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你在哪里?
——教师节,写给我的第一位班主任
翟心格
你知道吗,分开12年时光,我还一直惦记
自离开故地,一直想再见
也一直想知道,这些年,你去了哪里
上一个马年,我遇到了你——
你风华正茂 我满眼稚气
至今保留着12年前的奖状
你大气的签名可辨依稀
我是你的优等生,
但打工子弟总能得到你更多的关切;
不管家贫家富、抑或是分数高低,
你用行动告诉我教育的意义和真谛。
12年从未说出的感谢,你或许笑说:不、不必
时间匆匆,不经意间,必将涤荡尽6岁的记忆
我定会摇头:不、不会
一年缘分,不知不觉,我已有教书育人的希冀
总会惦记你,虽不知你身在何地
总会想起你,在教师节来临之际
我曾是一张白纸,不知分别后你消失在茫茫人海里
我愿作一张图画,期待重逢时你添上那最美的一笔
(本版诗歌作者均为北师大二附中文科实验班2015届10班学生)
执教鞭者的浪漫
曹文轩
在社会里,有很多职业姿态是站立的,像是售货员、讲解员、门岗。他们各有风采。在我眼中,执教者的站姿最有滋味。这个站姿是有道具的,一手教鞭,一手粉笔或是书本,可以挺着脊背也可以微躬着,可以严肃也可以激情。尤其是那一杆教鞭,带领手臂、头颅、腰杆、双腿排列组合,游走成教师的仪态,像个指挥家,又像个牧羊人。
手执教鞭,直立于讲台前,是一种姿态。这种姿态是严肃的(学术本身就是严肃的),也是令人崇敬的,是典范的姿态,是学生潜意识里模仿的对象。对于我这代人来说,那细长、柔韧、在粉尘花里甩出“嗖嗖”声的竹枝子,是对教鞭最直白的展现。形态上,它是激情的,用有力、带着点儿神奇的挥动,调动着学生们的全部精神,观赏执教鞭者的音调、风度甚至浑身的姿态。这样说来,好像还有一些浪漫主义的色彩。
当然,我所说的“教鞭”只是一个象征。如今的教学设备先进,教师们早已用伸缩笔、激光笔取代了传统教鞭。也并非所有的教学都得挥动教鞭。在一位优秀教师的演绎中,这只指挥棒是架空的、百变的,可以是捏着粉笔的手,是把三角尺,也是激情的唾沫星。它融合在智慧的教态、醇厚的学识、正直的风骨里,为聆听者摇铃,带他们去往灵魂深远处。
当下的年轻人挺爱说一个词:“以梦为马”,挺爱怀念一首歌,叫《梦田》。而策马奔腾或守望麦田时,首先得要有梦,会做梦,会筑梦。我的文学梦,开始于一位知青教师。她坐在自行车后座上下乡来,带着满满一箱书。她教我们这些乡下小子阅读书本,阅读风景,阅读人,往粗糙的认知里浇灌美的情操。即使多年后,她的学识态度和清雅作风依旧影响着我,如她常执的柳藤教鞭,在耳边鞭策。
这个教人有梦、帮人筑梦的职业不易做。每个职业都有自己的社会职责,对于教师这个职业而言,更一定程度上计较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与历史薄厚。在速食文化充斥的当下,教书育人任重道远。不仅要潜心钻研,教学识,还要身正示范,教做人。将思想教育、审美教育与情感教育融会贯通,为孩子们打开审美的窗,让美的、动人的、有姿态的光芒照射进来,释放天性,发现想象力,操练创造力。这看似清瘦却沉甸甸的教鞭,鞭策着学生积累知识,塑造丰厚的阅读量,也鞭策着我们的教书匠,浸润笔墨书香,传递人文情怀。即使身处繁芜,却胸怀宽广,任尘世匆匆,依旧挽缰从容。他们教会年轻人有梦、追梦,而他们自己也有梦。做梦的过程是清苦的,梦却是浪漫的:教会一个孩子演奏一支有情调的歌,听一代孩子合奏一幅有韵味的篇章。
或许,待到这浪漫成型时,这些执教人已经老去了,开始被曾经淘气的学生们称为“先生”。我们往往称那些德高望重的老教师们为“先生”,而现下里正埋首奋斗的青年、中年教师们也总会成为“先生”。他们在这漫长又迅速的执鞭岁月里,磨瘦教鞭,浸润自己。那时候,满身的风骨早已是一根油亮、遒劲、折不断的教鞭。
与你相遇
王黛柔
那一刻,我们相遇。
就在灵魂碰撞、你点亮光的那个刹那,
我感激你。
让我忘记黑暗中的自己。
我喜欢,你望着我们微笑,
眼中有和我们一样年纪的自己。
你总是站着。
只有我懂,当板擦掠过你坚实而又厚重的笔迹,
我需要用力,
却怎么也擦不掉,
你的执着,你的不弃。
我们却总是坐着。
安静地看着,看着你温柔的目光,
感觉心底的一丝安定。
因为我们知道,
下雨了,有眼泪,我们可以扑向你。
在那里,
青春正好,满园桃李。
于是我奔过去
王婉丽
你在向我招手
没有走过来的样子
于是我奔过去
只有微风迎接了我的来到
我闻到泛黄的书册
淡淡生锈的三角板
升起袅袅白烟的瓷杯
沾了汗渍的外套
我闻到雨后的青草
溅了泥水的足球
还有那只银亮的小哨
我奔过夕阳下斑驳的林荫道
听到夏风溜过时间的鬓角
我听到墙上的爬山虎
悄悄攀过了树梢
我看到你在记忆的角落微笑
用白墙黑板、朝迎暮送为自己做下注脚
于是我奔向你
风儿也被我抛在了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