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8月22日 星期五

    新乡贤·新乡村

    家乡养育了我 一定要回报

    ——“编外村官”肖而乾的故事

    本报记者 胡晓军 本报通讯员 贺启耀 罗总斌 《 光明日报 》( 2014年08月22日   03 版)

        一位副县级党员领导干部,自1995年退休后,卷起铺盖和老伴一起回到山乡老家,挽起裤脚当起了农民。近二十年来,他扎根农村一线,竭尽所能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

     

        这位“副县级编外村官”,就是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政协原副主席肖而乾。

     

    改建百年祠堂成乡村文化大院

     

        涣山村是芦溪县上埠镇的一个小村庄。1995年,“在县里当大官”的肖而乾带着老伴回老家定居的消息让乡亲们大吃一惊:这老倌不在城里享清福,回来作甚?

     

        肖而乾自己却很淡定。出生于1933年的他,1950年参加工作。退休之际,他给自己立下了一个目标:立足新起点,晚情献乡亲。从县城搬回村后,肖而乾向村“两委”“伸手要官”,担任起了村老协主席、关工组副组长。

     

        涣山村有一座百年肖氏祠堂,原先破败不堪,堆满了乱七八糟的东西。“这个祠堂就这么荒着,真是可惜,是不是拣开来做点事?”曾任过芦溪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的肖而乾以一位文化人的眼光判断,应该可以把它改造成一座乡村文化大院。

     

        在肖而乾的倡议下,村里先是成立了祠堂管理委员会,后经集体决策和他本人带头,多方筹措资金将这个老祠堂加以修缮,创办起村级文化大院,并添置各类文体器材,开设了图书室、阅览室、球类室、棋类室、排练房、录像放映室等,挂起了涣山村“青少年社会教育学校”“农民文化技术学校”“老年活动中心”“义务调解站”“留守儿童之家”“农家书屋”等9块牌子。

     

        如今,这个文化大院成了全村人的乐园。

     

    扶持青年农民创业兴业

     

        文化大院的建设,让村里300多个比较清闲的老年人大受其益,肖而乾也想办法使村里的年轻人喜欢上这个老祠堂——他发现,村里的年轻人想干事,却不知怎么干,缺乏致富本领。

     

        于是,在肖而乾的邀请下,县科技局、农业局的科技人员和专家经常来到大院里的“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授课。他们不但把种养技术等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而且还带来科技致富书籍资料和科技种养光盘,每上一堂课,这些资料和光盘都被年轻人一抢而光。

     

        不仅如此,肖而乾还主动扶持青年农民创业兴业。村民欧阳宽雪从北京科技大学毕业后,回到涣山村创办养猪场。在创业之初,肖而乾带着他到县里四处跑,帮他解决了资金上的困难。如今,欧阳宽雪的养猪场已经走上正轨,带动周边10余户青年农民发展养猪业,成为大学生回乡创业的先进典型。

     

        对于村里的孩子们,肖而乾更是给予了极大的关心。每个学年,他都会到涣山小学摸底,联系对孤儿、贫困学生、留守儿童的结对帮扶。村里留守儿童多,肖而乾专门在村文化大院办了家长学校,为那些在家照顾孙辈的爷爷奶奶们上“隔代教育课”。他还联系了村里的几位老人组成“义务宣讲队”,经常到学校作报告,引导孩子们勤奋学习、健康成长。

     

    带领党员干部修路

     

        涣山村地理位置较偏,以前村民去一趟镇上,少说也得走上半小时。肖而乾感到,要发展经济,修路是当务之急。2002年,他找到村干部商议此事,村干部却大都没什么信心:一则涣山村是有名的“穷村”,根本拿不出修路的钱。二则要修路就必须拓宽路基,要占村民的地,涉及农户100多户。这个工作谁去做?肖而乾站了出来。他挨家挨户摆事实、讲道理,一次做不通,再去。一连好几个月,直到得到所有人的理解支持。2003年,村里的修路工程启动,肖而乾又带着村里的干部和党员,每天都在工地上挥汗如雨。村民看在眼里,纷纷加入到修路的队伍中。

     

        就这样,从1995年至今,肖而乾在涣山村度过了近20年、7000余个平淡而充实的日子。村里要建桥、搞绿化,他积极出钱出力。村民家中有困难,他慷慨解囊。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肖而乾为村里的社会公益事业和救灾助困累计捐款超过6万元。而他自己却始终过着两袖清风的生活,住的房子还是30多年前建的。

     

        “我今年81岁了,有近60年党龄,是党培养了我,是家乡养育了我,我一定要回报,多为社会、多为家乡做点有益的事,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肖而乾说。(本报记者 胡晓军 本报通讯员 贺启耀 罗总斌)

     

    “新乡贤·新乡村”系列报道结束语

     

        本报推出的“新乡贤·新乡村”系列报道今天告一段落。这组报道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反响,读者反映也好。

     

        当下的城镇化建设,需要乡贤,美丽乡村建设更需要乡贤。如何保留一些乡愁,呵护古朴的乡情,延续乡村文化的香火?呼吁乡贤回乡,不失为良策。

     

        乡贤,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也是农村优良秩序的维系者,还是传统理念的坚守者。

     

        走在北方或是南方的乡村,我们现在还能看到残存的石板路、大宅院、书院、祠堂、牌坊等。这些中国乡村经典的文化符号,无一不深深打上“乡贤”的烙印。

     

        我们欣喜地看到,有的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新乡村建设,礼贤下士,延聘饱学之士回乡,有的成功人士也身体力行,积极参与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帮助延续传统文脉,共同为美丽乡村建设出力。

     

        一如南开大学王先明教授所言:今天,“新乡贤”的构成已然不同于传统时代的以功名身份为核心的乡绅阶层了,他们是现代化进程中在各行各业取得成功的时代精英。他们将成为乡村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引领力量,将在传统文化的底色和现代文化主色交融中,描绘出真正属于自己的时代特色。

     

        我们的报道虽告一段落,但对“新乡贤·新乡村”的关注仍将继续。我们期待更多“新乡贤”与新乡村建设的故事、人物和经验。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