村教育关注乡村教师系列调研③

    乡村教师有几忧,解忧靠什么

    ——湖南乡村教师生存现状调查
    调查人:本报记者 唐湘岳 大学生志愿者 谭鑫 刘丹妮 聂康姣 刘雄杰 伍业成 钟智瑶 王树芳 杨文 杨礼铭

    本报记者 唐湘岳 《 光明日报 》( 2014年09月09日   13 版)
    湖南湘西凤凰县禾库位于腊尔山,当地人因其偏远称之为“西伯利亚”。图为禾库镇乡村教师吴义伟在给孩子们上课。CFP
    新化县炉观镇青山中学陆老师接受本报记者和大学生志愿者调研,填写调查问卷。刘丹妮摄
    新化县口前小学王贵凡家的一个陈旧相框嵌着毕业照,王老师告诉本报记者和大学生志愿者,这是他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最珍贵的留念。刘丹妮摄

        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不少惠及农村教师的政策。但从零散的新闻报道来看,不少农村教师还是过着“忧虑重重”的生活。农村教师为何而忧?他们的实际困难与合理诉求是不是得到了满足?

     

        今年暑假,本报驻湖南记者站组织大学生志愿者深入乡村,在株洲市炎陵县、娄底市新化县、涟源市、怀化市沅陵县、长沙市宁乡县、常德市临澧县、郴州市汝城县等地走访了152位农村教师,对他们的生存状态进行全方位调查。

     

    乡村教师工资偏低 地方差距明显

     

        炎陵县沔渡镇小学的何老师从抽屉里拿出存折:“你看,这是我的工资,1976元。”

     

        他说,如果妻子没开店做生意,家庭就无法支持下去。

     

        接受调查的农村教师反映最多的问题就是工资偏低。经统计,除去住房公积金、养老金等固定的非现金工资,71%的乡村教师的可支配月工资为1500元到2000元,15%的教师可支配月工资为2000元到2500元,少数教师月工资能够到达2500元到3000元,也有部分教师月工资在1500元以下。

     

        工资分为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三个部分,其中基本工资根据教师教龄确定。比如一位教龄为26年的乡村教师能够拿到800多元的工资,而教龄为5年的年轻教师基本工资是500多元。绩效工资根据教师在校考核情况确定。补贴由当地政府部门划拨确定,在特殊节日如中秋节、春节等重大节日发放。

     

        “一个月两千块钱左右的工资太少!”不少教师表示,相比过去工资虽然涨了,但远远落后于其他行业的工资涨幅及物价上涨水平。

     

        何老师说,同在农村教书的相邻县攸县教师能拿到3000多元,“差不多是我工资的一倍”。

     

        见调查者疑惑,何老师补充道:“我校部分老师是从攸县师范毕业后回乡任教,有的同学则留在攸县教书。相近的条件,工资差距这么大,心里有些不平衡。”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调查者在2013年的新闻《倾斜的力量——湖南省全面落实农村教师津补贴工作纪实》中找到了答案,新闻中这样表述攸县的教师工资政策——

     

        “农村教师的绩效工资和津补贴所需经费均纳入县财政足额预算,实行专款专用,统一核算。2009年至2013年,县本级财政拨付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33255万元,拨付义务教育农村教师补贴750万元。统一开口子按春节红包600元/人,端午、中秋、教师节各400元/人的标准发放节假日补助。2010年至2012年,县财政分别按1000元/年/人、1000元/年/人、2000元/年/人的标准给义务教育教师增发年终奖。”

     

        那些认为自己工资太低的老师是否会另寻他法?问卷显示,农村教师从事第二职业的情况较少,部分教师选择或被选择在学校担任行政工作人员,个别老师做兼职生意。长沙市宁乡县黄材镇的姚老师说:“我们有规定不许发展第二职业,即使是有意愿、有资金,如果是在农村教初高中的老师,其实也没有这样的时间和精力。”

     

    乡村普通高中地位尴尬

     

        在“工资能否按时发放”一项调查中,绝大多数教师表示,工资基本能准时发放。

     

        但也有例外。涟源市涟源六中参与调查的16位教师表示工资经常不能及时发放,“最长一次拖欠长达半年”。

     

        涟源六中副校长蒋老师说:“涟源的普通高中教师工资基本上都拖欠过。也不是分文不发,能够及时打到卡上的,是基本工资,最低的是800元,最多也只有1500元。”

     

        “尽管教师工资是由国家财政划拨,但仍需经过市财政局的程序通过。市财政局经常拨不下来款,老师的工资也就只能先欠着,”蒋老师说,“我们是贫困县,情有可原。”

     

        缺钱怎么生活?老师们告诉调查者,实在开支大时,可向学校打欠条借钱。“我最多一次借过6000元。”吴老师说。

     

        真正拿到工资,吴老师又有些不解:“每年应有两万多的工资,但是发到手上就只有14000元左右,不知钱去哪儿了?”

     

        涟源六中是娄底涟源市安平镇的乡村中学,共有1000多名师生,30个班级。学校规模这么大,为何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蒋老师说,学校也尝试过自主贷款来填补财政漏洞,但学校是农村普通高中,不属于义务教育范围,“银行方面卡得很紧”。

     

        调查者在资料查阅中也发现,很多农村教师的相关政策对接的是义务教育制度下覆盖的小学和初中,“农村普通高中”这个关键词少被提及。

     

        老师们试图改变现状。有老师说曾在湖南省红网上发帖,向市政府反映情况,但没有结果。

     

        生活逼得急了,甚至有教师动了去城里上访的念头。

     

    教师培训未完全落实 

     

        在问卷调查中,64%的农村教师从没参加过教师培训,参加过一年培训一次与一年培训两次的教师比例均为16%。

     

        “当然希望参加培训。”炎陵县策源乡鹿原镇第二中心小学26岁的段老师说,“我们学校年轻教师有机会去株洲或长沙培训。”

     

        教师培训费用由谁来承担?

     

        炎陵县的何老师说,他参加培训要自费,“有的学校是公费出,我们学校认为培训是老师自己的事,得自己掏钱”。

     

        何老师参加的是株洲市远程非学历培训,培训一年,费用300元钱,“要求年轻、有上进心的老师参加培训,并得到相应的学分。如果不参加培训,会影响到以后教师资格证的‘年检’”。

     

    几乎没做过体检 看不起大病

     

        农村医疗条件相对落后,农村教师的身体健康问题是本次调查的重点。调查中,79%的农村教师从未参加过体检。

     

        参与调查的农村教师说:“由于常规体检费用是从学校办公费用中划拨,是否体检,要看学校领导的安排。”

     

        “我教书30多年,就参加了今年组织的教师体检。”炎陵县沔渡镇中学曾老师说。今年体检的“突然出现”让老师高兴。这是去年年底两名教师非正常死亡敲响的警钟。一位45岁的教师死于心肌梗死,一位59岁的教师死于脑溢血。

     

        “经过体检,我们能够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比较放心了。”曾老师说。

     

        “您的腿是怎么了?”

     

        曾老师走起路来一瘸一拐。

     

        “我啊,股骨头坏死,已经好多年了。”虽然经过常规检查确定身体大部分机能处于正常水平,但曾老师深受股骨头坏死的折磨:行动缓慢,长时间站立教学让他疼痛难忍。

     

        股骨头坏死只能做钛合金人造骨置换手术。曾老师说,换骨要将近10万元,医疗保险能报销的只有治疗费用。即使减去报销的费用,治病花费还需要近8万元。“我哪里拿得出那么大一笔钱?想治,也不敢。”

     

        由于工作强度大,农村教师多会患上由久站造成的静脉曲张和腰椎问题,久坐低头引起的颈椎病等职业病,大多处于亚健康状态。不少老师表示,这些算不上大病,为了坚守岗位,很多教师不会特意到医院检查。

     

    教师队伍老龄化加剧

     

        “就算是被农村教师送出农门的农村学生,都不愿意回到家乡教书。”沅陵县深溪口乡九校的王老师说。

     

        2006年开始,湖南省在省本级教育经费预算中设立专项资金,面向全省招收一定数量的优秀初中毕业生,减免学杂费并给予生活补贴,为农村、特别是民族贫困县(市)乡镇以下小学培养五年制大专层次的教师。

     

        “即使有免费师范生的招收名额,但基本上没人愿意去。看到农村老师的生存状态,孩子们自然对农村教师这个职业没什么信心。”王老师说,他曾经给班上两个家庭经济情况较差但成绩不错的孩子推荐农村免费师范生的名额,他们望着报名表拒绝了。

     

        “这本是一件培养农村教育人才的好事啊!怎么会这样?”王老师叹息。

     

        农村教师职业确实很难吸引年轻人的目光。沅陵县深溪口乡九校举行过一次农村教师公开招聘:招了7名教师,但实际报到只有4人,还有一人第二天就走了。

     

        调查者问炎陵县平乐乡的年轻教师:“来农村学校,最要克服的困难是什么?”

     

        调查表明,年轻老师从城市到农村,首先面临的是巨大的心理落差。“大城市灯火辉煌,在山区农村,有钱都没地方花。”一位26岁的男老师刚到农村第一年,每个周末都要回长沙。“我不适应农村生活,我还想要和长沙的朋友们在一起。”而平乐乡的农村教师住宿条件是全县农村学校中条件较好的。每个人一套房,两间,带卫生间,带凉台。“再好也比不上城里的生活,每个人都想过要离开。”有老师说。

     

        访谈发现,一些人最初并不愿当教师,把带有事业编制性质的教师工作当成一块“人生跳板”。很多年轻老师在岗位上工作一到两年就会由于“某些原因”被调走,成为公务员。

     

        有意从事教育行业的,也不见得会留在农村学校。涟源六中被誉为“年轻老师的摇篮”。学校很重视培养年轻教师,采取年级组带新教师的方法,刚入职的年轻教师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就能够成为骨干教师。

     

        “很多年轻人成为骨干教师后,拥有了竞争的资本,就会到市里的学校或者是长沙等地谋求更好的发展。”副校长蒋老师说,“我们难道不想留下这些优秀的老师吗?留了人留不住心啊!”

     

    乡村教师职称晋级难

     

        沅陵县东岭中学的伍老师从教31年,他用了将近十年时间才从中级教师评上高级教师的职称。

     

        “很多老师都等不到指标,我们这里有些老师将近二十几年还没有评上职称。”伍老师觉得自己还“算幸运”。

     

        老师们说,一个职称级别差基本上意味着300元左右的工资区别。如果满足评比条件,还未得到升职称机会怎么办?

     

        “能有什么办法?也只能按照规定来。”同校的赵老师给调查者介绍了职称评定的规则:每个学校有一定教师职称等级人数比例,只要评上一定职称的老教师没有退休,他就占有一个名额,就算其他老师满足条件,也只能等待。

     

        不少学校会将职称指标先给相同条件下、相对年长的教师。

     

        沅陵县东岭中学的伍老师还向调查者透露了一个有关“教师处罚”的问题。教师所任教的班级成绩会在乡镇评比,最后进行全县评比。“如果成绩排名落后,就说明老师教不好,就会受到经济处罚,学校也可能会把这些老师往更偏远的农村学校调动。”伍老师为这些老师感到委屈,“好不容易挣了些钱,还要担心别一下全被罚光了。”

     

        经济处罚高的上千元,少的一百元。这项“落后就罚款”的规则是学校和镇上的教育局默许的。“因为学校和教育局每年也有学生成绩的业绩指标。现在农村教育的业绩全靠学生成绩单说话。学校之间竞争很激烈,所以在成绩排名方面必须取胜”。

     

        学生安全压力像一块大石头压在教师心头。调查问卷中压力来源一项,所有老师都选择了学生安全问题是压力的主要来源。在农村中学,老师需要晚上查寝,时时刻刻都要注意学生的动态。“老师很容易神经紧张,很多人都有些神经衰弱。”东岭中学的赵老师说。

     

        152名参与调查的老师都认为农村教师需要心理疏导,“老师的心理压力没办法缓解,只能自我安慰。”赵老师苦笑着说。

     

    乡村教育观念衰落教师积极性下降

     

        农村居民的教育观念也在逐渐转变:读书好像不那么重要,打工比读书更能挣钱。

     

        沅陵县深溪口乡九校王老师说,在校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上都缺少管束。由于受父母打工影响,很多学生都怀有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的想法,学习态度不够认真。

     

        这种转变对农村教师的职业体验造成了直接影响。汝城县大坪镇下祝小学的夏老师十分怀念过去的读书之风——

     

        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乡村教师社会地位很高。家长对老师特别尊重,逢年过节家里有糍粑等都会给老师捎去表示感谢。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宁勤军兄弟。我布置作文,让他们写眼中的世界。兄弟俩作文中的内容都是深山、放牛、草垛……我眼眶湿润了,发誓带他们去看看山外的世界。我征得宁家父母同意,自费带着宁家两兄弟到县城住了两个晚上。他们都考上了大学,回来感谢我,特别提到了那一次县城之行。有这样的学生,我觉得成为乡村教师是很有价值的。

     

        “现在我很困惑,也很心寒,连学生都不重视学习了,农村教育还有什么希望?我们苦苦坚持又是为了什么呢?”夏老师说。学校教师宿舍漏水严重,他2008年从村小搬出,至今还在县城一个简陋平房租住。调查者是在他的“临时”小屋里采访的。

     

    再难也要坚守岗位

     

        尽管很多农村教师对现在的工作生活并不满意,但绝大多数还是选择了坚守。

     

        新化县炉观镇大新小学一对夫妇已经共同教学30多年。学校10个班500多人,却只有包括校领导在内19名教师。

     

        妻子熊老师告诉调查者:“这里的教学设备不像电视里说的那样,有电脑跟多媒体。只有质量不好,边写边断的粉笔。”

     

        学校桌椅一直没好好修整替换过,操场一下雨就泥泞不堪。学校没升过国旗。

     

        52岁的熊老师眼睛看不清楚了,每天从一楼到四楼上上下下,累得气喘吁吁。上课时经常头晕。觉得实在晕得不行,她就双手扶住讲台,对自己说,要稳住稳住,千万不能在孩子们面前倒下。

     

        熊老师和丈夫共用一个手机,自8年前在集市上买了几件价值几元钱的“的确良”衣服以后,她再没添过新衣服。

     

        “上了讲台,看到端坐着的学生,什么困难都会忘记。”她常安慰对现实生活失望、为未来生活心急的老师:“不用太着急,上面知道我们的情况,一定会尽最大努力去改善的。”

     

        和熊老师一样,新化县口前小学几位年过半百的老教师在当地扎根30多年,他们也割舍不开对学生、学校以及教师职业的情感。王贵凡老师去年胃出血抢救后脱险,一直靠药物维持生命。身体稍有恢复,王贵凡就走上讲台上课:“老师不多,我这个伤病员还能为学生解疑答难。”王老师总喜欢把两只钢笔插在衬衫右上口袋里,那是他农村教师事业的见证。

     

    如何消除乡村教师之忧

     

    乡村教师有忧,如何解呢?听听他们的建议。

     

        汝城县大坪镇下祝小学夏老师说:“教师需要更多的尊重和理解,应该多宣传教师正面形象。上级领导要更理解老师的现实问题。比如说教师调动,最好是先发放教师意向调查书,与老师沟通。”

     

        涟源六中黄老师建议重视农村教师身体健康:“最好每年都做普查,农村学校里也可以添置一些公共锻炼设施。”

     

        部分老师认为,现有的工资层级计算并未考虑到教师知识和课堂经验对教学的影响。教师职称不同应该影响的是绩效工资的多少,而非基本工资。

     

        炎陵县沔渡镇小学的何老师认为:“可以废除教师职称的概念。我是中级教师,早在10年前我就符合高级教师的标准,但是一直没名额。为什么教一样的书,工资却不一样呢?只有等老高级教师退休以后才会轮到我这样稍年轻一些的中级教师评职称,那还不如直接按教龄算,废除职称参与工资计算比例的制度,这样公平得多。”

     

        沅陵县深溪口乡九校的王老师认为,大学毕业后工资收入还比不上一个初中毕业生,会影响农村孩子读书的信心。教育要改革,多学有用的,不要一味追求升学率搞评比。

     

        王老师还说,农村教师工资的发放需要透明化。加钱年年盼,扣钱分分钟,教师们很寒心,不知道国家有哪些钱是能够到我们手里的。王老师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调薪不遮遮掩掩。“教师工资按地区差,教师工龄,工作岗位制定工资标准,全国通用,一目了然,这样走关系跑职称的现象才会绝迹。”

     

        连日来,仍有在调查过程中结识的农村教师联系调查者反映情况。新化县大新小学熊老师发来好消息:“你们在小学拍摄的破旧桌椅已成为过去,刚开学,崭新的桌椅已投入使用。”

     

        完稿时,太阳正在升起。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