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8月21日 星期四

    杰青基金:青年科学家的“雪中炭”

    本报记者 杨舒 《 光明日报 》( 2014年08月21日   06 版)

        在科学界,青年科学家是最具活力的群体。他们大多处在科研的黄金期和创新的高峰期。然而,年纪轻、资历浅,申请项目难、经费少等问题往往阻碍着这些年轻人前进的步伐。由此,20年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应运而生——

     

        8月4日一早,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继峰匆匆赶到办公室,第一时间打开电脑,一份长长的名单映入他的眼帘。“入选了!”从这天起,他与许多科学家前辈一样,正式成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以下简称“杰青基金”)所资助的青年科学家群体中的一员。

     

        杰青基金作为我国国家层面第一个面向45岁以下优秀青年科学工作者的专项基金,从1994年正式设立至今年4月,资助青年学者3004人,资助总额达44亿余元,资助范围涵盖了自然科学的所有学科,已成为科学界人才项目中一个响当当的品牌。20年过去了,这项科学领域的“国家投资”取得了怎样的回报?它又给青年科技人才带来了怎样的变化?日前,记者走访多位曾获杰青基金资助的科学家,试图寻找答案。

     

    “雪中送炭”的“第一桶金”

     

        “对当时的我来说,杰青基金真是雪中送炭!”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田中群向记者感叹。1996年,41岁的田中群刚回国不久,从事的SERS研究不为学界看好。眼看经费紧缺,研究难以为继,正在田中群犹豫“要不要放弃”时,杰青基金为他提供了继续科研的“第一桶金”。随后几年,他成功在铁、铂等7种过渡金属电极上直接获得高质量的表面拉曼光谱信号。如今,以其为理论基础研制的极高灵敏度的传感器,已被成功应用于医学等领域。

     

        这样的故事同样发生在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王楠林身上。1998年,他回到物理所扎根,年纪轻、资历浅,申请项目难,科研经费少,样样困扰着他。此时,杰青基金发现了他的价值。2000年,他获得了80万元的杰青基金资助,开始了强关联电子体系及其相关领域的攻关。今年1月10日,随着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出炉,“铁基超导”项目迅速走进大众视野,而王楠林正是获奖者之一。

     

        “对于正在学术界苦寻立足之地的年轻学者,杰青基金愿提供支持,帮助他们克服眼前的困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杨卫院士道出了设立该基金的初衷。

     

        目前,曾获杰青基金资助者中已有142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54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成果中有77%是由获杰青基金资助者主持或参与完成的,其中不乏世界领先成果。在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5名获奖者中,4名曾得到杰青基金的资助。

     

    选对人,然后给他尽量大的科研自由

     

        “科学的评审机制和管理方式是杰青基金最大的魅力。”在采访中,许多获基金资助的科学家都不约而同地向记者强调了这一点。

     

        “杰青基金选的是‘人’,评委的考察重点绝非简单地看他发过多少文章。至于未来的研究方向,就放开手让年轻人自己去寻找吧。”2011年获基金资助的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王泉明说。

     

        据了解,在评审机制上,对有科研潜质的青年科学家,杰青基金不过细约束其研究方向,主要根据申请者以往的研究工作情况和学术思想是否敏锐来评定,不硬性要求几年之内必须出成果。而且,受资助者可凭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对经费投入的科研方向自由支配。

     

        杰青基金的考核同样灵活而宽松。“没有一天到晚的各种检查评估,只需每年提供一张A4纸大小的简单进度报告,而且允许失败。当然,你必须弄清楚为什么会失败。”2002年成功申请杰青基金的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授高自友感慨地说。在基金资助下,他的研究项目荣获201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从一个人,到一个团队

     

        白春礼、刘德培、侯建国、姚檀栋……这些当年初出茅庐获得基金资助的科学家已成为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学界“大腕儿”,他们背后带起的是蔚然成林的创新团队。

     

        从1998年成功申请杰青基金到建立自己的创新群体团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只用了3年。“杰青基金的支持,让我得以把人才紧紧凝聚在了一起。”2000年左右,孙卫民、章卫平等68位青年科研人才来到了他的身边。当时,这个团队的平均年龄还不到30岁。

     

        “我团队中的很多学生和助手,现在也获得了杰青基金的支持。”曹雪涛说,“这对保证一个科学团队的持续发展特别有利。”

     

        “在基金正式评选前,荣获过杰青基金的前辈会帮助年轻人挖掘研究方向,提炼关键问题,这对后辈的发展比拿到资助还重要。”在先后有23人获得杰青基金资助的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07年获得资助的教授谢兆雄充满感激。

     

        他的同事吕鑫教授也有着同样的感受。2000年,刚刚31岁的吕鑫加入田中群的团队时,仅是一名助理研究员。“日常科研里经常与有着杰青基金资历的前辈甚至不同课题组的人一起讨论、争辩,碰撞想法。”这样的方式让他快速成长,35岁,他也成为杰青基金资助的科学家之一。

     

        “这说明,平台的引导对青年科学家来说极其关键。”田中群说,在这个平台上,中老前辈帮扶年轻人,年轻人则越发努力追赶,“这正是杰青基金‘润物无声’的力量。”(本报记者 杨舒)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