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8月26日 星期二

    知行论坛

    守望相助:民族关系理论的新飞跃

    龚志祥 《 光明日报 》( 2014年08月26日   07 版)
    图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民族广场内的民族团结宝鼎。 资料图片

        民族关系历来是多民族国家众多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事关一个国家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当代中国的民族关系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关系理论科学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发展起来的,其与当代中国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内涵,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关系理论。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自觉地关注关心国内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实际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关系理论的成功实践。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关系理论历经探索和创新,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的科学理论体系。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结合中国当时国情和民族地区实际,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理论,重点解决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问题,也就是解决了少数民族政治地位上的平等待遇问题,促进了民族大团结。在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通过的《关于中国境内少数民族问题决议案》,明确提出反对一切对少数民族的压迫,主张他们的彻底解放。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大民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禁止民族间歧视、压迫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为了实现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国家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建立自治机关。在各民族杂居地区和民族自治地方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有相当名额的代表。通过这些措施,创造性解决了少数民族的翻身解放、真正成为国家主人的问题,也就是各民族平等、团结、自治、发展。

        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结合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民族关系理论进行创新与发展。这一阶段重点是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存在的事实上的不平等问题。邓小平同志实事求是地提出民族地区要实行真正的民族区域自治,也就是经济要发展,不然自治就是空的。他从沿海与内地、东部与西部发展战略先后次序考虑,提出两个大局思想。邓小平理论丰富发展了我国的民族关系理论,强调我国各民族不仅要实现平等、团结,还要互助。

        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了民族关系理论,从“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角度重新审视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发展问题,这是对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两个离不开”理论的完善发展和创新。党从重点关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向全面全方位发展转变,不仅关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政治、经济上的平等、发展,而且注重文化、社会事业上的平等、发展。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对民族关系理论再一次创新和发展,提出我国的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审视民族关系的新态势、新发展,创造性提出守望相助,丰富和发展了当代中国民族关系理论,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成果和结晶。习总书记春节前夕赴内蒙古调研时强调,希望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守望相助。守,就是守好家门,守好祖国边疆,守好内蒙古少数民族美好的精神家园;望,就是登高望远,规划事业、谋求发展要跳出当地、跳出自然条件限制、跳出内蒙古,有宽广的世界眼光,有大局意识;相助,就是各族干部群众要牢固树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思想,各族人民拧成一股绳,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习总书记在调研中反复强调,要始终高举民族团结旗帜,坚持和发扬各民族心连心、手拉手的好传统,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精心做好民族工作,把内蒙古建成祖国北疆安全稳定的屏障。

        守望相助在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民族关系理论,科学总结中国数千年来民族关系发展的历史脉络,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守望相助丰富了民族关系理论的内容和表达方式,具有宽广的视野和无限的前景,实现了民族关系理论从平面向纵深发展,囊括了国家、社会与个人三个层面,表达了民族与国家、民族与民族、群体与个人、边疆与内地、民族内部的愿景。习总书记强调,要在各族群众中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守望相助涵盖了历史、现实和未来,准确表达了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发展的主线,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正如习总书记所强调的,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要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部署和开展多种形式的共建工作,推进“双语”教育,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有序扩大新疆少数民族群众到内地接受教育、就业、居住的规模,促进各族群众在共同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守望相助注重民族关系与社会建设,实现了民族团结与社会团结的有机结合。习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新疆工作的总目标。加强民族团结,筑牢各族人民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钢铁长城。要坚定不移坚持党的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大限度团结依靠各族群众,使每个民族、每个公民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共享祖国繁荣发展的成果。

        守望相助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强烈的时代气息,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智慧结晶。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势。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不断团结凝聚、共同奋进的历史。守望相助是各族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睦、民族团结和祖国繁荣富强的基石,它科学总结了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发展的脉络,明确了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努力方向,在长时间宽领域多层次多形式促进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础。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