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首次踏访,你会惊叹,千古荒原变身富饶绿洲;如果多次来访,你会诧异,这块土地如此日新月异;如果了解历史,你会赞叹,勤劳人民逐梦矢志不渝。让20多万群众脱贫致富的,就是扬黄扶贫灌溉工程;让千古荒原变成生态移民样板的,就是全国最大的扶贫移民开发区——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
在红寺堡正式开发15周年、国务院正式批复设区5周年之际,记者再度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所见所闻可谓“入眼平生几曾有”。
299米:红寺堡人刻在心中的高度
“299米”——记者在采访中,多次听到这个数字。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数字,它是宁夏重整河山的最好注脚。299米,是黄河水的总扬程。也就是说,经过4级扬水,引到红寺堡的黄河水已经高出黄河水面近300米。
在宁夏,上百万贫困群众生活在不适于人类生存的南部山区,而中部干旱带因为干旱无水、植被稀疏,集中连片的土地却是千古荒原。于是,一个经过反复协商,得到多位中央领导同志支持,大胆又富有创意的设想在20世纪90年代初被提出来:将黄河水引到同心、中宁一带的荒原上,将住在自然环境恶劣地区的贫困群众迁徙过来,再造一片绿洲。这项扬黄扶贫灌溉工程被称作“1236工程”,1995年年底国务院批准立项,1999年正式开发建设,“1236工程”在宁夏很快家喻户晓。
黄河水引到哪里,哪里就变成绿洲。在原来荒无人烟、不见草木的地方,聪明、勤劳的迁徙群众开发出一片新家园。2767平方公里寸草难生的荒原上,诞生了60多万亩稳产、高产的水浇地。
2009年9月,国务院批复在这个开发区设立县级行政机构。8个县20多万回汉群众(60%以上是回族)搬迁过来,组建了红寺堡区,下辖3个乡、两个镇、一个街道办。
0.135元:红寺堡人记在心间的水价
红寺堡的黄河水,从百余公里外引过来,被提升了近300米,但当地只向农民收取每立方米0.135元的水费,如果按实价收取,农民种地的收益将大幅减少。
开发红寺堡,要算经济账,但更要算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两本账。谈起党和政府的惠民举措,红寺堡人如数家珍。除了为移居群众兴修水利设施,党和政府还为他们修建了房屋,配套建设了乡村道路、学校、幼儿园、卫生室、文化室,为家家户户安装了太阳能和电视接收装置。当地还组织各种形式的免费培训,使山区农民迅速地掌握了生产技术。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正在实现,红寺堡美好的发展前景让移民群众深深地扎下了根,还吸引了3万多自发移民。在新一轮生态移民中,自治区要求红寺堡再接纳3.15万新移民。因为有扎实的基础和丰富的经验,红寺堡非常自信地接过了这个任务,为移民新建的弘德新村转眼间就让群众安居乐业了。
1.88亿方:红寺堡人做足文章的指标
1.88亿立方米水,是红寺堡人时时装在心里的数据,因为这是每年分给他们的引水量。黄河水,在宁夏是稀缺资源。
红寺堡的开发建设,首先要考虑水这个最重要的因素,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节水伴随红寺堡开发的始终,红寺堡区区长丁建成告诉记者,红寺堡开发以来,已为节水投入上亿元,仅2013年就投入1000多万元,新开垦的农田全部采取节水措施,渗灌、膜下滴灌、小畦灌溉等各项节水技术都用上了。
丁建成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种植一亩玉米,就是采取节水措施,也需要400多方水,收入仅有六七百元,而栽植葡萄每亩只需要260方水,收入却可以达到3000元,栽植枸杞用水量更少。调整作物结构,在红寺堡具有战略意义。记者在葡萄专业村肖家窑村采访时看到,这里的农田全部改栽葡萄,如今已形成万亩葡萄园。现在,红寺堡引进了11家葡萄酒加工企业,其中6家葡萄酒厂已经建成投产。
红寺堡年均降雨量只有200多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000多毫米。在基本无地下水可采的条件下,红寺堡人靠极为有限的降水和1.88亿方引水,养活了20多万人,建成生态林129万亩,实现生产总值13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5300元。
5次:红寺堡人津津乐道的换房
在红寺堡采访时,记者听到这样一个群众津津乐道的故事——不到20年时间,农民田彦平5次翻建新房。
红寺堡移民群众最早的住房,都是由政府代建的,限于当时的条件,建筑面积较小、建设标准较低。随着经济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翻建住房的人家越来越多,5次翻建新房的田彦平虽属个例,但两次、三次改善居住条件的群众确实不在少数。
丁建成告诉记者,过去红寺堡人搬家,一个三轮车就能装下全部家当。现在,搬家要用大卡车,一辆卡车常常拉不下要装载的物品。在红寺堡,出行由自行车变成摩托车,再换成小轿车,生产由架子车变成小三轮,再换成大卡车。
在有限的空间利用有限的资源,红寺堡人写出了一篇大文章。(本报记者 庄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