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8月29日 星期五

    大学生情商素质亟须培养

    作者:陈新亮 赵宝新 《光明日报》( 2014年08月29日 07版)
    CFP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高等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而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是高校的一项根本任务。去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和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等座谈时说,做实际工作情商很重要,也就是适应社会能力。因此说,情商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成功意义重大。基于此,笔者认为大学生情商素质开发应注重“五种能力”的培养。

     

        一是培养自我觉察能力,即认识自我的能力,要有“自知之明”之心。当代大学生从小被父母长辈的宠爱呵护所包围,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过分注重个人需求的满足,现实中和理想中的自我不能有效统一起来。寝室、班级之间的“分帮”现象和“不合群”现象并存,个人盲目自信和过度自卑倾向同在。经笔者调查,大学出现“分帮”现象的班级比例高达61%,46%的学生对班级概念模糊、同学情和师生情的观念淡薄。这说明了培养学生自我觉察能力的紧迫性。因此,高校一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使他们能客观正确地认识、评价自己和他人,善于解读自我情绪及其产生的原因,了解自我情绪与自己思想、行为之间的联系及其带来的影响等。二要引导学生准确地自我评估。对自己的能力素质以及优缺点能作出恰当估计,既不高估自己、自视清高,也不低估自己,进而能展己之长、克己之短,并能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和建议,善于学习、接受新观点。三要引导学生提升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的价值,善于表现自己的个性和优势,在困难压力面前百折不挠,满怀信心、尽己所能实现“成才梦”。

     

        二是培养情绪调控能力,即在充分了解自我的基础上,具有调节和控制自我情绪的能力,要有“自我调控”之力。当代大学生情感体验比较丰富,但一些人往往不能正确控制、疏导负面情绪。针对学生中存在考试作弊、吃喝玩乐、恋爱狂热、痴迷网络、上课玩手机、经常翘课、睡懒觉、浪费粮食等不良风气,他们自己认为都不应该,但实际上有时又宽容自己去做这些事。经笔者调查,60%的大学生每周花费8~20小时的时间上网,12.4%的学生每周上网时间在30小时以上,还有甚者每周在80小时以上。这些现象说明了大学生自我调控能力脆弱。因此,高校要在情商训练活动中,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疏导和自我调节,帮助他们对症下药,控制刺激情绪的根源,合理安抚自己,适当宣泄消极情绪,保持情绪稳定。教育学生学会明辨是非,在顺境中不得意忘形,在逆境时不消极萎靡,增强抗挫折能力,进而升华为某种高尚追求的动力。

     

        三是培养自我激励能力,即鼓励、激发、诱导自己的热情、积极性和信心的能力,要有“自我激发”之能。据调查,有10.2%的人认为读书无用,因为书本知识与现实脱离;有24.6%的人认为人生短暂,应及时寻欢;有35.7%的人在感情问题上赞同并接受西方婚姻观;有46.5%的人在失恋后有过一蹶不振的时期;有7.4%的学生有过自杀的想法。可见,大学生如果不会自我约束,不懂及时自我激励,就可能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因此,高校要在多个层面积极引导学生通过确立目标、分解目标、不断实现目标来激发他们的成就动机。帮助学生确立切合实际的目标、乐观的态度和不甘人后的竞争意识,通过点滴的成功及时进行自我激励,形成良性循环。能审时度势,不断为实现设定的目标,特别是在情绪低落、遭遇挫折、信心不足或自卑时,进行自我激励,从而保持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

     

        四是培养冲动控制能力,即在个体的感情受到外界事物的强烈刺激时,保持冷静和理智的能力,要有“自我克制”之功。频见报端的校园暴力和安全事件、大学生自杀、杀他和伤害生灵的现象,就是没有理智地控制过激情绪所导致的。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有63.61%的大学生极易产生情绪冲动。如半夜三更在楼道里大喊大叫,对同学、老师随意进行攻击等都是在道德上缺乏自我约束的表现。而自我情绪调节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在向既定目标奋进中能够控制冲动,增强抑制冲动或延迟满足的自制力。因此,高校可以设置各种情景训练,如当学生面对诱惑(如网络游戏)时,教育他们做到头脑清醒,行为理智,引导他们学会转移注意力,提醒他们不要忘记长远奋斗目标,当学生有了初步的冲动控制能力时,可进一步地要求其用理智控制情感,控制冲动,力求做到应付自如。

     

        五是培养人际公关能力,即在人际交往中识别、控制、运用情感和社会适应的能力,要有“善解人意”之情。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表现,也是大学生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有专家在2008年对大学生的自我沟通能力进行测试,从三个年级抽取8人进行自我测量,有近2/3的大学生自我沟通能力不够理想,自我沟通技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高校引导学生学会了解他人的情绪,培养“同情心”“同理心”和“感恩心”尤为重要。通过多种情商训练活动的设计和开展,多为学生提供学会感恩、与人和谐相处、展示自己人际公关才能的机会。引导他们亲身体验身边感动,学会主动与人交往,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个性差异,准确觉察他人的情绪、性情、动机、欲望及情趣等,并作出适度反应。这样,学生就能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在成功中得到自信,在感动中学会感恩,从而达到提高人际公关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目的。

     

        (作者单位分别为:河北北方学院、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