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叶建新相识,感觉一见如故,其中的原委就是我们有两个相同的地方,一是我们都画山水,二是我们都在探索新时代的瓷器的画法。叶建新的山水确立了自己的艺术语言。回顾从古至今山水画的演变,在五代以前是大青绿山水,五代时荆浩发明了皴擦法,一直沿用到元明清直至现在,均是勾勒皴擦这套程序。但叶教授敢于突破常规,建立自己的特色语言。
我看了叶先生的山水,眼前一亮,亮就亮在他的没骨山水。没骨在中国画里是大块的泼墨,而不是强化线条的作用,也不是强调皴擦的作用。这在中国山水画史上有过,但没有发挥到极致。在中国人物画里,宋代梁楷就是大写意没骨人物画的代表,大笔挥洒,笔笔见功夫。看到叶先生的山水,我就想到了梁楷的泼墨没骨人物画。
艺术重复是没有价值的,不同才是艺术。正是由于叶建新教授山水画的不同,所以才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叶先生的画看上去是传统山水画的常规题材,但是在当下山水画摹古风、复古风盛行的情况下,他能够拉开距离,不与人同,画出自己的心得和面貌,建立自己的语言体系,确实难能可贵。中国画首要的就是要继承传统,继承遗产,但是这又不是目的,而是一种基础和手段,创新突破才是目的。
叶先生的淡墨用得好,很润,很轻,又很厚。淡墨的没骨首先建立在用笔的基础上,没有用笔的修养,大面积的没骨泼墨很难把握。叶先生有书法功底,笔笔都是写出来的,而且写出来的淡墨又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形体结构。古人一再强调在淡墨中以形传神、形神兼备,叶先生在这方面迈出了新的一步。叶先生的作品有宋画的感觉,墨用得又很纯净,很美,让人赏心悦目。
当前,中国画艺术在蓬勃发展,在画家队伍中,能够有一点探索就一定是非常难得的。而当下存在一种现象,就是重复。重复古人,重复别人,重复自己,这样的艺术是毫无价值的。一千多年以前古人这样画,而现在还这样画,这还能有什么价值呢?创新意识、创造意识在当下很需要。叶先生的探索精神很可贵,从水墨画一直到青花,我觉得很成功。看了叶先生的几件陶瓷精品,尤其是刻花的一件,不管是瓶子的造型、刻工的功力,还是整个图案的设计和构成,都达到了完美的程度。
一两千年从陶器演变到瓷器,是一个非常完美的陶瓷发展史。瓷器既是艺术品又是实用品,产生了官窑和民窑之分。对于瓷器的外形和图案设计,历代皇帝都很重视,专门设有机构请有造诣的书画家进行设计,进行图式的创造。瓷器本身也是文人画的作品,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相比而言,我更喜欢民窑。民窑直观朴实,富有情趣,又很大气,体现了民间匠人的艺术才华。民窑是要快,要普及,要大量生产,所以逸笔草草,更具有中国写意画的特点,同时富有装饰美。但是从清朝康雍乾以后,中国的瓷器就逐渐衰落,值得深思。
瓷器的优劣包括两部分,一是绘画艺术的高低,二是瓷质烧制的好坏。只有两者完美融合,才能形成一件完美的瓷器。瓷器的好坏首先决定于画家的艺术造诣,艺术含量有多高。我认为叶教授迈出了非常可喜的一步,两个釉里红瓷器发挥了他的没骨山水的大写意,一看很抽象,但是仔细观察能够看出中国山水画可游可居的意境。他已经把水墨还原成釉里红而制作在这精美的观音瓶上,我觉得这是艺术的转换。艺术的转换离不开艺术的修养,离不开艺术的根底,我觉得这是最关键的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