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9月04日 星期四

    艺比天大 德如地厚

    ——著名文艺家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本报记者 李韵 《 光明日报 》( 2014年09月04日   09 版)

        8月29日,徐沛东、姜昆、冯骥才、尚长荣、李雪健、刘大为、言恭达、吴为山等50余位著名文艺家在《文艺工作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议书》上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他们庄严承诺、并倡导全国文艺工作者: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忽视社会责任的错误倾向,自觉抵制“黄、赌、毒、黑”等违法失德行为,模范践行“爱国 为民 崇德 尚艺”文艺界核心价值观和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公约,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做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率。

     

    倡导正能量 我们理直气壮

     

        艺术家们认为这个倡议书非常及时。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黄宏说:“这个倡议书提得特别好,正逢其时,早就应该提了,而且要一直坚持下去,不能够一阵风,要永远作为我们文艺工作者的座右铭”。

     

        “可能有的人会觉得这个倡议书很可笑,有人会理你吗?都什么时代了!”中国音乐家协会分党组书记、著名作曲家徐沛东的回答掷地有声,“倡议书非常有意义,对当下文化发展的一些形态,知名艺术家应该站出来理直气壮地表明我们的态度。否则就是失职,失掉了我们在时代所担当的责任。”

     

        作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姜昆对曲艺家队伍信心满满:“我们从心里觉得核心价值观应该成为曲艺人血液中的基因,核心价值观应该成为曲艺人作为一个人的要求,应该成为曲艺人做每件事的标准。曲艺家们愿意再次把我们的责任担当展现出来。”

     

    修德是一辈子的事

     

        德艺双馨是对文艺家的最高评价,也是他们追求的目标。而“德”被他们当作根基。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主任、著名舞蹈家刘敏说:“在艺术实践中应该把个人的道德建设摆在第一位,生活中的你就是舞台上的你,用生活上点滴的行为来维系你在舞台上塑造的一个人或传递某一种正能量的情感,这是非常重要的。”她轻言慢语,却说出艺术家们的共识,“德的修行是一辈子的事。”

     

        凯丽既是一位知名演员,也是一位母亲。她真诚地希望和呼吁演艺界人士,特别是青年偶像们,一定要高度自律,时刻提醒自己所具有的强大的示范作用,努力向上,做青少年的楷模和榜样。

     

    服务人民 讲好故事

     

        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取向通过文艺作品传达出来,并被观众接受?许多文艺家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王瑶说:“关键是要以生动的形式,感动人的故事,灵动的艺术魅力来阐释、传播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电影编剧王兴东认为:“核心价值观不是说出来的,更不是纸上的宣言,而是体现在中国人民在实现伟大民族梦想的实践中,体现在每个人的行为中、创造中、劳动中、生活中。”

     

        雕塑家吴为山结合自己在海外的艺术实践,深有体会地说:“一个艺术家,只有把自己的情感、艺术,与民族、与人民、与国家、与人类共同追求的和平发展的理想融为一体,才会散发出爱的光辉,才会真正影响世界。”

     

        艺比天大,德如地厚。正如倡议书中所说的,文艺工作者们决心要为社会注入正能量,为各界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表率。(本报记者 李韵)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