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8月26日 星期二

    今天我们更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 光明日报 》( 2014年08月26日   15 版)
    请扫描二维码参与光明网教育频道专题页面讨论。E-mail:gmwjj@gmw.cn或gmfjj@sina.com
    江苏职业技术学院机动车维修专业在校生参加从业资格技能考核。CFP
    葛道凯
    吴 斌
    王海平
    王振洪
    刘立新
    于日锦
    王 亮
    穆祥森

    时间:2014年8月22日

     

    地点:光明日报社

     

    主持人:王保纯(光明日报教育部主任)

     

        主持人语

     

        在一些中国人的观念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重文凭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偏爱象牙塔。随着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我国在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和社会公共服务方面呼唤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这是一次思想解放,同时也向社会提出了一个问题:现代社会更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英雄不问出处

     

        主持人:教育规律要适应产业发展规律。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起,我们重视培养体力劳动者和技能工人。随着信息化社会到来,我国要实现转型升级,需要发展配合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职业教育。不少国内外企业的实践说明,知名企业的发展正是赢在教育。

     

        葛道凯(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六十年前,新中国刚刚建立,百废待兴,最缺在生产操作一线的人。三十年前,我们劳动力数量充足,建设现代化国家,最缺的是生产设计人才。当代社会更需要什么样的人?更需要接受过现代职业教育的人。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从2008年开始,经济下行压力很大。怎么让我们的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过去是依靠传统的投资,依靠更多资源往里投入,现在已经不可能取得前些年那样的效果。当前中国经济的关键词是转型升级。我们不缺资金,不缺技术,缺的是两样东西:第一缺创新的点子,第二缺能够把创新点子在一线变成实际产品的人,这两个方面的改进,就是经济转型升级,需要经济质量提升到新的层次,而恰恰这个时候中国的人力资源结构发生了大的变化。2011年以前我们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总量是逐年增加的,劳动力越多,创造的经济价值就越多,这就是所谓的人口红利。而现在经济要继续发展的时候,劳动力总量开始走下坡路,劳动年龄人口2012年比2011年少了345万人,2013年比2012年又少了200多万人。在这个形势下,要保持GDP持续增长,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每一个劳动力的劳动生产率。靠什么来提高呢?当然是靠教育。更主要的是靠什么教育?要靠职业教育。一线劳动者具体从事生产过程,不管是在世界的什么地方,他们在全部劳动者中都占绝大多数,无论哪个历史阶段也是如此。只有提高这绝大部分人的劳动生产率,经济才可能有新的发展。随着劳动力总量的下降,以前一家企业招100人经常有数百人甚至上千人报名的情况将发生变化,将来很可能会出现计划招100人实际只有几十人来,那么劳动力价格肯定要上涨,工资水平肯定要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意味着对劳动力的要求更高。原来招一个人,以3000元工资可以创造5000元价值,现在工资涨5000元,对于只能创造5000元价值的劳动力,企业是不会招的。对于企业来说,每一个劳动者一定要有更高的创造价值的能力。这个能力从哪儿来?职业教育。

     

        王亮(联想集团教育与培训部副总经理):联想2014年在世界500强中排名第286位,它有接近三千家服务站,遍及全国县级市。按照原来的人才标准,员工会修笔记本、该换的零件会换就成,现在人才标准已经发生了变化,你光会修联想产品不行,人家送了惠普产品能不能修?联想手机和平板在世界排第三,在中国排第二,你只会修电脑已经不行了,还得会修手机、平板。联想自2007年进入IT职业教育领域,最初的目的是解决企业自身及合作伙伴的用人需求,我们很快发现,院校原有的课程体系与企业真正需要人才的能力模型存在很大的差距。2011年,联想成立教育培训事业部,在不到三年的时间中,已与33家中等职业学校、42家高等职业院校合作,采用复合型育人手段,配合岗位实训体系,育素质、教方法、练技能、学知识,在PC服务工程师、创新性的移动互联及设备服务工程师(PC+)专业方面培养出万名优秀工程师及高技能人才,学生专业对口就业率100%,90%以上的毕业生不但为联想及合作伙伴服务,还被方正、惠普、DELL、海尔等知名IT企业录用。联想把企业的先进课程与院校教学相融合,帮助院校进行基于产品流程的课程体系建设、培养行业人才。我们是一个IT企业,我们有IT的行业技术、流程及育人等方面的经验,而这些正是学校自己无法创造和持续发展的,所以我们认为,职业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工程实践教育,让学生与企业岗位要求全面对接起来,实现毕业即就业。

     

        王振洪(浙江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金华作为一个三线城市,2013年电子商务交易达到了1816亿元,成为了中国十大电子商务城市,其人才需求有两个特点:一是复合型。网络经济带动形成了一个新的产业群,针对从策划、美工、运营、推广到客服、物流、结算等的岗位链,从业人员需要掌握其中的多项技能。二是创业型。网络经济是最具创新活力的产业,新的经营模式要求从业人员具备更强的创业意识和更高的创业能力。这些都对职业教育的人才供给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我们在专业、培养方式上进行适应性的调整。

     

    “应用型”——转型也是回归

     

        主持人:从社会需求看,我们既需要高校培养象牙塔里的学者,更需要大量的应用技术人才。有人提出来,我国80%高校都该是应用学科,从985、211工程高校到中职都需要向应用型转型。

     

        葛道凯:什么是转型?转型是从一个型到另外一个型,这个由来其实是因为大学生就业难。就业难缘于两种情况:一是大学毕业生到工作单位以后很长时间上不了岗,有一个企业负责人讲他们企业以前每年招1000名大学毕业生,按照他20年的人力资源开发经验,每个学生平均在企业要经过两年的培养锻炼才能够独立上岗,可是一些孩子们三年后就开始跳槽,等于只干一年活儿就走人了,所以企业干脆就不再招应届毕业生了。不是企业不需要,而是上岗很困难、人员流动大,企业不划算。第二个原因是学生眼高手低,认为自己接受了高等教育还去做一线工作不体面。这反映出我们教育与社会需求有脱节,太学科化,培养类型单一,应该有所改变。对于学校群体而言,什么是转型?是把现在学科型高校占主体的办学格局,变成一部分是学科型的,一部分是应用型的,使一批高校和专业能够把学科主导的办学理念转变成应用主导的办学理念。由此不难得出,转型的核心意思是建立高校分类体系,推动学校分类管理。如何实现呢?引导示范,给点利益,加点压力,建点典型。其实所谓转型,也是回归。我们教育政策的总体走向一直是注重应用的。例如在理科这个最学科化的领域,20年前就提出这些基础学科的研究型人才的培养要少而精、高层次,绝大部分的理科专业都要办成应用型理科,这是客观现实。而再往前看,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是借鉴苏联模式发展起来,偏重应用是重要特点。

     

        刘立新(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德国、奥地利、丹麦、瑞士等国相对其他欧美国家经济表现较好,青年失业率低,主要得益于双元制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的人才支撑。目前欧盟启动欧洲职业教育联盟,欧盟国家中等教育中职业教育学生人数的比例总体达到55.5%,欧元区17国达到59.2%。市场研究表明,到2025年欧盟中等职业资格人群在劳动人口和就业人口中仍将保持最大人群地位。菲律宾、南非、马来西亚等国积极与德国合作,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我国城乡差距较大,区域发展不平衡,必须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层次,坚持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保持中等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在推进转型升级的同时,我们还面临国际竞争的压力。德国、奥地利、瑞士、荷兰及北欧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相继大力发展应用技术大学,着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知识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我们要积极借鉴国际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经验,在进一步提高专科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引导一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培养服务生产一线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转”更多是针对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及课程等方面上讲,是转向培养应用型的人才,而不是广义上的,不是转向应用型学科。

     

    建立真正的成才“立交桥”

     

        主持人:从传统的家具业到殡葬业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现代职业教育需要打通中专、大专、本科、专业硕士、专业博士路径。具体如何打通?

     

        葛道凯:国务院《决定》里关于“立交桥”部分提到了三个“提高”:提高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职毕业生的比例,提高本科高等学校招收职业院校包括中职和高职毕业生的比例,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招收有实践经历人员的比例。从渠道上看,一是毕业生直接升学,二是在职继续学习,而后者的比例更大。从考试选拔上,强调“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尤其注重职业技能。政策方向很明确。

     

        王振洪:各个层次职业教育之间的学历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对于社会公众,是就读职业教育以后的学习成长通道和未来就业地位的问题;对于产业界,是产业结构调整以后结构性的人才支撑问题;对于职业院校,则是教育地位、发展空间的问题。

     

        关于中高职衔接,我认为比较有效的是区域中高职一体化发展的“总校”模式。《规划》提出要适度提高中职升学比例,有些省份提出要达到30%,按照目前中高职衔接的3+2、单招单考、五年一贯制等主要方式,要达到数量比例并不难,但真正意义上的中高职衔接应当是课程的衔接、教学的衔接、管理的衔接。以我校为例,目前开展衔接教育的专业有26个,合作的学校涉及全省80余所中职学校,但合作上还是松散型的。关于高职与本科的衔接,国家示范院校与本科院校合作举办4年或5年制职业教育本科,是一种比较好的模式。其实高职升本科的通道一直都有,但是由于目前高职和本科普遍是两种不同的体系,尤其本科不论是招考还是入学后课程均是大量的专业理论,学校与学生两头都不适应。高职与本科的直接衔接很难落实,比如去年我们的药学、学前教育专业5名考上本科院校的学生,同时,就业单位也向他们抛出了橄榄枝。权衡之后,学生还是选择了就业,这在一定程度上是资源浪费。针对机电一体化、计算机软件、学前教育、社区医学等一些技能素质要求高、培养周期长的专业领域,可以发挥示范校和本科的各自优势联合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技术人才。中、高职必然要从“终点式”就业导向走向“过程式”就业导向,职业教育不仅仅是将毕业生推向市场的工具价值,还要彰显服务学生学业上升的教育价值,应用本科也必须真正地转向应用。这种转变的载体首先就是专业规范或标准,教育部要牵头统筹各层次专业目录、专业规范的制订,兼顾升学与就业,明确哪些专业是自成体系的,哪些专业是彼此贯通的。同时,由于高职教育处于现代职教体系的中间层次,高职院校的专业也要转型升级。面对一些区域性的新产业、高端产业,高职院校要敢做新专业、敢做高端专业,主动牵头建立规范化的职业标准和人才支持体系,体现职业教育的地位和话语权。

     

        于日锦(安徽省行知学校校长):中高职的“立交桥”怎么建设,我觉得有个起点,这个起点要根据人才需求的科学预测来指导我们的职业教育。第一要高度重视中职教育的问题,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要在政策上加以支持;第二要重视义务教育,职业教育要把整个教育联系起来,义务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基础,是“根”;第三要提高高职面向中职招生比例,改变中职教育是“断头教育”的状况;第四要真正夯实中职发展的基础,包括基础投入、师资、设备等等。破解中职教育难题的关键是要紧紧围绕为“两个一百年”提供人力资源支撑,让“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精品制造”,紧扣“面向人人”办职教,在顶层设计基本完成的基础上,探索规律、源头抓起、重点突破。

     

        现在进入城市的孩子在老家就没有种过地,他在中职学了一点技能,进入大城市后又不可能再回到土地上,随着产业升级他必然被淘汰,所以“立交桥”必须建起来。不仅打通,还要搭建“链条”。我的学校在徽州,徽州石雕等专业我们已经开设了,已经培养出国家级的传人,所以职业教育同样也是可以培养大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块的教育目前从全国来说基本上是空白,目前还没有非遗大学,应该引起国家的重视。砖雕、木雕、石雕、手工制茶、徽派艺术等等,目前对应的高职院校没有,本科院校更没有。我们一个县歙砚的年产值大概20亿元,有好几千人从事这块工作,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小学毕业,都是师带徒,他们的技艺达到了非常熟练的水平,但他们的设计水平、与外界接轨的水平都不行。我们学生在校时就能拿到3000元补助,其作品漂洋过海能让学生觉得很体面,可惜再往上升的空间没有,从匠人转为大师的通道不畅。

     

        穆祥森(职教毕业生,现就职于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职业教育对于企业用人也不仅是单纯地进行技术技能的培训,更多的是人才要促进企业的提升和拓展,职业院校如果为中职生、高职生、本科、研究生搭建一个桥梁,这是非常好的。因为有的中职生毕业后进入企业,如果他没有更高的文凭就不能在企业更好地发展,往往因为学历限制不得不滞留很多年。

     

        张天琦(职教毕业生,现就职于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通信信号分公司):进入社会后,我深深懂得单靠以前学到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专业技能知识和理论文化,继续提高自身素质。希望在职业发展道路上有一个平台,能够提供给我们更多的选择包括学历选择等。

     

    时势造就英雄

     

        主持人:长期以来,我们的职业学校和职业教育工作者一直是“眼睛向内”的,天天关注的基本上都是本行业内部的事,很少抬起头来看一看、想一想我们服务的对象也就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母体与环境每天都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王海平(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校长):职业教育工作者目前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实在是太缺少了,远远不够。与其经常抱怨职业教育发展的种种困难,还不如树立一种意识,学习一点知识,培养一点能力,研究一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其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变化问题。

     

        中国有句名言叫“英雄不问出处”。就职业教育及其人才培养来说,我觉得这其中应包含几层含义:第一是任何教育和任何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都可能达到一定的水平,都有可能对国家和社会作出较大的贡献,使自己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英雄”。第二是任何人在接受了适合的教育、培养或锻炼之后,都有可能成为人才,成为英雄。第三,是不是人才,是不是英雄,不应该看职业、看学历、看文凭、看出身,要看业绩,看能力,看水平,看是不是对国家和社会有用、有贡献。没有社会大环境和人才观念、职业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实现职业教育的大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

     

        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我们自身要转变,进一步端正什么是人才的观念。要牢固确立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观念。我们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而不是其他;培养人才的基本依据和原则就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包括人的成长与完善)的需要,而没有其他。脱离经济社会发展,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再高明,培养的学生及其技术技能不能很好地适应技术变革、生产方式变革和公共服务的需要,也不能称其为“人才”。

     

        吴斌(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北京工业大学是一所地方大学,从办学之日起就有自己的科学定位:北工大以工科为主,应为首都地方服务。北工大的人才培养,一方面要以国家和地方需求为导向,另一方面以地域发展为导向,制定与区域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即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要培养与之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学校这几年一直坚持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培养善于沟通、勇于创新、数学、英语等等通用能力较强的具有社会公德的人才。学校就业情况进入全国50强,企业评价北工大的学生“好用、可用、动手能力强”。从入学实习到中间课程设置再到企业实践到毕业设计,学校一直把“实践教学不断线”的理念贯穿在教学过程当中。同时,学校十分注重竞赛活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驱动,比如今年举办E级方程式竞赛,让学生用猴皮筋作为动力源,设计一个小型竞赛汽车,一共有二十多所学校参加了竞赛。通过竞赛,把课程知识点穿成一条链,解决一个综合问题,从知识“点”向能力“链”构建。而现在大学培养中恰恰缺少这个“链”。通过这些竞赛,加强了大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分析判别能力、创新和实践等综合能力。一个人的成长首先是一个“社会人”,培养过程应遵守三个基本原则,第一是孝道,第二是有责,第三是诚信。作为大学生应该有理想、有梦想,不断培养自信,这也是学习的驱动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