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历史,刻骨难忘。一种精神,凝聚力量。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纪念日。
在这个难忘的时刻,大战故地——山东台儿庄举行了百岁老兵重走大战路、千人同唱抗战歌纪念活动,以缅怀先烈,呼唤和平,激励后代。
76年前,历时16天的台儿庄大战取得辉煌战果,击溃日军第5、第10两个精锐师团主力,歼灭日军11984人,俘虏719人,缴获大炮31门、装甲汽车11辆、大小战车8辆、轻重机枪1000余挺、步枪1万余支。台儿庄大战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严重挫伤日军嚣张气焰,遏制了日军侵华凶猛势头,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也让3万多中国男儿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RobertCapa)在1938年5月23日的美国《生活》杂志发表报道:“一次胜利使台儿庄成为中国最知名的村庄。”报道说,“历史上作为转折点的小城的名字有很多——滑铁卢、葛底斯堡、凡尔登,今天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名字——台儿庄”。
76年后的9月3日,上午8点40分,台儿庄古城内的大战遗址公园,迎来了当年亲身经历台儿庄大战的抗战老兵——100岁的孙殿修、99岁的王青松、93岁的孙英杰和万以淦等大战将士后代。驻足在当年激战时留下的密密麻麻的弹孔墙前,抗战老兵们神情庄重,76年前的战火硝烟犹在眼前。
1938年3月下旬的一天,孙殿修所在的部队接到命令向台儿庄进发,到达台儿庄的当天就投入战斗。那天晚上,全营战士每人配发六颗手榴弹、一把大刀。摸到敌营以后,先把手榴弹全部掷向日军,正在熟睡中的日军有的被当场炸死,有的被炸蒙了。就在日军鬼哭狼嚎、乱成一锅粥的时机,孙殿修和战友们手挥大刀冲了上去。
1938年3月27日,第27师从台儿庄右翼向日军发起猛攻,攻击目标直指刘家湖。王清松所在的158团主要负责西北门的战斗。战斗历时七八天,结束时,1000多人的团最后只剩下100多人,后来又组成敢死队与鬼子拼大刀。“到最后战死的人血肉模糊,啥样的都有,只能从衣服上分清哪个是日本鬼子,哪个是我们的战友。”
1938年4月,台儿庄战役进入迎战阶段。第二集团军作为参战主力被调到第五战区台儿庄一带前沿阵地。孙英杰当时主要负责押送军车,运送粮秣、弹药、卫生器材等军需物资,在一次执行押送任务时,老人的左腿膝盖被子弹打穿,所幸没有造成残疾,治愈后重返战场。“那个时候真是惨烈啊,五月的天气,很多尸体都烂了,环城河两岸臭气熏天,我们每人都戴了两个口罩。挖好坑以后,就把尸体拖过来,也不分官兵,直接掀到坑里去。有时候我们还要抬担架,抬受伤的士兵,有的士兵半路上就不行了。”
台儿庄大战遗物陈列馆、台儿庄大战故事馆、无名英雄遗骸遗址、无名英雄墓、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一个个大战遗址走下来,百岁老兵和大战将士后代们凝神瞻仰。在无名英雄墓前,孙殿修、王青松、孙英杰分别向无名英雄敬献了花篮,台胞台属代表、闻讯后自愿参加活动的广大群众及游客朋友们还敬献了鲜花。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长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上午10:20,台儿庄大战纪念馆门前,50名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志愿合唱团成员以一曲气势磅礴、汹涌奔腾的《黄河大合唱》拉开了千人同唱抗战歌的序幕。主舞台下,站着千余名干部群众合唱队队员,他们中有退役老兵、机关干部、社区居民、中小学生,还有自发前来现场的观众。在大合唱《牺牲已到最后关头》《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游击队之歌》的歌声里,在大战故事《一首穿越历史的战歌》的讲述里,在情景剧《战神——张自忠》的表演里,人们仿佛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仿佛看到了一个个热血沸腾的中华儿女的身影。全场齐声高唱的《歌唱祖国》彰显了台儿庄人踏着英雄的足迹,传承台儿庄大战精神,在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阔步前进的信心和意志。
“唱响抗战歌,每个人的心中都燃烧着一腔爱国情怀,我们回顾历史,不仅是缅怀抗战英雄的壮烈事迹,更重要的是开拓未来。”台儿庄大战纪念馆讲解员姚慧子告诉记者。2008年,枣庄市政府宣布重建台儿庄。经过4年雕琢,台儿庄原貌重建,成为大陆首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国家文化遗产公园、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自开放以来,台儿庄古城平均每年接待游客200多万人次。在文化旅游业的强势带动下,金融、餐饮、物流等服务业迅速崛起。今年上半年,台儿庄区三产增加值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本报记者 赵秋丽 本报特约记者 李志臣 本报通讯员 谢美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