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二大电商企业亚马逊日前宣布,将在上海自贸区设立国际贸易总部,通过“跨境通”平台,全面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业务。这意味着,中国消费者可以通过“跨境通”平台购买并获得亚马逊全球商品,而不仅仅是亚马逊中国网站上的2500万种货品。
消息一经公布,立即引发跨境电商领域关注,也让不少热衷于购买海外商品的网友直呼“从此,京东淘宝是路人”。业内人士分析,此举将给众多希望购买海外商品的企业和个人提供更多选择,同时刺激国内跨境电商企业的成长,对上海自贸区对外开放也将发挥示范和标杆作用。
购买境外商品更便利
跨境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影响全球的新贸易方式,涵盖交易、通关、物流、支付等多个环节,近年来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上海作为首批国家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试点工作被列为上海自贸区启动当年的重点建设任务之一。
此次,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和承担跨境电商服务试点工作的上海信投公司,与亚马逊公司就重点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及相关的物流、仓储、支付等服务达成共识。
记者了解到,依托自贸区制度创新环境和政策优势,亚马逊公司将在自贸区内投资建立亚马逊中国国际贸易总部,其目标是将上海打造成为全球跨境贸易的枢纽。同时,建设物流仓储平台,作为亚马逊全球采购和销售商品的重要物流枢纽,并为中国企业出口商品配送全球提供物流仓储服务,打造辐射全球贸易的物流中心。建设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为境内外客户购买亚马逊境外网站和中国网站商品提供服务,以及利用自贸区金融创新政策,优化亚马逊公司融资结构,合作开展跨境电子支付服务。
亚马逊全球高级副总裁迭戈·皮亚琴蒂尼表示,今后中国消费者能够到全球亚马逊的网站上选购东西,而且所有的商品网页介绍都是中文的。亚马逊还会有更优惠的物流价格、更快的物流速度。
记者了解到,上海“跨境通”平台去年底正式运营,截至目前,已有美国亚马逊、香港大昌行、韩国现代百货集团、中免集团等国内外大型电商上线运行,“1号店”等一大批知名商户即将上线,形成了正品货源聚集态势。
阳光通道更快捷
对国内许多喜欢购买海外商品的网购一族来说,此前由于无法直接在网上购买海外商品,纷纷采取海淘、代购的方式。所谓海淘,就是用户通过互联网检索海外商品信息,并通过电子订购单发出购物请求,由海外购物网站通过国际快递发货,或是由转运公司代收货物再转寄回国。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统计,从2010年到2013年,中国海外代购交易额从每年120亿元一路增长到700多亿元,预计今年交易规模有望达到1549亿元。海淘、代购虽然流行,但在国内现有政策下,这种模式仍然处于“灰色地带”,存在诸多风险问题。
“跨境电商业务的发展为国内消费者打造了一条购买境外商品的阳光通道。”上海海关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目前亚马逊只是签约入驻,后续细节仍需进一步商讨。鉴于目前跨境电商进口模式,亚马逊可以选择两种模式:一是直购进口模式。消费者下单并支付货款、行邮税等,所购买的商品可直接运到国内消费者手中;二是网购保税进口模式。依托自贸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政策,一线进境时,按照货物入区方式办理通关手续,二线出区时,按照个人物品方式办理通关手续,更加方便快捷。
据悉,今年6月底以来,亚马逊公司已与“跨境通”开展业务合作,试单千余票,实现了订单无纸化申报,通关系统自动审单、数秒内放行。试单采用的是直邮进口模式,消费者只需交纳一个行邮税,从下单到消费者拿到货品,耗时7至10天。一旦亚马逊的物流仓储平台建成,并采用保税进口模式,速度还将显著提升。比起少则两三个星期、多则两三个月的海淘周期,运输周期大大缩短无疑是一大优势。但亚马逊还需解决网站所销售商品品牌的国际授权问题,毕竟这会冲击一些品牌的传统国内零售渠道和网络销售渠道。(本报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