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8月29日 星期五

    新丝路 文化行

    沿丝路向西定会海阔天空

    作者:周龙 《光明日报》( 2014年08月29日 08版)

        【提要】

     

        格鲁吉亚总理加里巴什维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格鲁吉亚是连接欧亚最便捷的“丝路走廊”,希望在现代丝路中发挥新的作用。

     

        8月21日,丝路媒体团抵达位于库拉河畔的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这里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节点,我们到达这里,感受最浓厚的中国元素,除了历史的深厚,更有现代商贸的繁荣。在格鲁吉亚,我们无须太多努力,就能找到很多中国企业的身影。

     

        作为格鲁吉亚最大的中资企业,新疆华凌工贸(集团)有限公司2007年起进入格鲁吉亚,开展了森林采伐、矿业开采、商品贸易、工业园区、银行金融等业务,并承载了2015年在第比利斯举办的欧洲青年奥运会的场馆建设和设施配备。2012年6月,该公司以9000万美元收购格鲁吉亚BASIS银行90%的股份,是中国民营企业境外收购商业银行第一例。

     

        22日,车队从库塔伊西市穿过不远,路右侧一个红色、类似天安门城楼的中式建筑上,大红灯笼高高悬挂;几十米外、一个大红色的牌楼式园区门头上,中格文的“中国华凌工业园”格外醒目,昭示着这里是又一家中资企业。据介绍,该项目总占地1300亩,总投资4亿美元,主要分为木材加工区、石材加工区、型材加工区、其他工业加工区四个功能区。这是依托格鲁吉亚丰富的自然资源,引导国内工业企业“走出去”发展,打造面向欧美、中西亚市场的资源深加工基地。

     

        2009年,华凌集团的工作人员第一次来到库塔伊西园区时,现场是苏联嘎斯汽车厂破旧的厂房和办公楼。前期进驻的员工没地方做饭,下着雨,他们露天支起锅灶打着伞炒菜。而现在的工业园区,占地面积78公顷,分为工作、生活区,中方人员在园区工作常感到怡然自得。这里的家具和木材产品远销欧洲和中东地区,并带动了当地500人的就业。目前,这里已经有20多家注册企业。

     

        作为“世界的加工厂”,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从早期的“假冒伪劣”、到其后的“假冒而不伪劣”、到目前“逐渐有自己的品牌形象”,走过了一条漫长的道路。

     

        在中国国内,华凌集团旗下已经有四个超大型、综合类商品市场,总建筑面积220多万平方米,经营厂商22000余家,为社会创造和提供了近10万个就业岗位和机会,因大大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而备受关注。但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的今天,品质一般化的商品,难以挤进国际市场,而竞争力强劲的商品,又时刻面临着配额的限制和倾销的压力。

     

        “我们之所以选择格鲁吉亚,因其区位和政策优势明显是中国货物到欧洲距离最短、耗时最少、最便捷的通道,拥有面对欧亚国家和环黑海地区13亿多的人口市场,在格鲁吉亚投资发展共有6项行政许可,货币自由兑换,进出口商品均免关税,格鲁吉亚生产的7200类商品进入欧美为零关税,享有欧美‘超最惠国待遇’,没有配额限制。”华凌集团格鲁吉亚分公司党委书记王生新告诉记者。

     

        格鲁吉亚总理加里巴什维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他非常赞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也希望通过政府交流将中格关系上升到新的阶段。格鲁吉亚是连接欧亚最便捷的“丝路走廊”,希望在现代丝路中发挥新的作用。格鲁吉亚政府欢迎中国的大企业和项目进入市场,政府保证投资者的权利。

     

        一个企业的战略必须和国家的大战略相符合,与区域战略相匹配,这样企业的战略才可得以加速实现,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持续发展战略。相信随着更多中国企业走出去,不仅为自己发展打开一片天地,而且也对丝路沿线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本报安卡拉8月28日电 本报记者 周 龙)(更多内容见光明网首页全媒体专题)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